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遥遥相望,北依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广阔腹地,从高处俯视大连的风光,碧海环抱群山拥翠。当你走进大连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恰似一位亭亭玉立、极富青春魅力的美丽少女。一百多年前,这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如今已是一座遐迩闻名、充满勃勃生机、花园般的海滨城市。
许多人闻名而来,并且喜欢上了这浪漫的城市。大连的城市设计非常独特,标志性的城市雕塑、翩翩起舞的和平鸽,以及休闲活动的人们,到处都是一片和谐愉悦的景象。广场文化丰富多彩,这座滨海城市有近70个广场,有著名的中山广场、友好广场、星海广场、人民广场、奥林匹克广场等。大连市街道上的女骑警,英姿飒爽,威武漂亮,俨然已经成为大连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大连市的绿化面积达到全市面积的40%以上,是北方地区绿意最浓的城市。
大连曲折多变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美丽的旅游景点,有著名的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10亿年前形成的岩溶景观——黑石礁、棒棰岛、星海公园、虎滩乐园和东海公园等。这些位于海岸线上的风景点,被滨海公路串接起来,交通非常方便,而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向阳街139号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东鸡冠山的北堡垒,以及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的苏军烈士墓等遗址,成为大连近半个世纪历史的真实写照。
奏响广场乐章
100年前,一批对法国文化情有独钟的沙俄工程师揣着巴黎的城建图纸来到这里,希望在这块远东的土地上再造一个“东方巴黎”,由此形成了大连的一大特色——以广场为中心,街道向四面八方辐射。广场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体现,大连人民不断改造一个个旧的广场,富有创意地催生一个个新的广场,形成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中,拥有广场最多的城市之一。
原名斯大林广场的人民广场,是滨城诞生的第一个草坪广场,总面积12.5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4万平方米。人民广场区域是大连的行政中心,北面座落的是大连人民政府,东西面分别是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广场南部则是一座升旗台和大型音乐喷泉。1999年七月,经过再次改造,人民广场愈加美丽、祥和而富有韵味。广场的音乐喷泉由主喷泉、次喷泉、和四周喷泉组成,主喷泉包括欧式建筑和建筑前的大水池,欧式建筑长70.8米,高6米,有水溢出时,形成二层叠水,有人可以在水帘下的廊中穿行或小憩,听水声,观水景,赏满目绿色;在主喷泉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长86米的次喷泉,可变换出涌泉、高喷和叠水等5种水形;环抱广场四周的喷泉长1100米,由72个小水花池组成,能呈现出涌泉、跳泉、河高泉等三种水景。广场四周的音箱里传出舒缓悠扬的的世界名曲,在灯光的映衬下,6米高的水帘一泻而下,宛如银河落入广场。
广场周围的路灯叫槐花灯,是仿槐树花的形状和颜色制作而成,这是大连最具地方特色的路灯,因为大连是著名的“东方槐城”。
大连拥有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星海广场,它建成于1997年7月,总面积56万平方米。广场中心屹立着全国最大的汉白玉华表,高19.97米,直径1.997米。华表底座附有八条龙,另一条龙绕着柱身,这九条龙寓意中国九州;华表顶端坐着金光闪闪的望天吼,围绕华表的的汉白玉石柱各自托起的是一盏宫灯。广场中心仿效北京天坛圜丘的设计,由999块四川红大理石铺成,大理石上刻着天干地支、24节气和12生肖。游客来到这里,站在自己的生肖上摄影,乐趣无穷。沿着广场的中央大道北行500米是大连星海会展中心,南行500米则是蓝色的海洋,整个广场雄浑坦荡,气势磅礴。
50年代为纪念中苏友好,建立了友好广场。广场中央的水晶球重117吨,直径15米,由3120块镀膜玻璃制作而成,球内有7852只彩灯,托起水晶球的五只手象征五大洲不同肤色,其寓意是五大洲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合力托起大连这颗美丽的明珠。当夜幕降临时,水晶球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刹是迷人,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好地方。邻近影院和娱乐场所比较集中,这里也是大连的文化中心。 #p#副标题#e#
魅力港湾
漫步在大连滨海路,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一望无际的蔚蓝的海尽收在眼底。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驱车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一边是长满针阔叶混交林的山峦和盛开着火红杜鹃的山麓,一边是烟波浩淼的大海和千姿百态的礁石岛屿,沿途奇景叠出,美不胜收。这条美丽的滨海路原是一条战备公路,两端被军队镇守,自从80年代初,邓小平来大连参观,建议向全市开放,从此这条路变成了一条旅游观光路。1988年8月,国务院把该风景区与旅顺口风景区一并划为国家重点名胜区。
滨海路全长40公里,贯穿12个特色景点,从高空处俯瞰海滨路,它就像一条飘逸的玉带,12个景点就像是镶嵌在玉带上的12颗珍珠。棒棰岛、傅家庄、星海湾、星海公园、海水浴场是大连市内四大海水浴场,分布在滨海路沿线,水清沙橙,是夏季享受“3S”——阳光、海水、沙滩的好地方.
浪漫异国风情街
俄罗斯风情街位于大连中心胜利桥北团结街,为展现历史原貌,再现异国风情。俄罗斯风情街全长430米,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由20栋俄式、欧式建筑组成,绿化率达34%,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大连市政府翻建这条街的所有建筑,使之成为大连市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俄罗斯风情街。街上所连通的上海路距大连金融商贸,每日客流量最达80万人的天津街中山广场咫尺之遥,为火车站、大连港必经之路。
俄罗斯风情街服务项目配套齐全,林林总总的商业店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购物留念、消费休闲,如果游客想感受日本的风情特色,便可以到南山旅游风情街,这条街全长700米,别墅120余栋,规模宏大,依照世界不同别墅风格精心建造。街道旁边设有日式餐馆,酒店,茶道,表演馆,花店,书店,咖啡店,旅游商店等公共休闲场所,在这里游客不必远涉国外,尽情享受魅力万千。
繁华背后的青泥洼桥
青泥洼桥位于大连火车站前,是大连重要的三大商业中心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初年,今日青泥洼桥一带被称之为“三山浦”。那时就已是兵马涌动、人声鼎沸的闹市了。到了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三山浦”这一地名又改为“青泥浦”,这是青泥洼历史上第一个方位具体的地名。
当时今青泥洼一带曾有大片淤泥海滩,远远望去,满目乌青之色,故得名青泥浦。有一位名叫贾耽的宰相在公元801年撰写的《道里记》中,记述了路过青泥浦的情景,当时的青泥浦就已成为山东通往朝鲜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到了辽金时代,由于部落争战,南北海运交通受阻,这里随即沉寂300多年。直到明代,青泥浦才重新振兴起来。之后,青泥浦又易名“青泥岛”、“青泥海口”,是一湾帆椅林立、居民集中的港口。明末清初,由于这里战事频多,为了免遭兵灾洗劫,居民纷纷逃离此地。于是,繁荣的青泥海口又荒芜冷寂了一个多世纪。
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青泥海口又陆续有人居住。到清朝末年,青泥海口易名为“青泥洼”。因为清政府将海上防务放到了大连湾,防务中心放到了旅顺口和柳树屯,昔日拥有海口地位的青泥海口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而满目低洼的淤泥海滩则成为这一地名的真正含意。因此,当地居民便将这里称为“青泥洼”了,从而结束了延用千年的青泥浦这一地名。当时,青泥洼一带分布两个村庄,一个位于今大连港一带,名为青泥东村;另一个位于今劳动公园及老动物园以西,称为青泥西村。今劳动公园那条通海的河上架着一座木桥,此桥将两个村庄相连,这座桥便被称为“青泥洼桥”。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青泥洼海湾开始兴建码头、火车站和造船厂,今日大连火车站以西地区全部是当年填海改造而成的。虽然青泥洼桥经不复存在,但青泥洼和青泥洼桥这一地名却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青泥洼桥也成为了商业中心、购物天堂。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