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许过于依赖以节日为背景的档期了,而对于影片本身的开发,以及其他营销方式的开发,都显得十分薄弱。
今年的电影贺岁档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影片数量据说将超过50部,放映时间也延长了许多,如果从《熊猫大侠》、《我的唐朝兄弟》上映算起,截至到明年春节(情人节)之后,时间长达3个多月。有报道称,一年之内近1/3时间在贺岁,说得一点也不过分。
按说,影片数量多是好事,观众因此多了些选择。但实际上,在同一时间段,观众所能看到的影片仍然不会很多。也就是说,影院同时放映的影片不会超过三五部。除了少数几部享有“特权”,霸气十足的影片可以有比较长的档期外,绝大部分影片三五天就会下线。刚过去的国庆档其实就发生过这种情形,这期间,《建国大业》的票房达到了3.9亿元,在近20部献礼和非献礼、主旋律和非主旋律影片中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能和它匹敌或抗衡的,只有一部1.4亿元的《风声》,其他影片则完全不值一提。排名第三的《窈窕绅士》只有1670万元,第四名《麦田》不过900万元,排在它后面的《狼灾记》收入850万元,余下的影片更被人称为“陪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诊断是银幕少而影片多,分配不均也是很正常的。姑且算它一个理由。不过,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知道,最近一个时期,中国银幕数量的增长是很快的,去年全国银幕的总拥有量是4097块,今年年底就将增加到4500块。北京的情况也很喜人,到年底,有可能接近400块。和美国比,不能算多;和自己比,差强人意。如果银幕的数量继续增长的话,也许会给中小影片留下更多展示的空间和时间,但也不是没有令人担忧之处。一个是银幕的分布,我们少有10块银幕以上的影院,而且,在银幕的分配上,我们往往过于向“巨无霸”式的影片倾斜。很多时候,一个影院的四五块银幕同时上映一部影片,只有一两块银幕上映其他影片,给予其他影片的机会太少了。所以,虽说将有50余部影片加入贺岁档,到头来,观众能看到而且不得不看的影片,估计还是那几部。
如此险恶的形势,使得贺岁档刚一拉开序幕,就陷入了恐怖的“肉搏战”,一时间硝烟弥漫。《花木兰》顶着《2012》的巨大压力逆流而上,首周取得3200万票房的成绩,被人说成是“虎口拔牙”。那些投资几千万的中等影片,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更艰难了。这就像在一条很窄的路上,突然涌进来成千上万辆车,造成了异常拥堵的局面。据说,今年的贺岁档不仅片源充足,影片的质量也都很不错,非常令人期待,对于影院来说,似乎只能舍鱼而取熊掌,或者舍熊掌而取鱼,总之,二者不可兼得。但这样一来,有些影片肯定会“被迫出局”,观众少看几场电影还在其次,更严重的是,很可能会给渐入佳境的电影产业兜头泼上一盆冷水,那就得不偿失了。
电影产业应该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创意产业之一,但就其目前的状况而言,颇有些无序的苗头。消费时代的文化产业固然要引领消费,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消费环境的制约。银幕数量和分布状况是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市场的吸收、消化能力;而更重要的还有,即观众的消费能力,这也是不该被忽略的。有的影院经理说得很直接:“想一想,去电影院约会的频率哪能这么频繁?难道一天去一次?”很显然,目前电影消费是以青年人为主,他们拥有高涨的消费热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生产的热情似乎更高涨,大大超过了年轻人的消费热情,这就显出了一定的盲目性。
在这里,票房利润成了驱动电影生产这只车轮快速旋转的强大动力。自从冯小刚单枪匹马开创电影贺岁档以来,经过大约10年的发展、培育,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最近几年,国产大片的出现,给贺岁档注入了收获高额票房的概念,而一部部获得丰厚市场回报的大片,则进一步调动了更多国产大片角逐贺岁档这一亩三分地。尽管今年的贺岁档期已经膨胀到了极限,圣诞、元旦、春节、情人节都被它一网打尽,而根据预测,票房收入也将从去年的15亿提升到今年的20亿,但是,尽管如此,这样一个巨大的“碗”,仍然盛不下所有电影生产者的欲望。这种欲望已经使他们丧失了理智,也许只有惨痛的失败才能使他们变得稍稍冷静一点。
还应该看到,今年所以出现50余部影片拥堵贺岁档期这座独木桥的现象,恰恰说明了我们对于电影市场的开发,我们的电影营销理念,进而我们的电影生态,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的发展,还是应该更理性一点,更科学一点。就目前来看,我们也许过于依赖以节日为背景的档期了,而对于影片本身的开发,以及其他营销方式的开发,都显得十分薄弱。所以说,电影产业要发展,还得在电影本身上下功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