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巅峰还是泡沫?

yangguangshehui 2010-12-13 17:07:28 万禕 总第013期 放大 缩小

2007年4月7日下午,从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传来令中国艺术界振奋的消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元成交,不仅大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新纪录,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中国油画。 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正迎来它最巅峰的状态……

艺术淘金 高温不退

早在2004年,就有人大胆预言:“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将同样进入一个高价的时代。”但其如此迅速的兑现的速度依然还是让人瞠目结舌。仅仅两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完成本质性蜕变,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不仅形成了规模化市场,而且突破百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线也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海外不断升温,一股中国当代艺术品“淘金热”正在全球慢慢兴起。从2004年的蠢蠢欲动直至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涨势的全面爆发,使得整个当代艺术版块价格整体大幅度抬升。

作为第一线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譬如市场中俗称的“F4”即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其作品在2005年度的拍卖场上成交纪录都已经突破了百万元,如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王广义的《大批判·安迪沃霍》以108万元成交,香港佳士得春拍的岳敏君《太阳》以144万元成交。在秋拍中,香港苏富比的张晓刚《黄色婴儿系列》(1998年)的成交价为159万元,超过估价6倍;方力钧的《2003.4.23》(2003年)成交价也为153万元,超过估价3倍。年底张晓刚的《大家庭》在江苏嘉恒拍卖中更以226万元的价格成交。此外在2005年内像曾梵志、杨少斌、刘野、尹朝阳等人也有百万元左右的拍卖纪录诞生。

 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也让有“稳健”之称的苏富比拍卖公司再也按捺不住“矜持”,2006年的苏富比拍卖公司甚至全然不顾以往坚持的市场区隔的经营原则,仅仅在半个月内就接连在美国的纽约、中国的香港举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专场。3月31日举办的纽约拍卖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1323万美元,其中张晓刚单幅油画作品的成交价甚至已经逼近百万美元的关口,最终以97.92万美元成交;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杨少斌等人的作品也全面涨价;艾未未、徐冰、谷文达、张宏图、蔡国强、张洹等更“前卫”的作品亦涨幅巨大;此外,像尹朝阳、章剑、季大纯等首度或较少出现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作品,也取得相当不俗的表现。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心所获得的成功,迅即在亚洲区域市场中得到了更强的回应,一周之后的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现场的热情几乎达到了“爆棚”的程度,为此拍卖公司创纪录地在现场增设了30多部电话,用作委托竞投。即便大家事先已经因纽约的成功而向上调高了成交的预期,但大部分拍卖结果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刘野的大幅油画作品《烟》以320万港元落槌,方力钧的《2001·1·5》以200万港元落槌,杨少斌的《熔化的风景》以210万港元落槌,周春芽的《太湖石系列》以170万港元落槌,曾梵志的《协和医院系列》以130万港元落槌,岳敏君的《关系系列-2》以160万港元落槌,尹朝阳的《红旗》以100万港元落槌。至于刘小东、李山、展望、季大纯等人的作品也是成交不俗,涨幅同样巨大。最终整个拍卖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3亿港元,全场同类拍品只有2件流标。

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心所获得的成功,迅即在亚洲区域市场中得到了更强的回应,一周之后的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现场的热情几乎达到了“爆棚”的程度。据称,即便大家事先已经因纽约的成功而向上调高了成交的预期,但大部分拍卖结果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刘野的大幅油画作品《烟》以320万港元落槌,杨少斌的《熔化的风景》以210万港元落槌,最终整个拍卖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了1.3亿港元,全场同类拍品只有2件流标。香港佳士得春拍,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成交。今年嘉德春拍,陈逸飞的《黄河颂》又以4032万元的高价放了一颗卫星。

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几年间,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路指的是艺术品的价格,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随着拍卖价格不断疯长,数以百计的工作室、画廊和私人艺术博物馆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大城市涌现。奔走于伦敦和纽约的画廊经销商迈克尔表示,20世纪初欧洲的艺术繁荣,而今正在中国重演。

墙内墙外齐飘香

艺术市场的火爆状态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全球对当代艺术的收藏热情也在持续升温中。

之前二十年来,因为日本经济泡沫的崩塌、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风暴”的肆虐,全球艺术品市场曾经一度萎靡不振,但进入21世纪情况则大为改观。让专家们更为惊喜的是,从2005年开始,国际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热,艺术品交易的一系列记录被打破。2005年成交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拍品达到了477件,2004年的数据则为393件,即便在投机泡沫最盛的1990年相关的数字也只有395件。

2005年西方纯艺术的市场交易额已经突破了40亿美元的大关,在拍卖市场中,2005年的实际交易量仍稳定在32万件左右,但较之2004年的艺术品均价却有了10.4%的增长,而价格暴涨在近期无疑会带动更多数量的艺术品进一步流入市场层面。

在纽约,富翁们的55%的艺术收藏品都是通过拍卖方式进行变现的。目前作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纽约,占有着世界艺术品市场44%的销售额。在2005年,在纽约市场中艺术品的价格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4.5%。而在美国,目前艺术品的整体收益率也比泡沫化的1990年增长了27%。因此一些专家们纷纷以纽约为例,推定全球艺术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作为欧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伦敦,一直以来有别于纽约,而赢得了“稳健”、“理性”的赞誉,然而在2005年度,伦敦的表现同样也让人瞠目。目前,这里的艺术市场已经占据了29%的全球交易份额,与2004年相比,交易金额的增长率达到了20%。尤其是在拍卖市场中,艺术品的质量更普遍地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如今伦敦的拍卖界,正与纽约一起并列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重镇,但较之被媒体普遍诟病为“炒作严重”的纽约市场,专家们也认为伦敦有“步其后尘”的可能性。2005年,伦敦拍卖市场中有176件拍品的成交价超过了100万美元。而在总成交金额方面,伦敦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也达到了4.7亿美元,而2004年的相关数据是1.42亿美元,2003年则为0.9亿美元,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2005年直至最近,国际艺术品拍卖成交单价同样是引人注目的。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各主流板块,诸如“传统艺术品”、“印象派作品”、“现代主义作品”、“当代艺术作品”等方面,均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苏富比拍卖公司拥有了2005年度全球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即卡那雷托(Antonio Canal Canaletto)的《威尼斯景观》以1660万英镑(折合2910万美元)拍出。而持续性的影响在2006年年初仍余音未绝,4月6日结束的纽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中,英国风景画家威廉·透纳的《威尼斯风景》更以358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打破了英国画家作品的销售记录,也缔造了自2002年鲁本斯《屠杀婴儿》在伦敦以7670万美元成交之后,欧洲传统艺术品的第二高价。而在1841年,此件作品的实际收藏成本则为250英镑。

最近两年,印象派作品的价格也有不小的升幅,不仅像莫奈、德加、梵高、高更、塞尚等一流大师的作品取得了出色的成交记录,同时也带动了早期印象派画家、印象派二流画家作品的价格涨幅。一些印象派画家的小幅精品,成交十分热烈,价格也十分理想。譬如德加的色粉画与小幅人物油画的精品,价格已经达到5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的价格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阶段关于印象派主流板块的“一般性市场购买能力的强劲上升”。

现代主义的作品,除了像毕加索等人的作品价格继续走高外,同时期各艺术流派作品价格的表现更为抢眼。譬如像“巴黎画派”的作品、“维也纳分离派”的作品、“俄罗斯先锋派”的作品、“德国表现主义”的作品,都是涨幅居前的板块单元。其中如“巴黎画派”中的劳特累克、“维也纳分离派”中的克里姆特更各自创出了天价,而在为之疯狂的买家中,包括了以170亿欧元位居法国首富的LV总裁贝纳德·阿尔诺得(Bernard Arnault)、拥有GUCCI等奢侈品牌并控股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的巴黎春天集团总裁皮诺特。由于这两个富豪出手太阔绰,又太喜欢出风头,以至于不久前法国画廊协会主席不无调侃地向媒体说道,“目前这些‘大家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与走向。”

而近期一些高价的屡屡创出,更给人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异常亢奋的买家,似乎对拍卖现场中的所有项目都充满强烈的购买欲望:一个马丁尼酒杯组可以卖到8,650美元;一个古董药箱也被巨商佛朗索瓦·皮鄂特(Francois Pinault)竞价到了220万美元;而当一套古董餐椅(共6把椅子)才被加价到2500英镑的时候,现场中的一位急不可待的买家,就一口叫价到了1万英镑。艺术市场令人惊叹的全新景象,大大超出了人们原有的预计。

#p#副标题#e#

高温还是高烧?

除了艺术品价格不断的攀升,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也似乎在一夜之间交上了“好运”。在1990年全球所举办的当代艺术品拍卖活动中,大约有28位45岁以下艺术家的作品参与其中,但只有1件作品拍出了10万美元的价格。然而到了2005年,全球单件作品拍出10万美元价格的45岁以下新艺术家的数量已经达到了49位。

面对艺术市场这种近乎疯狂的现状,目前仍是众说纷纭,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提出了反问,2006年“无疑就像1990年一样成为了全球艺术市场的新巅峰”,但这个“巅峰”果真是真实的吗?

专家们开始质疑这种突如其来的增长,并为其中是否存在着价格泡沫而忧心忡忡。一些专家更进一步认定风险的存在,他们认为目前当代艺术价格异动的基础或许仍是很脆弱的,市场的风险即是因为目前大量入市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其定价系统仍未形成,目前的价格也未经过市场的充分检验。

西方资深艺术市场专家米西?苏利文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这种状况让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和拍卖场之间距离缩短。每个人都觉得艺术品的价格会像网络经济最火爆的时期一样一涨再涨,但是他们为什么不会想到总有一天市场会变、会崩盘呢?!” 美国格高森画廊(Larry Gagosian gallery )的主持人鲍勃·蒙克(Bob Monk)也说“我祈祷这个泡沫的破灭”。另一位美国画廊资深人士杰克·提顿(Jack Tilton)甚至反问道“这对艺术市场是健康的吗?还是资本主义正在扼杀艺术?”

然而市场中的一些实际操作者似乎并不理会专家们所发出的担忧声音,其中包括了被不断成功激励得两眼发光的拍卖行,手中握着大量订单而无暇他顾的艺术家,有些画廊还有一堆排队等着要收购作品的买家,他们更不担心。而在中国,刚刚进入“赢利时代”的画廊负责人们普遍信心满满,就象程昕东艺术中心的负责人所说的“要考虑泡沫的问题,要到20年之后!”

持相同观点的专家,则大多从艺术资源的角度给出依据。他们认为艺术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加上近20年以来公共艺术收藏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私人艺术收藏(收藏家、私人美术馆、艺术基金会)在充裕资金支持下的大肆收购,目前艺术市场中所能够流通的有效的艺术资源更趋稀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供求关系的失衡势必造成价格的上涨。而新艺术家作品大量涌入市场,可以理解为是艺术新资源的供给方式,用以弥补市场资源的缺口,有利于形成价格的分层结构并形成市场新热点而已,“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事实上当代艺术品成为近期市场的沸点,已经经过了近5年的孕育。在过去的5年中,当代艺术品的买主们普遍出现了“一定要买到”的情绪,即使在欧美新经济(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美国911事件之后,都不曾受到过任何的影响。从具体事例来说,2004年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英国当代艺术家丹敏·赫斯特(Damien Hirst)的《大玻璃牛羊标本》拍出了1700万美元的高价,而其《药房餐厅》也以54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空间飞鸟》在2005年5月4日纽约佳士得举行的“现代艺术作品”专场拍卖会上以2450万美元拍出,而另一件戴维史密斯(David Smith)雕塑则占据2005年度第3位的排名,成交价为2125万美元。

一些专家也通过对买家的变化性研究而得出了相对正面的结论。他们认为近期艺术品市场的快速成长,除了艺术家、艺术经纪人、艺术博览会与媒体宣传共同推动外,艺术收藏家、艺术投资人的更多涌现以及他们的强力介入无疑对价位急升具有更直接的作用。专家更进一步将其归结为当下艺术品收藏者的结构性变化,即新买家对原有收藏机制的冲击而导致的重组变局,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四、五十岁的这一代成功人士,开始恣意炫耀和发展他们各自的‘收藏癖’,他们就是花上3万美金买到抢手货也毫不眨眼”。来自市场面的资料也不断证实着这些说法,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当代艺术品部的布赖特?格文(Brett Gorvy)依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指认了“收藏人数的确剧增”的现状事实,同时他说,在拍卖预展现场上近来常常会出现四十岁左右的像银行投资理财的专业人士,他们在试探着介入的门道,并热衷与购买属于自己这一代的艺术家的作品,在购买行为上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追价猎货”。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国际型的拍卖公司也都指出,在众多的新买家中还有不少来自俄罗斯、中国、印度等新兴艺术市场区域的“大客户”。他们通常一掷千金,出手之大一点也不亚于欧美地区的富豪们,譬如说在2005年的伦敦苏富比春季拍卖现场就出现了一位来自乌克兰的神秘买家,“在一个单场就下了几千万美元的大单!而我们先前对这个买家的情况一无所知。”而苏富比拍卖公司的有关人士也不无担忧地说,“他们无疑都是新人,对通行的市场规则可能还是不太了解,那些通过竞价购得的作品或许还没有拆封即被束之高阁……”

后记

是巅峰还是泡沫?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根基的“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有效回答必须立足于对未来发展的客观判断。虽则对于市场的任何预测都因众多的不确定性而显得苍白无力,但是从客观因素所构成的基本面上,我们仍能大致梳理出一定的线索。换句话来说,也正是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决定了艺术市场的现在,也推动着艺术市场的未来。

对于收藏家而言,艺术收藏是他的生活方式;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创作是他的生命组成;对于艺术市场而言,价格的起伏升降则自有它的内在规律。正如米西·苏利文所言,“艺术市场的泡沫总是会破的,时间将会筛选胜败。无论市场如何,好的艺术品总会留下来。

事实上,最关心这个问题的似乎只有艺术市场中的“投机者”,因为他们是“泡沫”的制造者,也是最期盼出现价格“巅峰”的人群。然而历史已经证明,艺术市场中的任何“投机行为”却只有一个最终的结果:“出局,且一无所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