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持久的动力之源

gangaotai 2010-12-13 17:07:28 王烨 王迩宾 总第013期 放大 缩小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天地之光高晟电池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系列铅晶电池,具有环保、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势,可以广泛用于电动助力车、应急照明、电脑等领域,这一在国内技术领先的专利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供不应求。这一项目是薛城区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而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几年来,像薛城区一样,其它区市通过招商引资,依靠外来项目和资金的大量涌入,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点燃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几年前,枣庄市市中区的工业还主要是一灰(水泥)一黑(煤炭)这种单一的资源型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到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

 自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来,市中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境内招商与境外招商并举,组团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重,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这个区共签约过亿元的项目41个,其中工业项目32个,已投产项目21个。这些外来项目和资金的不断涌入,使市中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随着中联山东安厦水泥有限公司、海扬中泰服装、联丰焦电、大工橡胶、特因思电子、兄弟食品、韦仑嘉禾木业等项目的投产或建设,市中区逐渐形成了建材、纺织服装、煤电能源、生物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型材料、木器制造等八大产业。2005年,全区GDP实现63.34亿元、财政收入4.01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58.4%和159.1%。

谈起这些变化,市中区招商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市中区取得这样的成绩,招商引资功不可没,可以说,拉动全区经济增长80%的力量来自招商引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枣庄市经济发展陷入了低谷,枣庄作为一个资源型的城市,那时,要尽快摆脱困境,要实现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进而达到质的飞跃,单靠自身的力量挖潜,并不乐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枣庄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从2000年开始,坚定不移地实施全民招商引资战略。经过全市上下努力,招商引资的成效在2000年当年就充分显现出来。当年全市累计到位外来资金46.15亿元,在所签约的1402个项目中,当年开工或投产的近90%。

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洼地”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资金陆续在枣庄落户。2003年,全市实际到位外来资金81.5亿元;2004年,实际到位133.3亿元;2005年,实际到位160.2亿元;2006年1至10月份,实际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28.3亿元。

外来资金的大量流入,项目的落地开花,拉动了枣庄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到2005年,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三年翻了一番。2003年,枣庄市人均占有GDP仅1万元;2005年,全市GDP实现633亿元,人均占有GDP达到1.7万多元。2006年前9个月,全市GDP实现550.11亿元,同比增长16.9%。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枣庄市经济总量就实现了快速膨胀。

 

枣庄是因煤而兴,煤炭、机焦、电力、水泥、造纸产业是该市的传统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把工业企业做强刻不容缓。面对新一轮的竞争,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转型,不仅会丧失最佳时机,还将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践证明,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枣庄市引来了资金、新的理念、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招商引资成为加快枣庄经济转型最强大的推力。

1999年底,兖矿集团对鲁化实施了兼并,先后向企业投资4.5亿元,实施了第三台气化炉、合成氨和甲醇扩产等20个技改项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盈利能力逐渐增强。依托鲁化的技术、人才优势,兖矿集团与美国国泰煤化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亿元,建成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公司由年产20万吨醋酸和日处理1000吨煤新型气化炉及配套工程两项目组成,2003年6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生产出合格醋酸。目前,鲁化总投资7亿多元的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正在建设中,国泰公司启动了醋酸、甲醇及下游产品的发展计划。

在这两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批生产化肥、甲醇、甲醛、醋酸等精细化工产品企业群,推动了枣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煤化工基地建设已见雏形,煤炭资源优势正在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随着枣庄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项目相继落户,总投资4亿元的腾达不锈钢机械制造、总投资2亿元的锦辉铸钢及高速镦锻、总投资5亿元的北新建材、总投资4亿元的金州玻璃、总投资37亿元的新源热电、总投资3亿元的海银药业、总投资8亿元的盛隆机焦、总投资10.8亿元的华润纸业等项目的建设或投产,不仅使枣庄市传统产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煤炭、建材、造纸、纺织、电力等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尤其是能源、建材、煤化工三大基地建设已初见规模;而且一大批高新产业项目的建设或投产,加快了枣庄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步伐,又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3%提高到2005年的10.3%。2003年到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税3年翻了近两番,规模以上工业利润3年翻了两番多。

 

位于枣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之杰纺织有限公司是外资企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安置了2800多人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今年,该企业出口创汇可望达到4000多万美元。

山亭区不仅有像市中区海之杰这样的项目,还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这些项目拉动了山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该区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发展的成果。2003年以来,山亭区财政供养人员连续8次长了工资,全区教师工资也全额纳入区财政预算;从今年起,村干部工资由区财政发放。

招商引资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通过市场化运作,外来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向枣庄市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目前,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吉品街、中天步行街、广场花园、四季园等一批旧城改造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或竣工,各类商贸园区、商贸城、批发市场的兴建,不仅解决了一批多年制约旧城改造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外来投资者也在不断地调整投资方向,像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旅游、信息产业等诸多领域成为投资的热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培植了更多的税源。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1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388元、1144元,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