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文化兴 则中原兴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李丽 总第007期 放大 缩小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国力中占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是反映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窗口。”建设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

“伸手摸着秦砖,抬脚踢着汉瓦”用来形容河南的文化资源现状毫不夸张。自远古以来,华夏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各种思想观念、学术流派在此交汇、碰撞、迸发出无数不朽的思想火花,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孕育的人物更是灿若群星,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华历史中如丰碑一般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一句“文化兴,则中原兴”又真实地道出了今天河南人自上而下的心声。传承中原灿烂文化,做出自己的省际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发展思路。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于2005年9月正式出炉,一幅具有河南特色的文化发展蓝图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在河南省吹响。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文化创造更多的财富,迅速成为该省上下的共识。河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全省新建、改、扩建县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56个,总投资达3.5亿元;以高起点、高标准设计施工建设的河南标志性文化设施——河南艺术中心开工建设以来,共完成投资3亿元,2006年底已部分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省县以上共有公共图书馆136个,文化馆、群艺馆230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2086个。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杂技集团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集团相继成立,文化企业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等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做好主业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探索跨媒体、跨领域经营。

——社会资金纷纷投向文化产业,仅2005年,“河南省重大社会文化项目推介活动”引进社会资金高达3703.8万元,其中,签约资金超过300万元的项目有5个,超过100万元的有6个。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河南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赢得“盆满钵丰”。

数字显示,至2005年底,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9.6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6.7%,其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服务等文化产业核心层实际增长32.1%,均高于河南省GDP的增长速度。2005年以来,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中宣部领导都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为河南提供了发展文化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依托遍布全省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从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统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河南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1998年5月1日,新建河南博物院落成开放,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馆之一,是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新馆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其主体建筑以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取“九鼎定中原”之寓意。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博物院前身是建于1927年的河南博物馆。经过70多年的精心收藏,现藏品已达十余万件。这些藏品以河南出土文物为主,上起远古,下迄近现代,种类繁多,一脉相承,尤其在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石刻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博物院有19个不同规格的展厅,不仅能满足大型基本陈列与专题陈列的需求,而且可接待不同规模的临时展览。从开馆的第一天起,它便以传播中华文化,宣传河南风貌为己任,承担着河南对外宣传中华文化和对内普及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务。举办的展览丰富多彩,既有大型基本陈列《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丰碑》,又有独具特色的专题陈列《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河南古代建筑明器馆》、《河南古代玉器馆》、《恐龙世界》等,这些陈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原文化的悠古与辉煌。其中《楚国青铜艺术馆》荣获国家文物局评选的19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殊荣。

博物院除了在国内举办引人注目的精品展览,还有很多优秀的展览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河南。为更多的海外观众进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5年年底,河南大型实景音乐大典《禅宗·少林》在登封市首演告捷,为河南文化产业建设开了一个好头。这台大型实景音乐剧融合文化、历史、自然为一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吸纳国际流行的现代艺术元素,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整台音乐剧占地约600亩,由600人同时表演,共有观众席2000个。该剧首次推出以石头为乐器、以流水为琴弦的“绿色”音乐,第一次实现由乐僧和武僧同台演出,制造出第一个大地流动式的立体声音响效果。其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出中原文化中深邃的内涵,使游客既可以在节目当中欣赏美妙的音乐、又可观看精彩的少林功夫。该剧的音乐部分由著名作曲家谭盾亲自操刀。

这部将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将民族和西洋相融会,将文化和旅游相统一,充分反映自然美、艺术美、精神美的音乐剧,在宣传河南文化的同时,也对河南的旅游产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5年,河南省又启动了伏牛山生态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加快推进南太行旅游景区的连片开发,旅游业发展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1至10月份,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26.4亿元,同比增长30%,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省外境外很多人也正是通过旅游,认识了河南,了解了河南,旅游业不仅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宣传提升河南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牵线扶持 盘活民间文化市场

政府穿针引线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仅倚靠政府财政来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能是杯水车薪,撬不动“静止”的文化资源。河南政府远见卓识,于2005年8月就颁布了相关意见条例,明文规定,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准入政策,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进入的文化领域,均允许非公资本参与兴办。凡政府制定的对国有文化企业的优惠政策,民营文化企业同样享受。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给民营企业很大的信心。

同时,河南还将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支持民间资本以股份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制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产业。同时,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支持,提高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贷款比重。鼓励各类基金组织、投资公司投资文化产业。

政策的扶持,使河南的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发展时期,中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再次焕发出她独特的光彩。豫剧《程婴救孤》不仅一举揽下全国所有顶级赛事的大奖,400多场演出还带来700多万元收入;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不但唱响中国,还唱响世界,其62万元的单场次收入,创下河南省单场次演出收入的纪录;由全国最年轻的歌舞剧院郑州歌舞剧院创作的舞剧《风中少林》出手不凡,首次跻身全国舞剧大赛就将5块奖牌收入囊中;“郑汴洛”精品工程的实施,令全国文艺界瞩目,更有人惊呼。宝丰农民用家传的魔术、小品、杂技、歌舞、武术、气功等民间技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在全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宝丰现象”。截至2005年底,全县的民间艺术团体已发展到1400家,从业人员增至6万余人,年收入3.5亿元。

河南,从此改变了它以戏剧为主的单一艺术结构……#p#副标题#e#

创意激发文化产业的无限可能

全球化消费时代,使得创意作为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固化的稳态工业发展模式。创意不单纯存在于某一个领域,创意产业涵盖广泛,它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活动领域的内容,也有旅游、以及传统三产中的一般服务业等,更有艺术、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性服务活动的内容。

从文化创意的角度来分析,清明上河园当属旅游文化创意的典范。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是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而建造的历史主题文化公园。虽然园内大多是人造景观,但它用巧妙的创意把宋代历史生活还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7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总收入上亿元,成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将逝去的历史还原成现代生活、将静态的画卷变成动态的展现,将单一的看变成游、购、娱的多样统一。这是文化与旅游联姻的初探索,不能不说这个探索相当成功。看来,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前进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p#副标题#e#

文化建设 艺术先行

艺术是文化建设的根本。艺术的生命力来自创新,艺术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通观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历代文学艺术家们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传世之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仅使艺术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不断创新、争奇斗艳,为艺术走进群众、走向市场开辟了通道,形成了每个时代文艺作品的鲜明特色和发展优势。

两年多来,河南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用“异彩纷呈”、“亮点频仍”等词汇来概括其文化产业的现状一点都不为过。

河南文化建设的阵线中,文艺工作者走在了前列。从2004年起,一股“河南风”便席卷全国,接二连三的文化盛事在中华大地上演:常香玉、任长霞、李连成、李学生等一个个叫响全国的英雄模范人物,在河南文艺家们的笔下、镜头中,变成了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跃然于舞台、跃然于荧屏,让河南人为之感动,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为之欣喜,为之难忘。感动了河南,也感动了全国。

“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的顺利推进让河南人精神为之一振。民族舞蹈《风中少林》、舞蹈诗《河洛风》、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情景交响乐《木兰诗篇》一出世就轰动全国文艺界,让河南文化由“通俗”而“高雅”,让以戏曲“一枝独秀”的河南文化结构彻底改变。

最令河南人欣喜的是,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宝丰县,一年走出5万多吃“文化饭”的农民。他们组成的近千家表演团体走向全国,年收入达1亿多元,成为当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用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创举。

“红旗渠精神展”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等五城市掀起参观狂潮,中原人民的壮志豪情,令人感叹不已。

“大戏连台、盛事不断、典型辈出、精品迭起、全面开花”。一系列文化现象都和河南密切相关,有关媒体把它总结为“河南文化现象”,中原文化的底蕴开始厚积薄发彰显出来,这也标志着河南文化事业和产业正在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打响文化的金字招牌

中原居九州之腹心,中天而立。地势西高东低,关山险厄,势利形便。东据芒砀之险峻,西依连绵之秦岭,南亘蜿蜒之大别,北依太行之巍峨,巍巍嵩岳,屹踞中立,奔腾澎湃的黄河浩浩荡荡横贯期间。名山大川,交相辉映;平原沃野,人民殷富。正是基于此种原因,中国绝大多数政治家、军事家都看中中原,逐鹿中原,建都定鼎于中原,决定了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正是由于长期在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很多璀璨的文化也在此留下印记,成为今天河南人的精神文化宝库。如:豫剧、少林寺、龙门石窟等……

链接: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但有关它的文字记载却可以追溯到200多年以前。豫剧以其婉转动听、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着中原历史的风情画卷,旋律的起承转合之间把河南人民的纯朴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末年,河南的腹心地域就有豫剧最早的雏形出现。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不仅遍及河南城乡各地,而且还传播到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影响范围之广令人称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豫剧发展得已经相当成熟,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迅速扩增,一跃成为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豫剧作为河南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融唱、念、做、打于一炉,汇乐、美、舞、服为一体、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综合艺术,先后涌现出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名家大师,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豫剧作品相当脍炙人口,不仅群众爱看爱听,也为豫剧在全国打响名号做出了贡献。

2005年9月,河南省豫剧二团用现代戏曲理念打造的新编历史剧《程婴救孤》,一举夺得“文华大奖”第一名和6个单项奖,实现了河南省在该奖项上的突破。这一成绩至今让河南人感到骄傲,那杭州西子湖畔的声声梆子腔也至今回响在河南人的耳边。

传统的豫剧文化通过创新,不仅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河南的现代文化产业向外推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少林寺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一部《少林寺》的电影一夜之间让世界知道了少林武功,这座千年古刹也因此声名鹊起。

今天谈及少林武功,并非单纯传统意义上的腿脚功夫,棍棒技法,而是传达一种融合了少林禅宗、少林医学、武功文化为一体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形式,同时蜚声海内外的名气也让它成为河南旅游的一张亮眼的名片。

少林文化的正确传播和传承,单靠少林寺自己的力量显然势单力薄,为向更大范围弘扬少林武术,少林寺也积极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尝试与其他产业进行结合,将千年文化运用现代形式进行更大范围、更具规模的传播。

 2005年10月,由郑州市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世界首届传统武术节”期间首度上演,引起美国、法国、英国、瑞典等10多个国家演艺机构的关注。在2005年11月中国上海第七届国际艺术节上,《风中少林》作为参演的20多台国内剧目之一,在众多国内外精品云集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不俗的票房。除此之外,《风中少林》更是墙内开花墙外更香。郑州歌舞剧院已与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签约,美国公司以800万美元“买断”《风中少林》,一次性这么大量的海外文化市场签约,在国内舞台艺术产品的出口方面是绝无仅有的。

目前,少林寺正在向全球推广其“少林品牌”。 除了《禅宗少林》这一实景演出项目,少林寺还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对少林寺商标进行维权。

据统计,少林寺每年大约吸收150万游客,并且造就了当地大规模的武术产业,约有4万学生在登封附近的武校中学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少林寺已经成为一个有品牌价值的文化商标了。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是闻名中外的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有余的窟龛,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据统计: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3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北魏造像占三分之一,唐代造像几乎占三分之二。在龙门石窟的题记碑刻中,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著名书法家诸遂良书写的《伊阙佛龛之碑》等,都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龙门石窟成功被批准为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就此打开了旅游的市场,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殷墟,少林寺等众多的旅游景点一起为河南的旅游作出贡献。

后 记: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河南曾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安阳、郑州都位列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河南拥有巨大的文化潜力,深厚的人文精神,发展文化强省实力雄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支持人民的精神力量,是国家民族繁荣复兴的不竭动力。今年8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决定》称: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正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阶段。河南建设文化强省的伟大事业正逢其时,正遇其机。旗帜已经举起,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确定,相信有一批实干的领导班子,加上大好的机遇,河南这个文化资源大省一定能建成文化强省。

在21世纪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被放在重要位置,并被赋予了崇高使命这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河南人脚下的这块土地,孕育了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在各地市的努力下,在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中,河南一定能够通过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展现中原文化的悠悠古韵和勃勃生机,一定能够实现“中原崛起,文化产业,特别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率先崛起”。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