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民报告了一笔详细的民生大账。这笔大账,回应了百姓的民生期待,也成为两会内外的一大热议话题。
引人注目的是,无论是五年来的民生成就,还是今年的改善民生部署,都让百姓有发自内心的共鸣。在成就中,从五年来全国财政各项民生支出的大幅增长,到所做的桩桩件件实事,让人感喟。在部署中,从要干的大量实事,到不断增加的民生支出,令人欣慰。具体的账目,在财政部的预算报告中则有更详实的安排。
什么是民生?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前一段时间曾引起人们的讨论。而从报告中,我们看到了民生的具体指向。这便是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这种民生的具体指向,进一步明确并丰富了民生的时代内涵。
在古人那里,民生大抵就是吃饱穿暖求个温饱,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现代人的词典里,被称为“人民的生计”,其内涵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今天,举凡涉及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作为现代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将纳入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视野,投入的比重也将大幅增加。
民生内涵的这种时代变迁,折射的是政府施政理念的应时而变。从提高生活水平到提升生活质量,从保障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从防止住房、物价上涨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体现的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供,民有所期我有所干,正成为政府施政的一个重要原则。
治国理政,民生当然不是全部,无论内政外交,无论大事小情,都需要党和政府统一筹划、决策部署。但民生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检验治国理政成效的重要标准。民生保障和改善的程度怎么样,人民生活是否快乐和幸福,直接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衡量着事业的兴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是大账,民心则是总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