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所谓耳闻不如目睹,目睹不如感受。2009年6月底,本刊记者随深港企业家代表团在凯里市副市长侯美传等领导陪同下前往贵州凯里考察,当我置身在盛装歌舞的苗寨,行走在绿意遍野的山间,吃到前所未尝的爽口美食,看到山区孩童最最纯真的微笑时,这一切又怎能从我记忆深处抹去……
凯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全国41个“绿都”之一,被誉为“苗岭明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被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旅游胜地之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 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被确立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和生态旅游中心。境内有雄伟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景致奇特的渔洞溶洞,气势雄浑的平良古峡,风情别致的镰力湾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热情好客的各族同胞,风格独特的苗族吊角楼,闪耀着东方文化的光彩。桃花、桃绣、织锦、蜡染、银饰等堪称民族工艺一绝,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情丝万楼的芦笙金曲,古朴多姿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惊心动魄的斗牛、赛马场面,使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
在西方游客心目中,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贵州凯里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更具吸引力。黔东南作为中国苗、侗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大汇集地区,它独具地位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让那里的每一处景点都抹上神秘色彩,大规模的、布局巧妙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让你置身在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间,同时迷人的侗族大歌更是让领略侗族风情成为你心中首选的旅游出行目的。
这里有一个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由于交通闭塞,很少有人涉足。在人们的印象中,那是一个地远天荒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才使这里原始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得以较好的保存。
绿色世界令人流连忘返
走进凯里地区,就好像进入了绿色的世界。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扩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工的痕迹。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崎岖的公路在林中穿行,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山青水才秀,凯里地区有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鳖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全州境内有大小河流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
“石洞苗寨”妙不可言
贵州逢山必有洞,“石洞苗寨”就隐藏在这片茫茫的大山之中。走马观花地看,很多人都会发出感叹:美哉美哉,桃花源!不是吗?这里景色雄奇绮丽,站在洞口望出去,群山如波涛汹涌,不乏奇峰异石参天古树,洞里民风古朴淳厚,巨大的洞穴遮风避雨,冬暖夏凉,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和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要走到洞中可不简单:首先要“爬”上格凸河出口附近峡谷上方的山顶,双脚加上双手,扯着枝条,攀着岩石,慢慢往上挪步。这里有一组洞,山顶是上洞,半山腰天生桥的洞穴是下洞,中洞位于两者之间。这个巨大的洞穴,像大山睁开的一只巨大的眼睛,洞前的翠竹绿树是美丽的睫毛。
民风淳朴温馨和谐
从被苍松翠竹遮掩的洞口进入,洞内开阔、寂静,偶尔一声牛叫,在洞内回响如飞机轰鸣。洞中人家篱笆做墙,洞顶便是屋顶,家中陈设多是做工拙朴的木头箱柜、桌凳。洞内居民自己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每周到15公里外的集市买些油、盐等生活用品,其余的日子在家种田、放牛或养猪。农闲时,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谈论生活琐事。桃花源美则美矣,但这里的贫穷落后也是事实,水资源等问题,让人为之感叹。
苗岭明珠魅力凯里
走进凯里地区,你会感到的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似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苗村侗寨大都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贵的客人到来,拦路酒达道之多。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洒脱粗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你进寨。在芦笙坪上,漂亮的苗侗姑娘翩翩起舞,就是年岁已高的老头老太,也情不自禁地参与手舞足蹈。优美奔放的舞姿,委婉动听的歌声,叫你看得眼花缭乱,听得如醉如痴。此时此刻,不管你平时多么文静、严肃、庄重,都会抑制不住参与的冲动,穿插于他们中间,忘乎所以,不能自已……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