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为何盛产博士却不盛产大师?

yangguangshehui 2010-12-13 17:07:29 (编辑组稿/李璇) 总第086期 放大 缩小

  日前,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撰文指出,不少用人单位对博士学位盲目崇拜,是否拥有博士学位往往成为提升的先决条件或有利因素,直接导致一些官员对博士学位趋之若鹜。

   按理说,一个学富五车的官员肯定要比一个不学无术的官员要好得多,更何况,现阶段中国官员的学历水平整体仍然偏低。

  因此,官员多学点知识,把学历提高点,这和执政党所提出来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如果把学历当成一个僵化的硬指标,进而发展成为一块仕途上的“敲门砖”,那么,由此所产生的“官员学习热潮”也好,“知识型高官大量涌出”也罢,实质上都只不过是博士教育功利化背后的某种虚假繁荣而已。

  论文代理 文凭批量发放

  由于各校均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博士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选题开始,博士们就要“押宝”:什么研究方向容易发论文。

  理工科博士张峰在毕业前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但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想要发SCI并不容易。张峰说,无奈之下,一些学生只能改变研究方向,往容易发论文方向靠,最后导致毕业论文成了“四不像”。

  为了发论文而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则更普遍,“虽然实验要求重复性,但很少有人真的会去重复核实,往往会将结果改得漂亮些。”张峰说。

  发论文几乎是整个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压力,而在导师缺乏学术指导,各实验室科研条件又参差不齐的境况下,何时能出成果,没人心里有底。曾有一个月,张峰每天在实验室忙碌到12点才回寝室,直到凌晨两三点都睡不着,极度焦虑。

  由于文科博士的论文一般要求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因此难度小了很多,但却掺了许多杂质。就读于华北地区一所大学的文科博士生许嘉即将完成学校规定的3篇论文,但却要支付一万多元“版面费”。

  交钱发论文已成公开的秘密。博士生对发论文的需求旺盛,而杂志社也自负盈亏,急需寻求经济来源,于是便孕育出了搭桥牵线的特殊中介“校园代理”。有不少博士生在课余从事此行当,以此赚取生活费。

  一般而言,国家级核心期刊的一篇论文版面费为3000~4000元,而代理能从中赚取约10%。为了凑成生意,代理需要在校园张贴广告,一旦广为人知,客源便不是问题。而代理所能联系的期刊也五花八门,“只要有钱,再难的事都好办。”一位曾经从事代理的学生说。

  学校对发文的数量要求太多了。博士3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还行,但要发三篇,就肯定要凑合注水了。在许多人看来,中国的博士教育似乎已成一架庞大的“文凭贩卖机”。据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考证,目前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拥有世界最好和最多研究型大学的美国,只有253所。

  然而,正是这区区253所博士授予高校,成为了美国的“人才收割机”,源源不断地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收割”。

  “学位成升官指标”酿恶果

  当前出现“博士学位成升官指标”现象,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行,若放任下去,很有可能酿出三大恶果。

  首先,体现在学历腐败上。有很多贪官,在他们落马之后,人们都会发现,原来他们无一例外皆是“高学历崇拜者”。对于这些平日里公务繁忙,且知识基础不是很牢固的官员来说,让他们静下心来到教室上几节课,到图书馆看几本书,然后再挤出时间来好好写几篇论文,这几乎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为了拿到学位,他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派下属去教室应卯听课,花大价钱请人代写论文,甚至乎,直接向老师攻关,要其在答辩时高抬贵手。更为恶劣的是,有的官员在读博期间,不仅用公家的钱交学费,而且其用来进行利益交换的开销,也是由纳税人来买单的。有迹象表明,伴随着大量官员进入高校在职深造,学历腐败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腐败形式。

  其次,就是教育贬值。在“博士学位成升官指标”的背景之下,自然会有大量旨在“镀金”和“混学历”的官员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进入博士队伍,无形之中就使得我们本已开始贬值的博士教育变得越来越名不副实。以前,博士教育是真正注重质量的精英教育,一个博导最多带一两个博士生,可如今,一个博导除了要带几个甚至十几个博士生,有时还要带若干硕士生,博士教育正滑向“重量不重质”的边缘。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高官、老总级别的博士生进入高校以后,使得高校学风越发浮躁、功利,博士毕业生水平已远不如前。

  第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博士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为了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建设要求的高级人才,每个国家都会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然而。唯有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这些公共资源才能物尽所用,不至于被浪费,可如今,大量的官员和老总通过一些不公正的途径和方式进入博士生队伍,并取得学位,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亦是一种明显的社会不公。

  可见,“博士学位成升职指标”与经济领域中的“唯GDP论”一样,都有可能滋生出扭曲的政绩观和人才观,不符合科学的人才培养和提拔规律,必须着力纠正。提拔干部,要以能力和德行为重,而不是以虚高的学历为重;培育干部,鼓励干部进修,亦要与工作实际和公众的要求相一致,不能片面求高,盲目攀比。

  博士就业不再高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还介绍,中国目前培养的博士生有一半的就业去向是做公务员。对于这些立志从政为公众服务的博士生来说,毕业后如能进入行政机关,曾经拥有的基层工作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博士们的职业选择并不是人们理解的传统意义上的作科研。

  近日,四川某大学06级博士生小李走进四川省某县政府,任某局副局长,他要到该县挂职锻炼10个月。2007年,南开大学决定每年招募选派100名左右的博士研究生分批到天津市津南区的下属单位,以行政助理或科研项目研发方式挂职,期限为1年。

  前不久浙江工商大学招收了12名辅导员,其中有3名博士生,做一些诸如学生宿舍管理、发展新党员、评优评奖、对外宣传以及整理学生档案等行政工作。其实早在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招收辅导员时,就有6位博士报名,学校还为其开绿灯,直接进入面试。

  不仅如此,博士学位也越来越成为一些中学招聘的目标,2007年,厦门一所中学招聘了一名理学博士做中学教师,引起广泛关注。

  也就是说,与以前95%进科研单位相比,现在的博士又多了公务员、大学辅导员、中学教师等的选择。

  2007年11月,在南开大学举行的第二届高校生命科学基础课程报告论坛上,有代表提出,在生命科学学科内部中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表现在原创性工作少,技术优势少。

  原创性工作少,并不只是存在于生命科学,而是摆在整个科研领域的共同问题。中国如果不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为什么以博士为主力的科研领域大多存在原创性成果不多的窘境呢?如果需要这么多的博士,他们毕业后又有很多作不成科研,这个窘境又该依靠谁来解决?

  如果说博士选择做公务员是出于个人考虑,然而,博士选择做辅导员和中学教师,在一些大学引发争论:这样值不值得?

  以工科博士的培养成本为例,培养1名博士生的成本约为每年7万元,国家拨款占培养成本的50%,剩下的由学校、导师、个人(自筹经费类)承担。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6年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招收的工科博士生21532人,国家每年需为这些博士生约投入3.8亿元,如果仅从博士的最终职业选择来看,这一笔投入绝大多数没有回归到科研当中。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