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2500余年了。邵阳,旧名宝庆,位于湘中而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资水横贯,邵水交汇,盆地珠连,丘陵起伏。自西汉置县,为郡为州为府,为一方之重镇。北邻娄底,南界永州,上通云贵,下接长衡。自古为交通要道,商埠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近年来,随着四条高速公路不断建成投产,以及邵永铁路的建成营运,邵阳交通条件快速改善,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和其它交通路网,东衔西接,连南通北,交通十分方便,物流非常顺畅,正发展成为湘中腹地新的交通枢纽,并跨入全国第二批交通枢纽城市。境内有洛湛、湘黔、娄邵3条铁路;320、207国道横贯全境,省道217线已全线改建为高等级公路,东接衡阳;上瑞高速穿境而过,邵阳至湘潭、长沙已实现全程高速,距长株潭经济圈1小时,距省会长沙核心经济圈2小时;邵怀高速公路已与2007年底建成通车,邵阳至常德、邵阳至永州、邵阳至衡阳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2008年前后陆续通车。邵衡高速通车后,邵阳至广州行程仅6个小时,成为邵阳经济注入珠江三角洲新的黄金通道。目前,邵阳市正在争取张家界经新宁到桂林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经绥宁乐安的立项。同时将在十一五期改造国省道793.35公里,实现市到各县市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十一五”末,所有县市区通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连接线、市到各县市二级以上公路相连、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显着提高,建成畅通高效的“三横六纵一连”主骨架路网,实现各县市一小时上高速、两小时到市区的目标。
近年来,邵阳市认真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坚持走园区兴工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提速增效的良好态势。“十一五”期间,邵阳市工业产业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电子材料等新兴产业。以60家重点企业为依托,20种(类以)拳头产品为纽带,以100个重点项目为载体,实现工业快速发展。重点扶持有比较优势的机冶、食品、造纸工业。巩固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纺织、化工、建材工业。着力培育现代中药、电子等新兴产业。经过“十一五”发展,使邵阳市工业基本形成几个有特色、有实力的支柱行业。
筑巢引凤 工业园区成为投资洼地
2008年上半年,邵阳市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创新招商方式,精心组织大型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工作较好地实现了总量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的目标。1至6月,全市合同引进项目183个,实际到位资金135.4亿元,同比增长24.8%。
今年,邵阳市继续认真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坚持走园区兴工之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市13个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主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呈现出提速增效的良好态势。按照“先设施、后产业”的建园理念,各县市区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各园区管委会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强化对项目业主的服务,形成“关心客商、支持客商、服务客商、保护客商、回报客商”的氛围。全市园区工业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特色,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使“洼地效应”日益凸显。
上半年,邵阳市结合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围绕引进战略投资者,重新开发、包装了100个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优质项目,及时对外发布。同时,进一步加强园区功能改造,狠抓投资环境优化,广泛联络客商,充分对接项目,促成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邵阳。1至6月,邵阳市共对外发布投资项目542个,重点对接洽谈项目328个,合同引进项目183个。
针对沿海产业梯度转移,资金、技术加速向中西部地区扩张的趋势,邵阳市积极调整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引进项目的甄别遴选与资质审核。上半年邵阳市引进项目涵盖机冶、化工、纺织、造纸、医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引进项目中,工业制造类项目依然占据主体,项目总数达103个,占56.3%;三产业项目32个,占17.5%;生态农业和农林产品加工类项目17个。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