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抽耳光、踢打、针扎、扒衣服、拍照……这些令人不忍卒闻的暴力事件,并非出现在影视剧中的镜头,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事情。他们中的主角,竟然是年轻的中学生。这些活生生的、甚至鲜血淋漓的“暴力教材”,足以引起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的重视和深思。
当下校园暴力之多,令人不忍卒闻。据报道,因为心里不爽,6名未满18岁的职高女生竟然通过扒光衣服用烟头烫、往嘴里弹烟灰、逼人吃烟头等方式对一名女生凌辱殴打了4个多小时。而另外一名受害的女中学生,遭受多名青年男女殴打和凌辱,全身赤裸被打倒在地,背上布满淤痕,甚至遭到了性侵犯。
在百度引擎中输入“校园暴力”关键词,视频链接多达7164个,而其中大多数的视频主角都是中学生。在一段长达6分钟名为“校园暴力”的视频中,数十男学生手持铁棍、砍刀围攻另外两名学生,殴打场面之血腥让人毛骨悚然。网上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点击率都成千上万,留言进行评论的也有很多。此外记者观察到,很多“暴力视频”都不是偷拍而是刻意拍摄到的,也就是说,在这些暴力场景中,“施暴者”进行了不同分工,有的负责打人,有的负责拍摄。
对于校园暴力所产生的后果,专家表示,学生时期尤其是中小学时期,学生遭遇暴力袭击后,就会产生心理阴影,形成负性心理情绪,表现出退缩行为,长大后缩手缩脚,不敢与人打交道,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现象。
调查指大多中学生接触过暴力
有媒体针对校园暴力做过一份面向中学生的调查问卷。其中,竟有高达95% 的学生听说或看见学校发生学生打架、抢劫等暴力事件。一位高二女生告诉记者,学生打架在每个学校都很普遍,一般发生在学习较差的学生中,有时是因为早恋引起。
92.9%的学生选择校园暴力发生在初中和高中,7.1%选择大学。由此可以看出,初、高中阶段是暴力产生的主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是身体与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伴随着生理上显著的变化,心理上和行为上要求独立,而在现实中,他们脱离不了对成人的依赖,这种成人感的产生与半成人的矛盾困扰着他们,往往造成行为的独立性与不成熟性的矛盾。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反映出了许多青少年心理上存在缺陷。
遭遇暴力后,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和选择“想办法找人帮助报复”的学生一半对一半。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结果,学生们受到暴力侵害后,竟然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要“报复”,42%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10%选择“忍气吞声”,只有5%的被调查者选择“报警”。一位职业中学的男生告诉记者,如果告诉老师或家长,虽然当时对方受批评,但会被大家瞧不起,甚至被报复,下次会被打得更严重。所以部分同学可能会求助朋友或者亲戚,伺机报复出气。
对于产生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哪些,50%以上的被调查学生认为是对社会上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学的认同与膜拜;15%选择学校管理松懈所致;30%选择学校、家长对孩子疏忽健康教育及法制教育;5%选择家庭暴力影响。
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表示,她的儿子上初一,她最近发现孩子上网时,电脑中经常传来打斗、叫喊的声音,原来儿子浏览的是校园暴力视频的内容。“我看到其中有的镜头十分暴力,问孩子这些视频是从哪儿来的,他告诉我是别人传的。”让李女士担心的是孩子在看这些视频时满不在乎的劲头和儿子为视频中某些镜头而发出的“叫好声”。很多家长都向媒体反映自己的孩子上网时经常浏览视频网站上关于“校园暴力”的视频,更有甚者干脆将其下载到手机中随时“欣赏”。
校园暴力谁之过?
青少年自身
天津法制心理协会常务理事周玉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校园暴力视频的出现客观上就是在宣传暴力。视频比一些充满血腥场面描写的文学作品、影视剧更具危害性,因为其中的场面绝大部分都是真实发生、来源于生活的,更容易被人们尤其是模仿性较强的青少年接受、模仿和传播,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
另外,网络游戏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暴力元素,其中杀人、抢劫、打斗等情景很常见。青少年由于心理并未成熟,经常受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并逐渐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行为习以为常。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表示,由于未成年人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地带有模仿性和习得性,也就是说,他们本身的一些行为很可能是通过模仿、比照学来的。之所以产生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模仿性在作怪。长此以往,孩子们很可能会不把暴力当回事,因为出于好玩的心理而见怪不怪。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表示,中学生青春期阶段心理处于动荡期,对暴力充满好奇。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参与者就是通过暴力事件寻求刺激,在侮辱他人中追求快感。中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抵御能力差,当他们受到太多暴力影视的影响,就难免效尤一番。毋庸讳言,当前的不少影视作品刻意渲染一种暴力色彩极为浓厚的江湖文化,长期耳濡目染,青少年也难免深受其害,不知不觉中陷入暴力崇拜。
学校管理
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挥起了拳头?怎样才能杜绝校园中的暴力现象?采访中,很多家长强烈呼吁教育部门加强法制教育。
然而,据了解,教育部门落实的法制教育内容,目前在学校里的实施情况令人尴尬:由于对法制教育的有效与否没有一个评价标准,使得主管部门的检查、学校的落实都没有具体的“根据”。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明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了法制教育的内容,而事实上,从主管部门到学校都没有对此重视起来。一位中学校长对记者表示,由于法制教育的成效没有一个评价标准,因此学校在落实中经常做不到心中有数。
这样,即使部分学校纯粹撇开法制教育不管,教育主管部门在定期检查中,也看不到没抓法制教育的学校和抓了法制教育的学校有什么差别。而有的学校也定期进行法制讲座,但大多都流于说教的形式。一位教育专家表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思想以及价值观的转型时期,一些琐事与摩擦很容易让他们情绪失控,再加上学习的压力,往往容易丧失理智,从而走向暴力的歧途。
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文化课成绩,而不注重提高和健全学生的法律意识,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则认为,重收费轻管理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弊端,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如此,学校对学生也如此。“青少年在花季年龄容易染上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但大多数有暴力倾向的中学生并不认为他们对同学实施暴力是犯罪,甚至将这种暴力行为作为令人刮目相看的一种能力。”
因而,对施行暴力的“问题少年”,或者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施以心理上的矫治、生活上的关爱,以及行为上的引导,才是教育的关键,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师队伍,在传授知识上能够尽心尽力就算称职了,至于德育教化,越来越不为其所重视。
家庭教育
导致校园暴力日趋增多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施暴者缺少基本的罪恶感与罪责感,缺乏对行为法律后果的恐惧,从而不能控制冲动,放纵暴力行为。而造成孩子有暴力倾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
彭熠认为,“布鞋门”事件中施暴的女孩,其实都有一种扭曲的心理,她们并不以致受害人鲜血淋漓为目标,而是采取人格侮辱的方式,由此可见,她们的心理是非常扭曲的。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心当中存在很大的愤怒,进而将“布鞋妹妹”当成了宣泄对象。受了欺负,就会找一个更弱小的对象去欺负,以解心头之恨。
这种心理的产生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在学校里缺乏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这种长期缺乏支持鼓励的孩子,其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愤怒感,于是,她们会找一个宣泄物进行发泄。
一般来说,如果家庭其他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等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都会对孩子的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喜欢通过欺凌弱小来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另外,不少家长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重智育轻德育,很少、甚至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由于彼此间缺少沟通、交流、理解与尊重,不少孩子将视线投向网吧,希望在那里找到倾诉的对象,寻求解决青春期困惑的手段。然而,网吧在带给孩子们大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接触到打斗、枪战、爆炸等场面。久而久之,在孩子们的心里,容易形成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认为这些暴力场面都是合理的,进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仿。
现在的教育无疑缺少了平等、尊重这一课。作为家长、老师,可能很少去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一些孩子犯错误了,家长就会让孩子下跪认错;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有可能就对孩子打骂,而这些完全是人格侮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渐渐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让人下跪、对人打骂是一种侮辱,反而会认为这很正常。
在她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希望被别人赏识、看重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她们的成绩不好,老师可能就会把她们评为差等生,家人也可能不喜欢她们。所以,她们也只好用这一点儿自认为可以炫耀的东西让别人对自己高看一眼,因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而自己却能做到。
据广东省少管所统计,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中有80%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一位教育人士说:“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