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睡到自然醒”这种让很多人羡慕的状态,似乎一直不曾适用于在酒店住宿。因为酒店房间里,让人讨厌的电话铃声,总是会在中午12点的时候,刺耳地响起,提醒你“退房”时间到了。但是如今,这种令人生厌的方式,似乎突然有了重大转机。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最新公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已经删去了“12点退房,超过12点加收半天房费,超过18点加收1天房费”的规定。更换的条款未对收费时间点作明确限制,仅要求 明示。这意味着,一直被认定为国际惯例、却饱受诟病的“12点退房”制,已经不再是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行业规范,各星级酒店如何规定退房时间,将自行决定。
12点退房的国际惯例,最初源于欧洲。欧洲人力资源成本昂贵,酒店一般都外聘清洁工,并在统一的时间里清扫房间。过时单独请人清扫的成本很高,所以欧洲的很多饭店就规定了12点之前必须退房,这样成本会很低。但后来在世界上被一些酒店引用,不是因为人力成本高了,而是因为这样能够保证他们的控制率,在管理上更方便。而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人力资源成本差异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样的行规,只能解释为方便酒店自身的管理,成为消费者公认的霸王条款。
在此之前,关于酒店该不该12点退房的“时间”之争,似乎一直纠缠不清,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城市的酒店,根据自身需要,将退房时间推迟到了下午2点。但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的这项举措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振奋。
在网上,网友们几乎一致对此给予了好评。有网友表示,从原来12点退房的规定来看,作为行业内的潜规则,虽然其存在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另一方面看,12点退房的规定也损害了部分消费者的权益,因为这时候往往是一些会议客人和商务旅行者的就餐时间,要求他们12点退房会给这些客人的出行带来不便。
而业内专家称,长期以来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受迫于种种格式合同、格式条款,失去了法律赋予每个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宾馆酒店自觉中止“12点结账”的做法,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和方式,也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宾馆酒店提升服务质量积聚人气的“自救”行为。只有不断打破那些不人性化的行规,以平等姿态待客,才能赢得市场回报。
酒店房价还会根据平季、旺季做出调整,那退房时间为什么不能根据市场情况而定呢?“延迟退房”将改善客人的入住感受,体现了更人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而对于酒店来说,这也是一项增值营销活动。既然是双赢的局面,那么何乐而不为呢?#p#副标题#e#
链接
一条“国际惯例”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宾馆饭店“12点结账”行规从引发争议到最终从行业规范中删除,经过了近两年的博弈。
2008年奥运会前,部分消费者向北京市消协反映,宾馆饭店普遍施行的“12点结账”非常不方便,“我们得拎着行李吃饭”。
2008年3月30日,北京市消协组织部分专家、宾馆饭店负责人赴延庆调研。
2008年4月,北京市消协与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反映商讨“12点结账”行规问题,要求企业改正。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认为该行规是国际惯例,不可能变更。有关主管部门也认为这是国际通行做法,不可能改变,予以拒绝。
2008年4月28日,北京市消协委托北京晨报刊发倡议书——呼吁饭店行业在遵守合同约定的原则下,将中午结账时间延迟。
2008年5月27日,北京市消协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北京市旅游饭店的主管部门进行第二次商谈。协会表示,作为国际惯例,该行规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不可能改变。
2008年6月16日,北京密云71家宾馆饭店同意延迟到14点结账。19日,延庆84家宾馆饭店同意延迟到14点结账。此后,全国许多地方的宾馆饭店跟进延时结账。
2008年7月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注意到“12点结账”行规成为社会热点,前来北京市消协调研。
2009年3月18日,北京市消协、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召开“商业惯例与法律规范理论研讨会”,从法律层面释解此行规对市场竞争秩序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并将研讨论文送交相关部门。
2009年5月6日,北京市消协与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再次会谈,双方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表示将对行业规范进行修改。
2009年8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09年8月修订版。“12点结账”行规终于走到尽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