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场梦,何必太较真儿
新版《红楼梦》在一片天雷滚滚中终于落下帷幕。听到太多缅怀87版经典之作的赞叹,也同样听到太多批评新版《红楼梦》天雷地雷的声音。在这个消费时代,时间就是金钱,用三个小时谈场恋爱都成为浪费,还有几人能闲心静下来花几个小时做一道菜、看一出戏,寻求一次心灵感动呢?
君不见,旧版《红楼梦》前后拍摄历时三年,虽也是全国选角,轰动一时,但毕竟那是个认真的年代,讲究慢工出细活。在长达一年多的培训班里,演员每天的任务是学习琴棋书画,听先生讲读原著,过起了古人的生活。人手一本《红楼梦》,随时研读,等到开机,一切水到渠成。所谓原汁原味是自然流露而出,哪里是一个“演”字能解。
再说新版《红楼梦》拍了4年多,演员们也培训了3个月,在以秒为单位的年代已实属难得,又何必苛责。当然,还是有较真的专家很不以为然。一位专家抱怨,当年他给老版《红楼梦》剧组上课时,每一堂课,演员都悉数到场,一边听一边做笔记,那真的叫在上课啊。而如今的新版《红楼梦》剧组,专家讲课,演员们全部到齐的时候凤毛麟角。即使演员到场,十几岁的小孩子,那一脸天真迷茫的表情,怎么能明白什么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什么叫“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讲了几次了无生趣的课后,连专家自己都打起了退堂鼓。
如果说老版《红楼梦》是一道精美的满汉全席,那新版《红楼梦》就犹如麦当劳里的汉堡。怨不得勤奋的李少红、单纯的蒋梦婕们,在这快餐文化的时代,观众要的是娱乐消遣的热点热剧、制作方要的是收视率关注度,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只能存在于人们对往昔的追忆之中。
人物不能活生生地“走”出来,就让大家看看演员怎么穿了古装活生生地走进去。本是一场梦,何必太较真儿。
专家多表肯定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即招来不少骂声,并集中在“铜钱头”、音乐诡异、文言难懂、黛肥钗瘦、画面像《聊斋》等几处。但实际上,有些指责并不符合事实。如指责新版《红楼梦》中文言古语“如听天书”,红学家孙逊就说,剧中语其实并不是文言古语,都是当年通俗的大白话。其精彩就在于大量保留了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对白,这些语言本来就非常鲜活,生动形象。相隔那么多年,这些语言现在大多还是能听懂,如配上字幕更是没有困难。如果真像批评者要求的那样,让它变成现代语言,那味道就不对了。
孙逊认为,新版《红楼梦》最值得肯定的是它怀着对《红楼梦》的敬畏拍摄的,不是偏说、歪说、戏说,而是正说。它成功在于两点:一是确实忠于原著;二是拍得非常唯美精致。实际上,持孙逊这样看法的专家还有不少。江苏省红学会朱永奎副会长说,新版《红楼梦》起到了向海内外传播红楼文化的效应,是件好事。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说,看了很感动,它把电视剧拍得像电影,这需要很高功力。
媒体放大缺点
虽然不少专家叫好,新版《红楼梦》还是遭到了众多责难。这使导演李少红十分恼火,她继发表声明称不少媒体“断章取义”后,近日又在艺术人文频道录制《文化主题之夜》时突然情绪失控,指责媒体对新版《红楼梦》满是挑刺和负面报道,从不写好的地方,这对所有主创都是不公平的。
确实,前不久新版《红楼梦》在沪举行研讨会,数位专家发言大多表示赞扬,但事后媒体尽找讲缺点的部分予以放大,似乎专家们都在严批。对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说:“那天我们大多是肯定的,媒体把缺点故意放大,这有失公道。”他认为,李少红过于拘泥原著的毛病是有的,但总体上还是成功的。尤其是与老版相比,它表现了现实和虚幻两个世界,而老版中虚幻世界完全空缺。新版以120回本《红楼梦》进行改编,与老版推翻了后40回的结局相比,更成功地恢复了名著原貌。
有人还拿着老版骂新版,称老版是“经典”。但我们记得,被说成是“经典”的87版《红楼梦》,当年也备受责难,不仅宝玉、黛玉等演员受到质疑,甚至有人要求停播,理由是“不能糟蹋文化瑰宝”。
导演不必光火。
当然,新版《红楼梦》有不足,如过于拘泥原著造成枝蔓过多,如“钗肥黛瘦”人物形象被颠倒,如小演员还显稚嫩,如出场人物太多难以辨认……但平心而论,新版《红楼梦》还是一部态度严谨、拍摄认真、制作精致的古典大片,把它骂得一无是处有失公允。
人们不难理解李少红的“发飙”,李少红却可能想不到当今已是追求眼球效应的时代。媒体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论,远不如狠狠地挑刺更抓眼球,更有市场。这当然是一种悲哀。但换句话说,这也证明了被骂者就是当今热点,骂得越凶,证明关注者越多,也越有市场。“板砖”纷飞就是烂片吗?未必。没人看才不会有骂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少红不必大动肝火。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