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有一个人为所有在爱情海中浮沉的男男女女创造了一个天堂,一个既拥有忘我的爱情,又拥有令人心碎的遗忘的天堂,所有爱情的快乐和苦痛、欣喜与忧伤便是渡向这个天堂的路。
她便是张小娴。一个为爱情而生的女人。
张小娴是继亦舒之后,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其作品深受港澳台及大陆、东南亚年青人的喜爱。有人将她和冷调的亦舒相比,“让人有种冬日里的阳光之感”,“看亦舒应在盛夏,看小娴则就在冬天”。语言犀利,视觉独特,令人捧腹,让人回味。
背叛与原谅,心痛和遗忘,伤害与忍耐,爱与不爱,世间的爱情故事大抵如此,写爱情小说便很不讨好,很容易落入窠臼,世间男女的“爱情史”大概不过那么几个章节:开端(相识)、发展(相恋)、高潮(互相伤害)和结局(结婚或分手)。不落入俗套很难,要刻骨铭心更难,但是,张小娴做到了。爱情的百转千回硬是被她写到了骨子里。她说,人在爱情里追求的不过是贪婪与恐惧的平衡。这样的话,只有张小娴才说得出来。爱情的真相在她的书里被剖析得透透彻彻,令人恐惧,更令人爱不释手。
既要面包,又要爱情
1994年,《面包树上的女人》(后改名为《面包树上的女孩》)开始在《明报》上连载,这部小说也成为张小娴的爱情经典代表作。程韵和林方文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痛。虽然有痛有背叛,但它仍然是爱情信徒们心中完美的爱情天堂。
面包树,因为果实可以食用,其形状和风味与面包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面包树”。面包树上的女人,喻为既要面包又要爱情的女人。
小说里的三个好朋友程韵、朱迪之和沈光蕙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面包树,在伤害中成长。她们在十三岁相识,友谊从排球队开始,一同经历成长的欢笑、初恋的迷惘、爱与恨、哀与痛。女人做得最好也最失败的事便是爱男人。朱迪之说,如果她死了,她的挽歌便是一个女人不断遇上坏男人的故事。沈光蕙说,嫁去屯门太不光彩了,至少也要嫁去跑马地。程韵说,能令对方伤心的,才是两人之间的强者。
张小娴的小说很喜欢在爱情之中穿引着友情,几个女人聚在一起,谈论着爱情,哭着,笑着,痛着,会因为令人迷惘的爱情而浪掷时光,也可能在下一刻就决绝地离去,不再留恋。有人说,爱情使人流泪的,而友情则是为你擦干眼泪。
三个女人足够合演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连续剧,并且不会因为剧情太长而损失它的吸引力。其中,程韵和林方文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即使不够荡气回肠,但是足够令人在伤心欲绝之后深思回味。
朱迪之的故事,正如她自己所说,一个女人不停地去爱,然后不断地遇到坏男人。需要很多很多的爱,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以致失了方寸,才会不断遇人不淑。她的爱情史是一部没有字幕的老旧的爱情电影,人声嘈杂,说的是怎样的爱情,局外人看不懂,也许连主人公自己也无法解释得清。但最终电影散场,主人公已经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不再被爱情束缚而迷失方向。
沈光蕙似乎是一个更看重物质的女人,其实并非如此,中学时代那一段畸形的师生恋让她对爱情的神圣充满了怀疑和不屑。曾经她以为,爱情就是在一起的时候是彼此深爱,而分手之后仍然彼此深深怀念,一份完美爱情的余韵应该持续一生。可是那一段让她忘情投入的恋爱最后让她感觉到恶心,对方也许只不过想在衰老之前感受一下青春的美好,换句话说,她是被利用的,她只是青春的替代品而已。所以,从此以后,沈光蕙不再对爱情完全投入,在一场平淡无奇的恋情里,她总是爱得最少的那一个。
“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说的便是程韵和林方文,两个人彼此深爱,却因为无法好好相处,分分合合、生死离别,在经历了相恋与背叛、原谅与思念、生与死的轮回之后,爱与不爱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你的爱是我横渡天堂的小舟,曾经被你深爱,我已经到过天堂,既然如此,便不再有奢求。
林方文其实骨子里是个很浪漫的人。我们有时无法从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判断真实的他,但是一定可以从他对待自己所钟爱的事情上看到他的内心。也许在大街上遇见戴着鸭舌帽不肯摘下的人我们充其量说古怪,也许在大学讲堂里看《花花公子》却坐在前面的人,我们顶多批评他哗众取宠,但是当一个人坐在出租车上静静听那样的歌词,与夜色一起倾泻在心上时,我们已然窥视到作词人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
他也是如此没有安全感。初次看的时候,很多感情尚未理解,和程韵一样认为他是个完全自我、最爱自己的人,是个不可能给予可靠肩膀安慰的人。可如今再看,他只是过于过于没有安全感罢了。他很清楚那时的程韵怀揣着少女的梦想,想要的是如童话中王子公主般的地久天长。可是他害怕那所谓永恒的东西,他填词人敏感的心灵拒绝去相信所谓地老天荒的措辞,而他的性格也不允许他去做些信誓旦旦的承诺。在爱情面前,所有的犹疑,所有的保留,最后都会被放大镜放大成不信任和怀疑,然后裂痕就那样显而易见地横亘在两个人中间。
这就是为什么在《面包上的女人》和《面包树出走了》里面,他们两个人总是相处不了多久便要分开。他们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归根究底,问题还是出现在他们两个人身上。就像林方文说的那样,他们总是没有办法好好相处。尽管有“除夕之歌”那样美丽的承诺,尽管有雷雨天说着会一直在一起的话,尽管有九百六十只纸飞机的思念,但最终仍旧是以分手告终,并且不会再在一起。
难道真的如林日(林方文的姐姐)所说,爱情总是在最初的时候是最美的,因为时间不仅会营养一段爱情,更会毁灭一段爱情。是不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全对的那个人在完全对的时间和地点?也许每个人答案是不一样的。
人生百转千回,走了那么多路后再回头看,也许会发现自己想要找寻的其实一直都是相同的东西,却兜兜转转到了最后回了原地,除了回忆,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次,到了最后程韵所听到的另一个版本的挽歌时,突然领悟到了林方文的用意。他不是不爱了,而是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最爱是谁。年老时回忆往事,自己最爱的那一个往往并不是身边的那一个,因为最爱的永远是没有得到的那一个,最爱的是永远会放开的那一个。占有只是最初的愿望,感情真正升华的时候,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面包树系列的箴言
面包树系列一共有三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面包树出走了》和《流浪的面包树》,其中以第一部《面包树上的女人》最精彩。似乎所有的故事在有了续集之后便不再那么容易令人惊喜,所有的爱情片段拼在一起,有了一个结局之后,再重新开始,总是会少掉一些味道。也许是因为多么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到了最后都会让人习以为常,甚至令人厌倦。但是即使如此,却仍然阻挡不了读者对它的沉迷。
小说在情节和语言上,似乎语言更胜一筹。透彻的观察力,平实的语言,精辟的分析。有男有女就逃不了爱情,但张小娴笔下的爱情是独具一格的。“无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有情,若非有情,无法做出无情的事。有情的最高境界正是无情,只有对一个人无情,你才会背弃他,爱上另一个人。”仿佛如天界之上掌管爱情的神灵,用慧眼看穿了人世间的种种情事往事。
有人说张小娴的小说里充满了爱情的智慧,比如:“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我们放下固执,放下个性,放下尊严,都只因为,放不下一个人。”等等,几乎俯首皆是,读者的心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被一句话轻轻击中、沉思良久。每一个沉溺其中的人总是一边看一边流泪:“这就是我的爱情啊!”
张小娴小说里的女主角是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女人,面包和爱情,贪婪和恐惧的平衡,得到了,也失去了,唯独不能去计较的就是得到与失去究竟哪个更多一些。爱得迷信,却并不盲目,在短暂的迷失之后,带着心碎的余音,潇洒地转身。张小娴有一本散文集叫《不如你送我一场春雨》,分手时,送我一场春雨,你便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如此难舍,却不能让你知道,为了爱得完美,只好微笑着离场。
张小娴的小说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在彻底剖析了爱情的种种不完美的真相之后,仍然能够叫人执着地相信爱情的美好和希望。
她是要我们相信100%对的那个人是存在的。总会有那样一个心灵契合的人,在世界某个角落,静候邂逅的那一霎那电光石火,期待蛰伏了也许一个轮回般长久的爱恋。也许没有举案齐眉的长相厮守,但曾经,如同程韵和林方文一般,一起相依走过了最璀璨的年华。
跟你一起的人间漫步,纵使再短暂,终究胜过千年的独自飞翔。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