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就赶赴灾区指挥救援,并以年近七十的老迈之躯,在五天的时间里走遍了每一个重灾区,都江堰、绵阳、广元、汶川、北川……电视镜头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老爷子累了,瘦了,声音嘶哑了……然而却始终坚强地履行着一个人民公仆的职责。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这位共和国总理坚定从容的布置与安排;哪里有灾民,哪里就有这位可敬老人充满感情的抚慰和鼓励。每次灾难来临,温家宝总理总是战斗在最前线,总是和人民在一起,因而获得了“平民总理”、“亲民总理”的美称。四川大地震,细心的人们发现,我们的总理更瘦了,头发更白了,但同时,声望更高了。外国人怎么评价中国的温家宝总理?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位英国人写的“新闻人物——温家宝”。
四川发生强烈地震的数小时之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登上了飞往灾区的飞机。同样重要的是,飞机上还有一台电视摄像机,以捕捉温家宝及其助手的画面:他们查看地图,并制定决策。
从那时起,温家宝就一直出现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成为庞大救援活动的象征。在报道中,温家宝大声呵斥指挥不力的官员,与失去亲人的灾民一起潸然泪下。当救援者试图从都江堰一所坍塌学校救出一个儿童时,他就在现场;穿着一双发旧运动鞋的温家宝说:“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灾难可以揭示出一个国家是如何运作的。在四川大地震之后,中国的威权政府迅速采取救灾行动。中国领导人不用参加竞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像以往那样忽视公众舆论。很久以前,许多外国观察人士就认为,中国迅速的经济现代化将会冲走民众对共产党的支持。但有效的救灾行动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有助于维持对共产党的有力支持。温家宝通过公开的亲民之举,把这种政治上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今年1月份,当雪灾导致数百万人在春节假期前受困时,温家宝就出现在长沙火车站,用扩音器向滞留旅客致歉。
在一个日益复杂、越来越希望了解情况的社会中,是温家宝与灾民直接接触。“对于一个党的领导人而言,这种举动令人耳目一新”,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称,“通常,党的领导人身边围着一大批官员,远离普通百姓。但温家宝向人们表明,党的高层领导也可以有很强的同情心。”
温家宝于1942年出生在天津附近的农村,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后来,温家宝在北京就读地质专业,并于1968年被派往甘肃省地质局工作。甘肃是中国西北部地区一个干旱而贫困的省份,许多能干的官员在此偏远之地度过一生,温家宝则待了14年。令温家宝可以感到慰籍的是,在甘肃遇到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培莉。张培莉也是一位地质工作者。
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开始选拔第三梯队接班人。温家宝被调回北京,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是因此重获得重用。当时,胡锦涛是在甘肃工作的一位中年干部。
温家宝升任总理后,妻子张培莉辞去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Chinese Jewelry Association)副会长一职。不过,据说那些关心他的人仍然担心,张培莉与珠宝业的关系,与温家宝平民总理的形象有冲突。一部传记作品称,张培莉试图让温家宝穿得更时髦一些,但往往遭到拒绝。温家宝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北京经营一家IT公司,女儿则在金融服务业工作。
尽管温家宝与普通人谈话时,有时会显得僵硬和不自然,一些网上评论也批评他刻意吸引注意力,但公众对他评价极佳。上海一位23岁的公司职员朱佳蕾(音译)表示:“他一周来(编者注:指四川抗震救灾的第一周)的所做所为令我感动。他去那些最危险的地方,与灾民谈话,并鼓励灾民。过去几天,他好像一直穿着同样的衣服,也不可能好好休息。”。近来,在一些中国视频共享网站上,流传最多的就是温家宝的形象,并且往往被冠以“温总理,你感动了中国”这样的标题。
温家宝的声望飙升,以致于人们常常将他比作20世纪中国最受崇敬的领导人前总理周恩来。中国门户网站搜狐(Sohu.com)上一篇博客写道:“温家宝是新时代的周总理。”中国中央电视台一位记者甚至将两位总理弄混了:当温家宝路过他身边时,这位记者大喊:“周总理!”。
鉴于周总理所受到的崇敬,温家宝也许会觉得这种比较是一种奉承。不过,外国报章对周恩来的描述并不那么赞誉有加,认为他是一位软弱的领导人,主要角色是执行毛泽东的意图。
事实上,一些官员和学者私下一直批评温家宝对施政缺乏真正的影响力。批评人士表示,他缺乏那种在阻力重重的官僚机构中推行变革的个性。温家宝的农业改革及福利改革,未能达到缩小中国贫富差距所需的力度,同时政府在关键经济决策上存在拖延。
温家宝公开地将自己与救灾联系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风险的。例如,人们正在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这么多学校倒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无家可归?一旦救灾后续工作中出现问题,那么媒体对温家宝救灾表现看好的报道,并不能避免民众情绪出现反弹。正如分析师罗素•利•摩西所言:“政府在今后一个月内的表现,将比它迄今为止的所作所为更为重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