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三农”经济 呈现又快又好发展

yangguangjingpin 2010-12-13 17:07:28 本刊策划组稿 总第022期 放大 缩小

【编者按】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穷人的经济学》中这样表述:“一个社会的消费者中穷人太多、富人太富,迟早要出问题。”带着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经济学”。因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近年来,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采取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新举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历史任务,是对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三农”的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表明我们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007年,中央进一步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我国粮食生产跨入稳定发展阶段

文/张毅

惠农政策发力,亿万农民出力

支农政策不断健全,惠农力度不断加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热情。

2007年中央连续出台第四个“1号文件”,继续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4318亿元,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得到加强。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资金规模继续扩大,2007年种粮农民直接受惠的财政支农投入大幅提升,比上年增长30%以上。2007年国家还加大了对11个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和奶牛养殖的政策措施,为保障城乡居民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密集的、力度不断加大的支农、惠农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粮食安全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

各级政府也深化认识,普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粮食生产的关键季节,许多省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生产一线,督导粮食生产,有力地促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农业生产全面发展。1-10月,水产品总产量3979万吨,同比增长3.59%,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5475万吨,同比增长3.5%左右。动物防疫基础得到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迅速发展,现代化畜牧养殖方式进一步推广。据农业部调查,10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3.4%,生猪出栏同比增加3.1%,扭转了持续多月的下跌趋势。三季度末,我国奶牛存栏达1517.5万头,同比增长12.2%;奶类产量达2715.9万吨,增长14.2%。

科技显威力,减灾挖潜力

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了总产基数较高、气象灾害频繁和病虫害重发等多方面困难,再获丰收。科技兴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2007年,各地按照农业部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的总体部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高产示范、高产竞赛活动,如安徽的“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河南的“10亿斤产粮大县创建”、陕西的“小麦标准化示范工程”、江苏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方”、山东的“玉米千斤省行动”,富有成效。

 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很多地方还建立了省长指挥田、市(县)长联系点,使高产示范点成为政府抓粮食生产的民心工程、农技人员抓技术推广的阵地、科研人员抓成果转化的大舞台。通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行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把专家的产量变成农民的产量,

虫口夺粮。2007年,水稻“两迁”害虫、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呈现发生早、范围广、病情重的特点。各地积极应对,做到预报及时和防治到位,把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粮食生产损失。河南省在小麦病虫害早发、多发、重发的严峻形势下,积极推进应急防治队伍建设,提高植保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挽回小麦产量损失60亿斤以上。湖北省级财政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购置机动喷雾器,成立机防组织,推进水稻“两迁”害虫的应急防治,预计挽回粮食损失100亿斤。此外,2007年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冻害等多种灾害侵扰,各地干部群众及时抗灾救灾,大大降低了灾害损失。

增产增收

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粮食生产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同步提升。2004年以来,既是我国粮食实现连续增产时期,也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时期。粮食主产区“增粮不增收”的局面初步得到改善。2007年安徽全省小麦亩均增收49元,水稻亩均增收56元,累计增收31亿元,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62元。

产量和质量基本同步提高。预计2007年四大粮食作物品种综合优质率达到61.3%,比2003年提高19.8个百分点,其中水稻优质率达到72.3%、小麦优质率达到61.6%、玉米优质率达到47.1%、大豆优质率达到70.3%,分别提高17.7个、24个、18.8个和22.3个百分点。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指导企业和农户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倡清洁生产、健康养殖。目前已建立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139个,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5亿多亩。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范围,已扩大到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蔬菜农药残留、3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和22个城市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

农业生产结构更趋合理。初步走出了“粮上经下”或“经上粮下”的怪圈。在粮食连年增产的形势下,2007年多数经济作物总产、单产、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糖料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蔬菜、水果等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基本实现均衡供应。 #p#副标题#e#

农民收入持续增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冯华

农民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连续三年增收超过300元

与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增速比2006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

往年相比,2007年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出售农产品现金收入明显增加。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同比增长19.8%。这是农业稳定发展的结果,也与农产品价格合理回归有关。

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458元,同比增长11.7%。

 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继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84元,同比增长21.5%﹔转移性收入人均172元,同比增长21.2%。这说明农民从政策扶持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2004—2006年,农民增收连续三年超过300元,是建国以来的首次。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比2002年增加11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由2002年的4.8%,提高到2006年的7.4%。

支农惠农政策日益强化

四要素合力促增收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村民徐玉忠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承包了200多亩地种植小麦、玉米,2007年上半年就有13万元进账。“政策实惠、粮价得劲、科技入户,这几年种粮越来越有赚头!”老徐说,2007年小麦价格高,每斤比2006年高出六分来钱,单这项就多收入万把块钱。国家的各项粮食补贴加起来,小麦一亩地就能补50多元。老徐还是村里的科技示范户,种子、技术都讲究,每亩能多收入37块钱。

徐玉忠只是千千万万增收农民的缩影。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4个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取消农业税、特产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比农村税费改革前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00亿元﹔实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2007年中央财政各项农业补贴已经达到526亿元。特别是国家制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托市作用,支撑了农民收入增长。

现代农业的加快推进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的区域化、优质化和组织化水平,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2006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率分别达到69.1%、55.2%、42%、65.7%,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产品竞争力不断提高。2006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54842个,带动农户9098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6%,据调查,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均增收1486元。

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在种养业发展的同时,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2006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47亿人。

农民外出务工数量不断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劳动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扩大了农民外出务工的规模,增加了农民务工收入。2006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到1.19亿人,比上年增长了6.3%。

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较快相对应,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这表明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购买各类服务和非食品类商品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河南省内黄县申张龙村农民申社平家这一年喜事不断。2006年冬天给大儿子盖新房、娶媳妇,2007年春天给老伴做手术治好了病,夏天又新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说起现在的好日子,老申高兴得合不拢嘴,“你看俺家,拖拉机、电动车、大彩电、洗衣机,年轻人每人一部手机,哪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俺大儿媳妇说,2007年冬天,她还买了台计算机咧!”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用于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呈上升态势。农村医疗、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85%的县(市、区)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加新农合人口7.26亿人,前三季度全国新农合基金累计受益2.63亿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政策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07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免除了全国农村近1.5亿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农村人口2908万人。

尽管如此,农民增收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从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引导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保持合理水平、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p#副标题#e#

农村水路气电 面貌大幅改观

文/朱隽

兴修水利 整理土地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年来,随着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发布的《2007年政府支农投资指南》中提出,确保2007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初步安排全年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等全口径的中央投资约620亿元,比2006年年初计划增加90多亿元。

 农田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去冬今春以来,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比上年增长12.8%,修复水毁工程26万处,扩大灌溉面积1370万亩,新建了一批水源工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以来,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确保了农业高产稳产。2003年到2006年,水库总库容增加247亿立方米;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新增29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新增380万公顷。

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效益日益明显。1999年至2006年,全国共补充耕地面积3525万亩,其中1270多万亩是通过土地整理补充的。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到20%,生产成本降低了5%到15%,即使按10%计算,全国每年通过土地整理增加的粮食产能,就相当于增加400万亩耕地的产出。仅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范围惠及1200多万农民,新增耕地可以解决390多万人的长远生计。

投入加大 建设加快

农民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

最近,湖北省鄂州市樊口街道办事处月河村的村民们特别高兴,村里发生了一件大喜事:政府从城区把自来水引到了村里,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以前,村民们喝井水、池塘水,不少村民因此患病。如今,打开水龙头,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出来,村民许卫国笑着说:“这下好了,我们喝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水价还比他们便宜,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大好事。”用上自来水后,许卫国新买了台洗衣机,把原来的茅厕改成了水冲厕所,并装上了淋浴设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围绕“水、路、气、电”四个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尽早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用上安全清洁的燃料,用上既经济又有保障的电。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许卫国一样,不少农民群众都感受到了改革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2007年,国家投资64亿元,解决农村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重点解决了农村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血吸虫病区的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以及人口较少民族和项目区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

2007年1-10月,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462亿元,同比增长20.4%。共新改建农村公路27.9万公里,其中中央投资项目完成16.2万公里,地方投资项目完成11.7万公里。预计2007年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将超过2006年。

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发展到2260万户,占总农户的9.2%,占适宜农户的15.3%,年产沼气87亿立方米,使7500多万农民受益。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为54.5万无电农户、约188万人解决了通电问题,新增12个基本实现户户通电的省份;共建成19个电气化县、144个电气化乡(镇)、1614个电气化村,较好地满足了建设新农村对电力的需求。特别是“户户通电”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新通电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改革 完善管理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

眼下很多地方正在利用冬天枯水季节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在江苏阜宁县的水利建设工地却搞起了拍卖会,拍卖的是河堤的经营权。原来由于资金紧张,这里河道疏浚一直停滞,就连原先修好的河道也缺乏管护。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阜宁县从2007年初起,把新修好的河堤承包给村民,竞拍成功的村民在交纳一定费用后负责河堤的日常维护,同时可以在堤坝上栽树获得收益。明确了责任,又有了收益,村民们管理起河堤来特别上心。结果是水变清了,河堤平整了,而且疏浚河道的资金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

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阜宁县的做法可以说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良方。目前,从中央到乡村,各方都在为如何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进行着探索。

日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如沼气、基本农田、小型水利等单个农户受益的项目,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明确国家补助投资标准,项目建设所形成的资产归农户个人所有;对于如供水工程、农村水电、节水灌溉等受益人口相对分散,产权难以分割的工程,在尽可能明晰工程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或组建使用者协会等方式,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将经营权与工程管护责任相统一;对于如人口集中地区的农村水电、统一供水等具有一定收益、适合经营的基础设施,可通过公开拍卖,转让工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等方式,由购买者自主经营管理,并由其负责工程的管护,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督。 #p#副标题#e#

农村公共服务暖民心

文/许志峰

保障每个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05年底,国务院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作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两年来,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2006年,中央和地方共落实改革资金361亿元;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计安排改革资金565亿元。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了学杂费,其中38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费补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运转正常。

 为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针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2007年11月底,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07年起三年内,新增经费470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至此,2006-2010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将由原来的2182亿元至少增加到2652亿元。

新农合带来农村医疗的春天

“看病难、看病贵”是农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国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

2007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由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到2007年9月,全国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农合人口7.26亿,参合率85.6%。

前三个季度,新农合受益人口累计2.63亿人次。

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我国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也同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通过两项制度的衔接,一部分贫困人口由医疗救助资助参加了新农合,进而可以享受到新农合的报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

编织农村社会保障“安全网”

2007年农村工作的一个亮点是,我国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重点保障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0亿元。上半年,地方各级财政在农村低保和特困户救助上已经投入了35.6亿元,全年地方财政投入有望超过70亿元。全国31个省区市都已经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2908万人。

在落实征地补偿和就业安置的同时,国家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的工作。为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得到加强。目前,全国有15个省级地方政府或部门制定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6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范围,筹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400多亿元。

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随着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

公共服务对此责无旁贷。

广播电视“村村通”,被称为农村文化“一号工程”。2007年年初,中央召开进一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会议,要求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新时期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提前实现“十一五”时期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规划目标,确保让广大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北京奥运会的节目。为加快推进这项工作,2007年中央财政通过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为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总体目标提供了充分的财力保障。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民的数字化工程,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传输给广大基层群众。自2002年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各级财政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截至2006年底,全国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6.2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44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3.83亿元。自2007年起,共享工程在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至2010年将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村村通”。

另外,农村电影发映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流动舞台车等,都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进村入户。

【编后】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时刻把农民放在心上,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这些政策将连续、稳定地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呈现出全面、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极端重要的一环,把农村经济搞好,正是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而农村经济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正是政策方针的措施得当的结果。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