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添加“营养”,食品就能变“高档”?

yangguangshenghuo 2010-12-15 16:39:19 □ 本刊记者 温秀云 总第088期 放大 缩小

除了“铁强化酱油”外,老百姓的生活里还有很多种营养强化食品,从最普及的碘盐到有多种营养的强化面粉,再到鲜有人听闻的维生素A食用油、富硒大米……

营养强化的理论基础是营养素平衡,滥加强化剂不但不能达到增加营养的目的,反而造成营养失调而有害健康。

何为营养强化食品

为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或者为了补充食品中所缺乏的营养素,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样的食品称为营养强化食品。

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实行了食物营养强化。而中国营养强化食品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国家强制性推广的强化食品,如加碘盐;二是国家建议性推广的强化食品,有国家相关部门在其中推动、宣传,如铁强化酱油,添加了维生素、叶酸、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素的强化面粉,添加了维生素A的食用油;三是企业自主的食品强化行为,如婴幼儿配方奶粉,这类食品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制作,按规定要添加20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此外,还有很多添加了钙、铁的饼干,添加了维生素C的糖果、饮料等。

营养强化剂发展逾50年

食品的营养强化离不开营养强化剂的开发生产。食品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蛋白质四大类。

实际上,中国的食品营养强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已开始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研制了一种以大豆、大米为主要原料、同时强化动物骨粉、维生素A、D及核黄素等营养素的代乳制品“5410”来代替乳糕喂养缺乳婴儿,开创了中国食品营养强化的先河。

随后的20年~30年间,中国的营养强化食品品种主要是米粉类、加钙饼干、维生素面包等,但产量很低。

近年来,中国食品的营养强化发展较快。食盐中加碘已立法;营养强化奶粉、乳及乳饮料产量比5年前翻了几番;在面制品、饮料中也开始添加营养素;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养强化剂。

“钱”景可观 多家企业抢先机

近年来相关企业对营养强化剂的开发十分重视。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主要由医药、乳制品、食品等行业生产,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赖氨酸、葡萄糖酸系列产品,都有专业厂商大规模生产。一些制厂商已开始生产牛磺酸、DHA(或称“二十二碳六烯酸”)、NRA(金枪鱼油)、发酵菌种等,并均予以推广使用之。

其中,由于DHA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被称为“脑黄金”。DHA也因此频频出现在各种电视广告中,尤其是婴幼儿产品宣传。发展至今,“富含大量DHA”几乎成了这些产品最为常用和最具杀伤力的广告语。

此外,自今年5月起,中国公众营养部门加大力度推广营养大米,这一新生事物甫一出来,就备受关注。但这种营养大米,却“吃力不讨好”。价格高是人们对当前营养大米难以接受的主因之一。据悉,目前营养大米的价格分高、中、低档,高档定价8~10元/斤,中档5~6元/斤,低档4~2元/斤。而普通大米价格为1.5~2元/斤,价格差距最大达6倍多。

尽管“出师不利”,但不少粮食企业已预感到这一市场潜力巨大,纷纷进入欲抢占商机。据报道,目前加入国家公众营养中心备案的营养大米生产企业有11家,这其中就包括有中粮、上海励成、河南方欣等各龙头粮食企业。在市场上,部分粮食企业也悄悄在研发生产含特殊营养素的大米。

深圳一家营养米生产企业透露,当地营养米平时销售量一般,但中高档营养米在节假日时销量激增,其中高档营养米一个节日可销售1~2万包,以一包10斤,20元/斤计,一个节日销售额最高可达400万元。

强化品类繁多

10月30日晚,记者来到深圳莲花路百佳超市。发现营养强化食品品类五花八门。在调味品柜台,光是盐就有硒营养强化盐、锌营养强化盐、钙营养强化盐、铁营养强化盐等多种,每包2元,而普通碘盐已不见了踪影,食用晶盐也只有一个牌子的,还被落在了货架最底层。

翻看各营养盐包装上的说明却大同小异,都是如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功效。“这种强化盐,也不知道该选哪种好,只能随便拿一包算啦。”一位中年女顾客说。

此外,一些营养品、保健品添加营养强化的则更为多见。在营养品柜台,有强化钙燕麦片、维他型中老年豆奶、高钙营养米粉,甚至芝麻糊、藕粉都有高钙型。再仔细观察,发现营养强化食品已无处不在。大米是富硒的,色拉油有维生素A强化的,饮料是含维生素C的,还有“强化营养面包”醒目标注“包含3种维生素4种矿物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营养强化面粉。营养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根据中国人的特点,参照国际上营养强化的经验确定的。其中含7种基础配方,包括铁、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和一种建议配方维生素A。据称,这种“7+1营养”强化面粉,可以让人们不用改变任何饮食习惯、不增添任何麻烦,就能轻轻松松补充人体必须的多种元素,由此,它的价格亦比普通面粉上浮10%。

标准缺失 安全遭疑

食品营养强化剂到底有没有作用?食品营养专家介绍,食品营养强化剂确有其独到的作用。然而,营养强化的源头是食品营养强化剂,目前内地营养强化剂虽然发展迅速,但这个行业标准还善待规范:

一是国内生产的营养强化剂主要偏重在矿物元素如钙、锌、磷、铜、铁、硒等的盐类,而且绝大多数的维生素类主要由药厂生产;二是行业互相竞争、低价竞销,质量得不到保证,如乳酸亚铁按标准规定是浅绿色结晶、溶解度极好,但目前没有一个企业达到这种标准,而有的元素含量低于规定,更有厂家偷工减料,在乳酸亚铁中掺入硫酸亚铁,或在磷酸氢钙中掺入碳酸钙;三是生产单位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河南等省,供应者是化工原料门市部,渠道少,品种不齐,要买齐多种营养素是相当困难的。

同时,食品营养强化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一是品种少,质量不高,覆盖面小,没有普及到占全国80%人口的农村;二是有的营养强化食品不符合改善居民营养的需求,除婴幼儿配方食品比较规范、质量比较有保证外,其他强化食品大多因为赢利而质量低劣;三是生产经营企业缺乏营养强化食品知识和生产管理技能,不少企业尚不具备检测设备,无法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四是营养强化食品管理虽然归省一级卫生防疫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但目前的状况是非归口部门随意介入甚至出示不合格的报告,作为“曝光”和“处罚”的依据,给正在发展的营养强化食品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卫生部拟出台新标

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卫生部日前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以对现有的标准进行修改补充。而现行的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还是在1994年批准实施的,而在这期间国内外食品营养强化发展迅猛,人民的营养状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因此急需对现行标准进行修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了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征求意见稿)明显增加了营养强化原则、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原则和强化载体的选择原则。如规定营养强化剂的使用不能导致人群食用后营养素及其他营养物质摄入过量或不均衡,不会导致任何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不应通过使用营养强化剂夸大强化食品中某一营养成分含量或作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

新版标准还调整了部分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删除了部分不适宜强化的产品类别,列出了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增加了可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来源名单和部分营养物质的使用量等。例如,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包括调味乳粉和调味奶油粉)(仅限儿童配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必须≤0.5%。

有关专家对此建议,食品营养强化要落实,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普及营养强化知识,建立一支营养强化专业队伍;更重要的还需要政府参与,实施类似食盐强化碘的法规,吸取国外经验,在主副食品中强化中国人民膳食中易缺乏的多种营养素。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