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简称陕或秦,是古秦之故地。“陕”指陕陌,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楚汉相争时,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三秦”即由此得名。其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闻名遐迩,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
去年12月12日,本刊编辑部一行三人乘深圳飞往西安的飞机赴陕西采访,从咸阳机场到市内宾馆,西安墩实、厚重的古城墙,城墙上的红灯笼……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尽管历史已绝尘而去,但这座古城却早已把它凝固成永恒。在这片民族发祥之源的三秦大地上,我们仿佛触摸到了中国历史的体温。
人文始祖炎帝故里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史书载道:始祖身号炎帝,代号神农,母任姒游常羊山感而生帝,长于姜水,因以为氏。炎帝以农为本,制作耒耜,教民耕稼;创立日中为市,开创原始贸易;他遍尝百草,和药济世,发明了原始医药……并为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因此炎帝被我国民间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
追溯炎帝南游的历史,太多细节已经模糊。但是,当我们再回首先民曲折的南迁之路,有一个深深铭刻于民族记忆中的烙印却不能不说,那就是炎帝故里。
在陕西省宝鸡市。我们在中共宝鸡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殷军贤先生的陪同之下,瞻仰了炎帝陵。据殷先生介绍,宝鸡古称陈仓,被誉为“炎帝之乡”。据史料典籍记载,考古发掘佐证,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炎帝部族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炎帝陵就座落在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的常羊山顶,早在唐代以前,这里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炎帝祠,这些遗址至今依然可见。每逢古历七月七日炎帝祭日,这里鼓乐阵阵,香烟缭绕,祭奠者络绎不绝。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炎帝陵由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大部分组成。这里雄伟、神圣、肃穆、古雅、幽静,成为炎黄子孙的谒陵拜祖的圣地。
如今,炎帝神农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心目中古老而神圣的旗帜。在这种文化心态中,炎帝不仅赋予了我们的生命,还是生存、发展的源头,这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尊崇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以养我、育我的生命之基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使祖先与生命同在,文化与生活共存。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尽管路途荆棘丛生、怪石嶙峋,还伴有人世间的凄风冷雨,但炎帝神农以其惊世骇俗的智慧,以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紧紧依靠群体的力量和聪明才智,带领一大批中华民族远古的优秀儿女,走过了一条祖先们从未走过的开拓创业之路,艰难地走出低谷走出雨季走向辉煌,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新时代。
“佛骨圣地”探“法门”
从沿海地区来的人大多知道法门寺,香港、台湾恭迎法门寺释迦牟尼佛指舍利的盛况轰动海内外,法门寺也因舍利而被誉为中国佛教的圣地。
来到法门寺,我们的心顿时宁静了。无论富贵贫贱,或许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平静下来的理由。能来到佛教圣地,真算有幸,于是我们烧香拜香,祈求平安与吉祥。然而,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法门寺及珍宝馆,却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方式的震撼太不可思议了。
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的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膜拜,等级之高,绝无仅有。自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式,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一千多年后,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法门寺地宫,瞻仰了佛指舍利。
佛指舍利的重见天日也带有诸多神秘性,1987年适逢四月八日佛诞日,法门寺在清理半边坍塌的旧塔准备重修新塔时,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的真身舍利重返人间,顷刻间轰动了整个世界。从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法门寺一时名声大震,引来信徒无数。从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法门寺外悬挂了一张江泽民主席手拿锡杖的像片。
法门寺的珍宝让人叹为观止,盛世大唐,于这些宝贝中即可略窥一斑。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人们说,能看到佛祖舍利的人是有福的,可参观的人都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影骨,并非真身舍利,又说了,只要心中有佛,把它当成真身舍利顶礼膜拜就好了。陕西省耗巨资兴建的法门寺新塔将于今年对游客开放,届时佛指真身舍利将安放于此。
因行程匆匆,在陕西省西安市。我们在中共西安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富洁小姐的陪同之下,参观了咸阳博物馆、乾陵、茂陵等古迹。
咸阳博物馆内展出很多稀世珍宝,我们感觉陕西这块土地,地下全是宝物,厚厚黄土下面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岁月流逝,一个不起眼的瓦片,也被时光雕琢得价值连城。
咸阳博物馆内展出的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很多人都不知道,游客一窝蜂地去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了,却不知西汉也有兵马俑,而且同样壮观、气派,只是体积小一些,它也是从皇帝的陪葬墓里出土的,展示了西汉皇家卫队的形象,其服饰、姿势、神态惟妙惟肖,“三千人马”曾赴西欧、北美、日本等地展出,为弘扬中国古代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由于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传奇色彩,使我们对乾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是向往,乾陵地宫里有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而且至今没有被挖掘和盗窃,保存完整,这更是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功过是非众说纷纭的武则天,她的墓穴里究竟陪葬了什么?一千多年来,没有人解开这个谜,乾陵地宫开启之日,必定是石破天惊,不亚于秦兵马俑吧?不过,那块有名的无字碑倒是高高地耸立着,有如它的主人生前一般寂寞无奈……它似乎在不停地向后人述说一个女皇曾经的辉煌,它望着空阔的大地和前来瞻仰的后人,任由世人评说甚至咒骂。为了修建乾陵,几十万人前前后后修建了57年,至今乾县民俗村仍保留了陕西的一些古老的风土人情,他们都是修墓人和守陵人的后代。
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可我们只看见一个山头,据说早已被盗窃一空,当年,汉武帝为了修建他的陵墓,从他登基之日起,每年将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修造陵墓,直到他去世共花费54年,以大汉当时国力而言,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茂陵旁边的陪葬墓可不少,机智诙谐的东方朔、倾城倾国的李夫人、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平阳公主……汉武帝生平最为亲近的人就是这些了吧?人们说,到陕西旅游就是在“看坟头”,看了一座又一座,这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坟头”在向我们述说着过去的历史,让我们深深地领略到上下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沧桑和凝重。
后记
在陕西短短的数天时间里,我们沿着先祖的足迹,完成了对三秦文化遗迹的一次仰叩。之所以称为“仰叩”,其一,我们并未对三秦大地的文化遗迹有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仅仅是匆匆走访了陕西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宝鸡、西安。虽则如此,却也领略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真义。其二,作为民族的后代,我们实在不忍也不敢叩响那已经凝固了几千年的文明结晶,只能仰视其光辉,只能用目光轻轻一触即走。其三,这是一座民族文明的丰碑,它与民族数千年的风烟荣辱深深纠结在一起,也与十几亿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使后人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却永远也无法绕过所以,对于代表了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三秦遗迹,我们只能满怀敬意地“仰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