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同赏中秋月 共语孝文化

pinweiyuedu 2010-12-13 17:07:28 □本刊编辑部策划组稿 总第060期 放大 缩小

 又是一年明月夜,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作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民族文化良好的集中反映和载体。而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孝亲敬老、和睦共处、侍奉亲人、牵挂怀念先辈的内容是其精华部分。利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加深对孝的理解,以求“敦风化俗”,继承这一宝贵遗产,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以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为代表的优良习俗,重塑与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道德文化体系和体现时代精神的伦理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奔向小康社会都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的作用,对于弘扬孝文化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合理成分有重大意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