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如此高薪,「国」怎能「泰」,「君」何以「安」?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8 文/盛大林 总第045期 放大 缩小

2008年以来,由于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靠天吃饭”的国内各大券商纷纷采取降薪、裁员方式来应对此轮熊市。然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据2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

人均年薪100万元,何止是“让同行瞠目结舌”!金融证券本来就是个高薪行业,连同行都瞠目结舌了,其他行业或失业中人恐怕只能满地找“眼珠子”了。

关于国泰君安薪酬的具体分配情况,目前还未得其详。该公司的几位职工表示,他们的薪酬远远没有达到100万。也许,人均百万是由于个别高管“天价”薪酬拉出来的。去年,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年薪6600万元的新闻就曾轰动一时。如果国泰君安也出几个“马明哲”,“人均收入”就会拉升一大截。不过,不管是高管的薪酬“天价”,还是整体的收入“畸高”,国泰君安的“3000人32亿”都足以“雷”倒绝大多数国人。

如果国泰君安是一家私人公司,旁人即使眼红也说不出什么。然而,不是。国泰民安的第一、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它是一家国有性质的证券公司。资产是国家的,利润也是国有资产的增值,职工是政府(全民)聘用的职业经理人,你们凭什么把那么多的钱装入自己的腰包?如此“瓜分”难道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吗?

如果国泰君安的经营状况很好,薪酬高一些也算是有来由的。市场经济嘛,总要有一些激励的机制。然而,国泰君安的经营业绩并不算好。记者发现,国泰君安2008年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其中主要的项目都低于年初预算数,特别是数额较大的业务,年初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的业务均未完成。公司赢利的最大功臣是2008初法人股减持的收益44.75亿元。虽然这笔收益的取得与公司的“果断”决策有关,但它主要是国有资本的功劳,而且巨额减持的行为也不符合公司的“老板”即政府稳定证券市场的要求。

如果全国的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国民的总体收入都在上涨,国泰君安的高薪也能让国人容易接受一些。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自从2007年年底以来,国内股市一路下跌,仅2008年市值就缩水了一半以上;尤其是去年第四季度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局势也急转直下。企业破产增加,失业人数剧增,收入普遍下降……为了“过冬”,不少国企高管开始减薪。可是,国泰君安却反其道而行之。作为国有公司的经理人,如此只顾自己不顾国情、挑战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国”怎能“泰”,“君”何以“安”?

这让笔者想起了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当前广东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总体上处于无序和失控状态”。报告直称,“国企定高薪酬、乱发奖金属国有资产流失。”(据2007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国泰君安的“人均年薪百万”,不就是“无序和失控”的产物吗?国资如此流失,分配如此不公,国企的薪酬要“失控”到何时?

指望道德自律或良心发现肯定是不行的。即使人均年薪1000万,国泰君安的高管和职工也不会嫌多,甚至心安理得。根本的办法还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形成监督制约机制。不管怎么说,绝不能让“打工者”自己给自己发工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