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土地、资源、人口、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一城两制、一城两法”、“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倒挂”、“从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从二元化城市向特区内外一体化城市、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长效化管理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深圳人对自我发展强烈的忧患意识,或许正是深圳永立潮头的缘由。近年来,在中国社科院等权威机构公布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城市成长竞争力等综合评价中,深圳一直名列榜首,但深圳人没有躺在荣誉簿上睡大觉,而是始终不懈寻找着自己的不足,寻找着新的发展空间。在中央和省提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这一新的历史使命中,深圳更加潜心求学,将学习的目光瞄准香港、新加坡、首尔等先进城市,树立起明确的标杆。
向香港学习。深圳不但在政府层面上提出了“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口号,推动深港创新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且普通民众更主动参与: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市民奉继军自费十万元,在《深圳青年》上刊出学习香港城市细节的公益广告;为学习新加坡,深圳去年组织了城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海取经”活动:129名政府公务员分9组,全面考察新加坡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学习范围大到城市规划、产业布局、住房保障等,小到ERP(道路电子收费系统)建设、种养簕杜鹃如何做到四季开花等,对于城市文明层次的筑高、文明行为的细水长流,深圳人始终怀有谨慎,精益求精。
明确目标的同时,深圳还推出了全国首套量化评价的“城市文明指数”,其中包括关爱指数、幸福指数、人文指数、安全指数、诚信指数、环境指数、廉洁指数等7个一级指标,包括全市福利彩票销售额、科教文卫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追回欠薪数、绿化覆盖率等在内的75个二级指标,最终评测由普通市民打分:1000个随机抽取的市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数字,较全面和客观地反映、掌握深圳城市文明的真实进展。
深圳人分享的最大“蛋糕”
“深圳人的民生福利水平应全国最高。”这句话不仅是市民的期望和共识,更明文写在今年市长向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在这句话的背后,是深圳政府连年来民生投入高比例增长的事实:2007年,深圳民生投资200.6亿元,比2006年增长30%;2008年民生投资将达223亿元,占政府投资计划的74%,尤其是投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就业领域的资金将比2007年增长30%以上。
到底怎样算“最高”?深圳在2006年底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借鉴了部分国家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将包括收入分配与公平、安全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等5大类21项关乎民生的指标,从2007年开始纳入政府部门的考核体系。该指标体系荣获2007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民生这两个大字也由此细化成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内容。
这不仅体现在政府民生投入逐年加大、政府民生实事如公交降价等措施带来的实惠上,而且体现在政府工作思路、方式的转变上:2007年,深圳市规划、交通、交警等部门联合发布《告市民书》,就梅林关交通堵塞问题向广大市民致歉,在全国引起热议,政府实事求是的作风受到广泛好评。
劳务工个人每月只需交纳4元,就可参加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1万人,居全国首位;无论户籍还是非户籍学生,每年交75块钱,都可以得到一份少儿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额可达到12万元!这些深圳的民生新政,体现出一系列首创精神:率先探索建立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和少儿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初步实现“全民医保”,率先实现社康中心全覆盖,率先将非户籍人口纳入公共租赁房的住房保障计划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普惠市民的一件件民生实事,让深圳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央视评选的“全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
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引以为傲
很多深圳人都清楚地记得2006年高交会上那个会做菜的机器人——“铁大厨”,当年各式各样的国产机器人,让自主创新这个名词骤然间距离生活如此之近。正是那年1月,深圳提出《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通过个人身份直接入户、政府资源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等具体政策,在全国率先将自主创新定为城市发展战略。今年6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圳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又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
深圳自主创新成效斐然:2007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约占GDP的3.34%,达先进国家水平;深圳发明专利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占全国总量的四成,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深圳有80个产品获评“中国名牌”,其中华为、中兴、中集在十个“中国世界名牌”中占据三席,深圳由此被称为全国“品牌之都”;深圳还在全国率先推出“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的发展4方面21项指标协调发展,去年全市GDP总额6765.4亿元,经济总量全国大中城市排第四,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大关,而万元GDP能耗不到全国的一半。
深圳作为“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不但被评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检测示范城市”,而且自主创新的循环经济产业已经开始辐射全国:如深圳达实智能推出了“你节能、我买单”的成功商业模式;今年汶川地震后,深圳在国内A股上市企业中惟一的太阳能企业拓日新能宣布在四川投资30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园。
援建灾区再现深圳速度
作为先锋城市,深圳赈灾显示出强烈的创新精神。5月16日和5月31日,深圳两次以市文明委的名义举办赈灾晚会,共募集捐款近2.7亿元。以市文明委的名义举办慈善募捐晚会,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创新。而29天就向什邡交付一万套过渡安置房,更让全国人民再次看到“深圳速度”。
亲赴灾区的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说,援建灾区是中央给深圳用实际行动报答全国人民的机会,也是深圳创建文明城市特别行动的机会。
君子之城,必然有君子市民。深圳是全国最早建立义工组织的城市,从2003年起,每年还开展一届轰轰烈烈的“深圳关爱行动”,超过一千万市民参加了关爱他人的活动。深圳血库只要缺血,一声召唤,献血车前就能够排起长队。
争创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许多外地游客都留意过深圳电线杆上的110编号,或者华强北商业街的可视报警电话,因为从报警到警察到场,最短只需30秒。而这,只是深圳科技强警的一部分。
特殊的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严重的人口倒挂结构,令治安一直成为焦点。年初,警方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把深圳建设成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或许,是警方多年努力奠定的坚实基础让他们有信心作此表达——全国率先推行“网格化”布警、派出所勤务制度改革和“路灯杆报警定位标识”系统,令出警时间从过去的11分钟缩至5分钟。遍布全市的20多万个电子探头,配合常年严打,近三年来全市刑事案件分别下降21.2%、10.2%和5.5%。
治安隐患很大一部分藏于“四旧”(旧城中村、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和旧社区),这里流动人口聚集,十分难管。深圳的对策是“以房管人”——通过围合式、旅业式等几种模式,动态掌握租客信息,同时也让租客享受更好的服务。比如全市最早实行“旅业式”管理的社区福田区田面村,租房信息都在居委会服务中心,租客看好房,交完房租后,就像入住酒店一样办理登记手续,再交民警和出租屋管理所,就可以拿到钥匙、暂住人员居住卡——当然,8月1日后,这张卡或许会变成“赋予外来人口市民待遇”的居住证。
“穿衣戴帽”风行城中村。2006年、2007年“基层基础年”和“城市管理年”建设,“城中村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数字化城管”、“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街景营造与整治”、“户外广告整治”,一系列措施让深圳更优美。
直选展现公民
有序政治参与
23年前,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就试验了“直选”。23年后的今天,“直选”依然是深圳今夏最热的词汇。今年4月,黄伟兰当选全市首个通过“公推直选”产生的社区党总支书记。14天后,张国平以“双直选”方式,当选为罗湖区卫生局党委书记,这在全市各级行政单位,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全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换届,直选率都超过80%。
直选只是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一个表现。在深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上开博客、网下进社区,在小区里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政府重大项目开放听证,都已经不是新鲜事。
2006年底,深圳最大的一家公立医院,因为被央视曝光乱收费,院长丢了乌纱。“他是被风暴刮倒的”,公务员们感叹。原来,2005年10月起,一场责任风暴、治庸计划便开始横扫行政系统,至2008年3月,全市共追究行政过错责任472人,涉及55个单位。
一方面对公务员问责治庸,一方面不断规范政府行为,屡有新招。推行行政审批事项设定法定化,实施标准化,建立重大投资项目相对集中的行政审批机制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推进网上审批……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展现在市民面前
人文建设
引领多元移民文化提升软实力
文博会艺术节、全球通演出季等大型的系列演出年年上演,深圳大剧院、深圳音乐厅、保利剧院等也不定期地邀请世界级交响乐团和其他高水平演出团体来深。去年高雅艺术票价补贴政策出台后,学长笛专业的鲍丽乐坏了,以前家境困难难得听一次音乐会,现在她几乎成为高雅音乐会的常客!
高雅艺术财政补贴只是市政府“文化立市”背景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措施之一。便捷地享受文化,已经成为市民的切身感受。毕竟,全市现在已建成公共图书馆(室)604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陆续投放使用。全年下来,“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社科普及周”、“创意十二月”、“美丽星期天”文化品牌活动一个接一下,书香满城,令爱书人也应接不暇。
这些活动并不是深户才能享受的,它们同样欢迎来深建设者。事实上,来深建设者在这座城市还能吃到不少“小灶”,比如“外来青工文化节”、电影进工厂活动等等。
一座爱书的城市,必然是一座君子之城。丛飞、承明、李传梅……新楷模不断涌现,拿到见义勇为奖的市民,已经多达1325个!奥运火炬在深圳传递,万人空巷的场景,令人不胜感叹:深圳是座真情涌动之城!
专家学者也在思考总结,于是,深圳精神、城市人文精神都被概括与弘扬,还在全国率先建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研究基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理论研究工程,打造深圳学派。
编后
日前,深圳市民正在热捧“深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象推广语征集活动,网上已经发布了超过2万条推广语,它们带着爱的温度出现在道路、码头、商业街,仿佛在诉说:城市在成长,与她同奔跑!深圳创建文明城市永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