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折射发展新理念
新阶段凸显发展新理念。地方两会以怎样的态度总结过去,又以怎样的态度谋划未来,各地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答案——科学发展。
一份份政府工作报告凝聚着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较重的江苏,总体实现小康的漂亮成绩单并没有挡住代表委员审视问题的视线。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一些代表提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要提升到28%以上,这一建议被采纳。针对提前一年实现“关闭3000家小化工”的目标,江苏一些政协委员提出,必须解决小化工“关而不死”的问题,为此,“苏北提高化工项目投资门槛”的建议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为什么政府花钱增加的比例会比老百姓的收入增加比例还多呢?”“这些钱都花哪去了?”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众多省人大代表审议政府预算报告时频频发问。代表委员对财政预算的“火眼金睛”催生了透明预算——目前,广东省级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建立了“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人大代表可以及时掌握财政资金的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
“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良好生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优美环境。”云南省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强烈呼吁,得到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声势浩大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方兴未艾。
十分需要保持发展速度的年轻直辖市重庆市接受代表委员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搬迁改造重钢等69家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人口大省山东提出今年再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130万千瓦,淘汰水泥立窑85座、产能850万吨,关停5万吨以下草浆生产线;曾因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未完成年度目标而向人大代表检讨的山西省政府,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节能减排的年度任务,但代表们仍建议政府再淘汰占工业产值10%的落后产能。
以人为本方能端正“发展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地两会更加突出地重视民生。吉林、辽宁等省提出,财政支出把“普惠民生”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财政并不宽裕的陕西省提出“民生八大工程”,并据此编制出了第一个省级五年中期“民生预算”,从财政体制上解决了对民生问题持续投入的难题。重庆市提出,未来5年增加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城镇居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对一座山城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民生目标。
在各地政府的庄严承诺中,科学发展观折射出指导实践的真理光芒。
把对科学发展的理解引向新高度
地方两会会场,代表委员以他们的责任和智慧推动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砍树就是在拔我们自己的氧气管。”山东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宋传杰焦虑地说,在开发建设中应该首先保护好城市的“绿肺”。“但现实是,还是有很多枝繁叶茂的成树被活活砍掉,很多未经技术指导的树木移植也以失败告终,令人痛心。”他提出切实保护城市大树的建议,受到了城建部门的重视。
“如果守着粗放式发展不转变,我们的工厂恐怕要建在空中了。”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来自苏州市的人大代表说。在场的江苏省领导回应:这绝非危言耸听,工业发展再也不能走“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老路了,“工业向园区集中”是最紧迫的选择。
不走“环境换取发展”老路。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重庆后花园”北碚区的生态文明之路得到代表们赞赏。北碚区从保护环境出发,拒绝了一个投资10多亿元的水泥项目,这对一个欠发达区来说,要有很大的勇气。
重庆市人大代表、北碚区委书记黄波说:“宁愿发展慢一点, 也不能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快。”
山东省在代表委员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下,2007年超额32%完成年度关停小火电机组任务,关停容量居全国第一位。
倾听代表委员关于科学发展的心声,进一步成为政府的自觉行动。一些省市的两会上,政府部门负责人带领相关处室干部到会,认真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在民主的氛围中,各地两会把对科学发展的理解引向新的高度。
正确政绩观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这在各地两会上形成了广泛共识。
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有一个令人大代表感到新鲜的议程:全省30个重点县(市、区)和30个重点企业,直接向人大代表承诺节能减排目标。完不成任务的,县长自动引咎辞职,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就地免职,民营企业停业整顿。省政府根据人大代表审议结果表示,将通报考核结果,作为对重点单位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评价体系评优创先实行一票否决,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开。
四川省部分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建议,鉴于当前不少地方政府的目标考核出现“自我化”(自说自话)倾向,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打破封闭式的“官考官”方式,吸收人民群众参与政府目标考核,实现“民考官”。广东省政协委员刘纪显提出,以GDP为主要指标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他建议对领导干部实行经济、社会“双目标”考核。
“太湖蓝藻暴发的教训深刻唤醒了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检讨自己的发展行为,这正是所谓的‘坏事’变‘好事’。”江苏省人大代表、无锡市委组织部长盛克勤说,无锡市从2007年开始,把各区县领导班子的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这对各级干部重视环保、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个很大的促动。“一个不以科学发展为政绩观的干部,很难再有大的做事舞台。”
山东省下发《关于健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考核监督体系的意见(试行)》,引起了代表委员的热议。山东省人大代表、枣庄市中区区长朱国伟认为,这是对全省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的全新考核,“今后光快不好,光快不全,都不算是好政绩”。
一些省份出台的节能减排考核“硬碰硬”措施,也受到代表委员们的赞赏。江苏省人大代表、徐工机械集团董事长王民说,考核就是要在干部中鲜明树立“以科学发展为唯一价值取向”,哪个地方、哪个单位、哪个企业科学发展搞得好,就重用哪里的干部,否则一律不评优不树先,不提拔不重用。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把发展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