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存在着跑部委、拉关系、找项目等等问题,甚至腐败现象频发。但也有人认为,驻京办是一个“场”,由各种利益交织组成,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通道。在社会潜规则盛行的当下,驻京办成为各地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别克商务车的门被打开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走了下来,几个衣着考究的人急忙迎了上去。谈笑着,中年男子走进一座写有“某省电力局驻京办事处”字样的大楼,没有服务员的指引,在簇拥中,中年男子径直走到二楼最里面朝南的一间商务房。
这个中年男子是某省电力系统的高层,而迎接他的人是该省电力局驻京办事处的主任。安顿好了,又开车到顺峰饭店,他们没点菜,因为要请的对象还没来。结账没用现金,刷的卡。因为,在他的观念中“刷卡更像知识分子,拿钱则像爆发户”,而且30000元的现金也不好拿。
第二天一早,中年男子第三次坐上了别克商务车,这次车直接开到了首都国际机场。一个晚上、两次飞机、30000元钱的饭……办事处主任总是大赞中年男子的“工作效率”。
这是记者所目睹的几年前的情景,但近日当记者拨通这位办事处主任的电话时,他并不情愿接受采访。这位主任的不情愿,正是因为近日一场正在酝酿中的针对各级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整肃。
驻京办的确切数目
粗略统计,在北京,除了各级政府设的办事处,再加上各种协会、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0000家。
然而,作为驻京办的直接主管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京办事处管理司的一位官员却称“具体有多少家驻京办事处我们也不清楚。省市级政府驻京办事处、省市级以下政府的驻京办事处、国内企业的驻京办事处、外国政府的驻京办事处、外资企业的驻京办事处等等一切,可以说有30000多家。”
改名“驻京办”已经有50多年了,一直风平浪静的驻京办成为风暴的核心,这可能缘于2006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感言:有些驻京办第一位的任务就是跑“部”,打探消息,看哪里有钱和项目,然后写报告、找关系,很多问题就此产生。
李金华幽默地把“跑”字做了个“解读”:“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谁跑得多,部委情况了解多,就可能多获得一些拨付款。“跑部钱进”的说法在民间已经流传了很长时间,有打油诗为证:“要想富、多跑部,烟酒土产搭桥,‘工农兵’来铺路,“四大领袖”出面,美元、英镑结束”。
其实早在2006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中,就已经三次提到了驻京办的腐败和治理问题。
“跑部钱进”
“负责经济协作、招商引资工作,为省内企业和产品提供牵线搭桥的服务工作;对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外国驻华使馆、商社、我省籍及曾在我省工作或下过乡的在京各界人士的联络联系工作;建立多层次的信息网络,广泛收集、整理、传递和向我省报送各类信息。”打开任何一家驻京办的网站,它的职能都写得很清楚。
改革开放前,“跑步(部)、向前(钱),争取拨款,争取计划指标,争取优惠政策”被公认是驻京办事处的一个重要功能;改革开放后,驻京办事处“跑部委、拉项目”的功能并没有弱化。
中部某省某市一位“驻京办”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我的工作就是送礼、公关。说到公关,就是要做到对一些官员的喜好了如指掌,再据此陪他们打牌、旅游、喝酒、听戏,或买字画、古玩。礼物不在贵,贵了给人家添麻烦,也不能太便宜,关键是要投其所好。”
“跑部钱进”就免不了和腐败挂上钩,驻京办事处成为腐败高发区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在全国引起震荡的一些腐败大要案中,驻京办负责人的名字已时时出现其中——在河北省原国税局局长李真案中,河北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原主任王福友因贪污、挪用公款、受贿三罪被判无期徒刑;成克杰案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驻京办事处副主任李一洪犯贿赂罪被查办;沈阳“慕马案”中,沈阳驻京办事处主任崔力大肆索贿钱财,贪污公款被惩处。
接待本地官员
张先生是河北保定人,经人介绍到某驻京办工作,做起了职业司机。张先生说:“接送都是我的活,领导的吃穿住行都是办事处的人安排好的,领导喜欢住的房间、喜欢吃的饭菜,出行车辆、随从人员以及来京日程都不敢有半点疏忽。”
“最常见的,也是我觉得最麻烦的就是领导来的时候带家人。那些人就是纯粹来旅游的,领导办事的同时,他的家人也要照顾好,这种‘任务’通常交给我,各种名胜古迹我都去过了。”张先生说,刚开始趁机逛逛北京也很好,可后来去的多了,也就烦了。
照顾领导家人的开销谁来出?张先生忽然笑了起来说:“肯定是办事处啊,而且大家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截”当地上访者
处理派出地上访人员进京上访的问题是驻京办事处的主要政务内容之一。
几年前的某一天,刘先生一大早就从河北唐山开车赶到北京。刘先生是唐山某镇党委书记的专职司机,除了接送书记上下班,他有个很重要的任务,用他自己的话说叫“接访”。他解释说:“当地有到北京上访的,驻京办事处的同志得知消息后,通知我们,我就负责把上访人员接回去。”
刘先生说,到北京的路他已经跑得再熟不过了,有的时候一周就得接两次上访的人,而且都要好言相劝,答应解决问题才行。一个镇的接访人都这么忙,那一个驻京办的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
驻京办人员的苦恼
驻京办最初的雏形是清朝时期的会馆,是基于同乡需要自然产生的一种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治性。最初,会馆的核心功能是为进京赶考的士子提供住宿及后勤服务。
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会馆这一文化现象也随之式微。建国后的第一家驻京办事处是内蒙古自治区驻北京办事处,成立于1949年3月。也就是说,北京解放后,它就进驻京城。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驻京办事处成立于1958年至1959年之间,当时共有28个驻京办事处,全是省一级的驻京机构。驻京机构设立初期,由于国内物资匮乏、资金短缺,各项事业所需的物资、资金、项目、指标等均由中央掌握,驻京机构的主要职能便是为当地争取资金、物资铺平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驻京办事处主要担负着接待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收集信息的任务。各地选派精兵强将,麾师京城,为当地的建设施展浑身解数,为中央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位驻京办负责人无奈地说:“中国人做什么都是一窝蜂,对驻京办的批评也是,铺天盖地的。其实我们也是有口难辩。我也申请过几次,想调回老家,我也不愿意过和家人两地分居的生活,我也不愿意陪各种领导吃饭、喝酒。”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