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贝的死给时下火热的整容行业泼了一盆凉水,但是对于那些热衷或迷恋整形美容的人们来说,却不知是否能够借此事件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对待整容。
中国整容手术近年来以每年约200%的速度增长,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整容市场乱象严重。很多整容医院和整容医师并不具备相关的资质,很多机构为了盈利使用劣质材料“忽悠”消费者。根据全国整容美容协会发布的数据,目前在中国的整容行业中,每年非法治疗的人数占市场的6、7成。中国医疗美容管理办法形同虚设,中国整容行业监管的缺失,使得原本就有风险的整容手术更增添了危险系数。除了手术的风险外,整容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和无人监管的乱象致使美容业医疗事故频发。
整容市场:混乱无章 监管不力
整容医院不具医疗资质,很多机构属违规操作
在卫生部发布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中,依据手术难度、复杂程度、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美容外科项目被分为四级。级数越高,意味着难度风险也就越大。比如,三级整容外科医院必须设有麻醉科、必须拥有的呼吸机等设备,对医疗美容门诊部就没有作要求。王贝进行的“磨骨”手术属于四级项目。根据目录,可开展四级项目的,只有三级整容外科医院、设有医疗美容科的三级综合医院。为王贝做手术的中墺整容医院所提供的营业执照实际上是“武汉中墺医疗美容门诊部”,而门诊部根本不具备实施“磨骨”手术的资格。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很多整容机构都属于违规操作。例如,沈阳80%的美容院都在违规操作微创、一针注射等整容美容技术。根据规定,进行医疗美容的单位必须拥有卫生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才能从事相关整容手术。有些美容院并不具备相关医疗资质,但是它们挂靠在一些正规大医院门下,或借助大量的宣传造势,承接各种美容整容项目
整容医师未受职业训练,国家准入门槛形同虚设
中国目前美容整容院的从业人员很多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执业训练,为了盈利,毫不畏惧把病人当做“试验品”。行医资格也只是最基本的标准,一位医生能否施行手术还要看他的专业临床经验。对于“磨骨”手术出现问题后的抢救,医生的处理非常关键的。并不是抢救设备先进、齐全就能解决问题的,手术医生的经验非常重要,如果手术中处理不好,先进的设备也不一定可以解救。
中国自2002年开始实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其中有详细的规定:比如,美容外科项目的医生,应该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容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而且整容医生也会有考试。但这一管理办法似乎形同虚设,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整容医生的资质进行严格管控。
整容材料价格悬殊,以次充好无人监管
目前中国整容手术所用材料因为生产厂家不同而价格相差悬殊,很多不正规的整容机构为了盈利,用劣质的材料以次充好,给整容者带来严重的后果。例如,隆鼻和下巴填充手术中最常用的填充材料当属硅胶,但硅胶的效果不如膨体,两者的价格相差很大,膨体的价格是硅胶的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有一些机构鱼目混珠,收膨体的价格,用硅胶的材料。甚至当手术者正躺在手术台上注射肉毒素或玻尿酸等生物制剂时,医生也会将材料调包、以次充好。目前市场上肉毒素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玻尿酸价格从3000元/毫升~8000元/毫升不等。而往往就是这样一针,即有可能让整容者失明,甚至毁容。
整容广告:最大帮凶
广告本来就有夸张、夸大之嫌,整容广告更是将整容手术效果吹得天花乱坠,极尽吹捧之能事,“无痛”、“不开刀”、“无副作用”等等一些违法宣传语最易令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受到诱惑,完全忽略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违法宣传广告已经成为整容美容行业乱象最大的帮凶。
大量广告号称整容手术“完全没有风险”
如今,整容广告几乎充斥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翻开哪类报纸杂志、媒体电视,大幅整容广告几乎天天都有,或引进韩国最新无痛无疤痕的微创手术、或国际最新材料,医生是某某名牌大学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或留学韩国、美国归来的专家学者。有不少人就是被这样的推广包装骗倒的。“没有痛感”、“不会有副作用”等等,无论整容者担心什么,整容中心的广告宣传都会“对症下药”、让他们百分之百放心。至今仍可以在网上查到中墺整容医院的宣传:自称是全国十佳整容机构,还多次被武汉市卫生部门评为“十佳信誉单位”、“武汉市最值得信誉的知名企业”等等,其实这些所谓的赞誉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整容广告的宣传很多都无从认证,目的就是先把求诊病人先“忽悠”来再说。
整容整形均有风险,5~10%整容者有后遗症
整容手术毕竟是手术,手术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美容手术有着不同的风险,例如割双眼皮(重睑术)后两只眼睛不对称,隆胸手术则有可能出现气胸、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在临床上,曾出现过解剖剥离不合理,将假体塞进了胸腔的案例。还有很多整容机构宣称能一次性抽脂多少,很多顾客都想迅速达到瘦身效果,尽可能多抽。事实上,大面积过量抽脂,在麻醉药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酸中毒,使人体代谢异常,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但对于整容手术的风险,很多整形美容医院的医生讳莫如深,对患者极不负责任地表示:“其实大多数整容手术风险并不大,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处理得当,术后监护到位,一般不会出问题,即使有问题也不至于危及生命。”
然而,即使是成功的整容手术也并非绝对安全,5%~10%的整容者都有可能出现后遗症。特别是有些整容手术,需要将整容材料留在人体内,若整容材料质量不过关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手术后或许不会很快体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这些恶果才会显现,例如发生毒性反应等。比如水凝胶(一种聚合化学物)复合体本身无毒,但长时间存留人体内,可能会分析成单体、产生毒性,轻者红肿、充血、疼痛、产生硬节,需要通过手术将填充物或硬节取出;严重者则会造成感染,使机体坏死,很多用此材料隆胸的人后来不得不切除乳房。
而相比之下,韩国和美国等一些整容业发达的国家,对整容业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
在韩国,整容机构的广告是不允许出现在报纸电视上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乱象。整容机构专业细分得很彻底,各家机构主攻一个项目,确保该项目的技术一流、效果最佳和安全保障。长期专攻1-2个项目的专业机构,对该项目的开展非常纯熟,几乎没有意外事故出现。并且,韩国的整容医师必须有6年医科专业、1年英特尔网技术培训、4年专业技能学习,并通过5次重要考核,培养年限达到12年到14年后,才能独立行医。
在美国和加拿大,由于早前都曾出现过消费者接受整容手术后死亡的事件,相关部门随后“亡羊补牢”。目前,美加都有非常严格的监管措施。例如在美国,不同的州对吸脂手术时间及吸出的脂肪量有不同的限制,超过规定则必须上报当地的医疗主管部门。在很多国家,整容致死的案件都会得到彻查,如果涉及到医疗事故等问题,整容医师将会受到刑事罪的起诉。
爱美是天性还是虚荣心作怪?
整形美容在娱乐圈早已屡见不鲜,但是大多数人只看得到明星们表面的美,而他们为了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却鲜有人知。社会竞争产生的“丑陋恐惧症”导致整容成为一种就业偏见。
“其实整容在演艺圈非常普遍,演艺圈是个非常现实的地方,那么多明星互相竞争,即使你再有才华,不够漂亮就很难上位。”一位艺术院校的老师透露,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甚至还会打工赚钱整容。调查发现,整容已经不仅在娱乐圈蔚为成风,在很多普通人群中也受到狂热追捧,甚至认为整容已经成为一件“平常且必须”的事情。
凭借《夏娃的诱惑》在亚洲闯出一番天地的韩国女星蔡琳,整容前后判若两人,蔡琳曾罕见地公开承认自己整容,并大方表示“女人爱美是天性,更有变美的权利”,认为自己整容后漂亮许多,对自己十分满意。她表示,与其因不完美的外貌而自卑,不如花钱让自己变得美丽,从而更加自信。
虽然当事人对自己整容后的容貌很满意,但韩国著名导演张龙禹却认为蔡琳的整容是失败的,“脸上有些肌肉运动不自然,无法演出细腻的表情。”张龙禹说,他并不反对以整容追求美丽,但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特别是一些拉皮除皱手术,弄不好就会令脸部肌肉运动困难,表情僵硬。
“想成功,先整容”——王贝、韩真真自悟的“成功学”当下似乎正在成为某些人的共识。在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就有减肥成功的女嘉宾坦言外貌的改变能给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拥有出众的外貌,你才会有机会,才能有尊严。”“常有人拿着明星照找上来要 ‘复制’一张明星脸,想通过整容等手段提高自己的身价。”从事美容整形行业18年的朱石江说。
此前据媒体报道,25岁的徐州姑娘吴倩(化名)自认为相貌丑陋,从小到大被人歧视甚至没有朋友。大学毕业后,因样貌问题导致求职屡屡被拒,一气之下,吴倩来到南京决定卖肾整容,希望以此改变命运。她表示:“我不想出名,我只想做一个朴实而自信的自己。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我只是想变漂亮一点、自信一点,我并不想成为什么网络红人。”
虽然记者和医生一再告诉吴倩“你并不丑”,但都无法动摇她整容的决心。专家认为应该先对吴倩进行心理测试。人的容貌其实是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大多人整容主要是对自己的容貌缺乏正确的判断。如果整容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会比以前更加自卑。据悉,医院已于2010年11月15日对吴倩实施了韩国颧骨内推术、长曲线下颌角截骨、韩式重睑、综合隆鼻等整形美容手术。
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受观察角度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外表已成为社会价值判断标准的重要参考标准。因此,长得不漂亮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造成自我信心缺乏,甚至产生抑郁倾向。但漂亮的人也会有困扰,因为她总会不自觉地怀疑别人究竟是看中她本身的能力还是个人外观。
中国医疗整容美容手术事故投诉率攀升,成为医疗事故的重灾区之一。许多地区的相关部门对医疗整容美容行业监管工作薄弱,甚至处于放任状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选择整容的方式来追求美丽,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拿生命的安全作为变美的赌注,这代价未免太高。对美的追求应当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而整容整形行业的种种乱象已经用生命代价敲响警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