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吸引了2000名嘉宾汇集博鳌小镇,企业家就达900多名。从跨国公司到知名民企,“火爆”参会的背后,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在复苏中寻求新机遇的渴望。
绿色复苏、跨国战略、“亚洲软肋”……这些博鳌论坛上的热词,正是“后危机时代”中国乃至亚洲经济面临新调整的重点所在。正如即将卸任的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所言,亚洲经济复苏要有可持续性,“绿色”与“增长”和“民生”相结合是现实选择。
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世界经济下滑0.8%、发达经济体下滑3.2%时,中国经济增长8.7%、印度经济增长5.6%——在这次论坛年会发布的2009年年度报告上,这组数据闪射出全球经济低迷中亚洲经济复苏的强劲光芒。
然而,这并不能让人高枕无忧甚至沾沾自喜。放眼未来,这次年会把“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为主题,组织了“亚洲发展模式的再思考”和“低碳能源”专题论坛,有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越是在危机的情况下,越是我们增长方式转变的最好契机。”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说,绿色转型对正在崛起的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尤为重要。因为“绿色”短期是成本,长期是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论是美国造、日本造还是中国造,“谁最绿”“谁最优”,就能引导未来的发展。
中国经济今年前两月虽然工业增速强劲,但重工业增速大大高于轻工业,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亚洲要真正步入持续的复苏之路,就是要在这个复苏前加注‘绿色’,让危机后的亚洲经济更有活力,成为创新和节能的领跑者。”拉莫斯认为。
跨国战略:寻求振兴的“助推器”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在跨国公司乃至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在法国投资研发,第一年会得到50%的税收减免,第二年减免40%,第三年减免30%……在这次论坛上,前来参会的法国政府投资部主席大卫·阿皮亚公布的法国“招商”政策引人注目。
“我这次到博鳌来,就是准备邀请一批中国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家到法国考察投资。”大卫·阿皮亚兴奋地说。
论坛发布的年度报告称,中国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接受地。同时,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升。
发达国家经济的低迷,使得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战略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跨国巨头正在加强在中国市场上的本土化、研发、采购等进程,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使得许多跨国公司跃跃欲试。据了解,年会上约40家跨国公司代表将第一次举行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圆桌会议,一些中国企业也在寻找海外发展的机会。
这次论坛年会将专门举行“海外并购: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专题论坛,并购的先行者们将与企业家们分享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
放松管制:民间投资寻求新突破
这次论坛年会的一大特点是企业家报名“火爆”,主办方不得不把注册门槛提高到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而迈入这个门槛进入博鳌论坛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就有300多人,比去年增长了两成以上。
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高端国际论坛的动力何在?
论坛专门安排的“放松管制: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的力量”专题论坛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率先复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拉动国内需求的扩张性政策。在成功实现企稳回升之后,以民间投资为代表的市场内生动力的恢复和培养非常关键。如何突破民间投资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遭遇的非准莫入“玻璃门”瓶颈,民营企业家格外关心。
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兴办金融机构等。
“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面临很多崛起的机会。”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指出,民营企业怎么进入垄断行业,以及怎么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问题,非常值得关注。
关注民生:努力解决百姓的“头疼”事
就在论坛举办地博鳌,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获批国际旅游岛后海南房价也是成倍飙升。房地产、医疗这些百姓的“头疼”事,也是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
房价居高不下,是否对消费需求形成挤出效应,削弱城市竞争力?住房市场化改革如何满足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围绕着这些核心问题,开发商和业内专家们将在“经济结构调整与地产定位”专题论坛中展开讨论。人们期待着这些争论能为解决房地产问题提供参考。
“要把房地产问题当成民生的最重要问题来解决,态度要坚决。”龙永图说。
医改是论坛上另一个热点民生话题。去年4月份启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承载着公众的厚望。本次论坛年会将组织一次闭门主题早餐会,中国卫生部部长将与受邀代表就医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没有夯实的民生,经济高速发展将成‘地上悬河’。”参加论坛年会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克服“亚洲软肋”: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动能”
在众多专题论坛中,“消费:亚洲经济的软肋”的题目非常醒目,体现出论坛对增强消费对亚洲经济拉动作用的高度关注。
“在构成中国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短板是居民消费需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给年会会刊撰文时指出,这是一种不正常、不可持续的状况,应当尽快从应急性的短期政策转向处理长期发展中的问题。
消费是亚洲经济发展的软肋,这是亚洲人天生节俭,还是因为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顾虑?究竟有哪些结构性因素,抑制了消费潜力的发挥?这些话题将成为讨论的热点。
“以消费为主导的都是发达国家,中国真正成为以消费拉动为主的经济体,可能还要很长的时间,但我们必须向这个方向走。”龙永图说。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