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俅”的古老情话,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不朽誓言,从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的坚贞不渝,到梁祝化蝶和孔雀东南飞的凄美绝唱,中国人历来不缺少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2010年11月8日,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举行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有消息称,“小三”或将被追究侵犯配偶权,参会专家随即向闻讯而至的记者表示,该提法并未在会上被讨论,更不存在所谓的立法。
消息虽是误传,却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婚姻及婚姻法的反思。新中国《婚姻法》颁布60年来,前后一共经历5次离婚大潮,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待爱情、婚姻、性的态度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改变……
1950年:自己找婆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关于婚姻法的起草被放在了重要位置。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布实施,毛主席讲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婚姻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其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根本大法之一。”这部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明确废除了包办婚姻。
“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段出自评剧电影《刘巧儿》的唱腔风靡全国。在当时,“自己找婆家”堪称石破天惊之语。和《刘巧儿》一起,众多的戏剧、歌舞、电影将颂扬男女平等、恋爱婚姻自由作为主要创作题材,将《婚姻法》宣传到千家万户。
在婚姻自由思想的主导下,1953年新中国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主要是清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夫多妻、童养媳、小女婿等封建婚姻关系。到了1957年,全国的包办婚姻只占到婚姻总数的10%,而属于自由或半自由的婚姻则占到了90%以上。据统计,1951年到1956年期间全国大约有600万对离婚夫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离婚的后果对于女性来说显然是悲剧大于喜剧,作为一个整体,女性为自己的解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年代格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的这首诗既包含了对爱情的忠贞,又意味着对信仰的执着,恰好成为单纯而热情的50年代中国人的爱情信条。
年代模式:先结婚后恋爱。当组织上把你分配给一个胡子拉碴的干部当“革命伴侣”的时候,你最好打消拒绝的念头,甚至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先结婚后恋爱既是组织上为你想好的出路,也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
年代信物:钢笔、毛巾。在互赠信物的阶段,恋爱一般处于相对隐秘的“地下活动”阶段,信物还要便于藏匿。所以城里的青年送钢笔,农村青年送手帕或汗巾,这两种典型信物还代表了当时青年的两大主流追求:学文化、爱劳动。
年代道具:电影票。直接约会?这在50年代简直跟今天的性骚扰性质差不多。所以在互相借书或还书的时候故意夹上两张连座的电影票是最保险的方式,对方如果拒绝,自己可以假装无意,对方如果略带羞涩地把电影票悄悄留下,用今天的话说——基本搞定。
1960年: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
在政治挂帅的年代里,阶级成分成为婚姻的主导力量,婚姻家庭关系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亲不亲,阶级分,结婚一定要找出身好的;出身不由己,配偶可选择;革命青年要响应晚婚晚育的伟大号召,聚和散都是为了“革命”。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离婚潮由此形成。
虽然革命理想超越了个人婚恋,但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个人幸福的追求仍未泯灭。粉碎“四人帮”后,被压抑的人性开始释放,婚恋自由、自主又成为新一波浪潮,就整个社会来说,在两性关系的态度上相当严肃和保守。
年代要素:家庭成分。穷不要紧,反正那个年代全国都没富人,丑也不要紧,反正那时还远没有帅哥的概念,相反,长得漂亮的男人反而缺乏劳动人民的本色,家庭成分不好是大多数光棍之所以是光棍的主要原因——也别怪女同志,嫁个地主后代,下一代甚至几代人可能都抬不起头来。
年代习俗:无习俗。所有旧的传统色彩东西都被否定了,连习俗这个词也含有贬义色彩。一对新人在领袖像前先表忠心,然后背诵语录:“我们这个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热闹点的,请大家一起唱“语录歌”、跳“忠字舞”。
年代特产:两地分居。支边、支援三线建设等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人口大迁移使许多恋人和夫妻天各一方,离婚在那个年代是难以想像的,所以很多人从那个时候起就把大量的心血耗在艰难而漫长的调动中,年复一年地把微薄工资中的很大一部分消耗在铁路上。
1970年:纯真爱情时代的血色黄昏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电视剧《孽债》反映了上山下乡运动给整个一代青年以及他们的下一代留下的痛苦和创伤。作为上个世纪70 年代对青年人影响最为直接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上山下乡以及后来大规模的知青返城几乎使所有经历过它的人都留下了感情的阴影和创伤——艰苦绝望中产生的爱情简单而脆弱,巨变的后遗症甚至需要几代人才能逐渐愈合。
这一时期对青年人形成直接冲击的另一重大历史事件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很多原本可能会在农村或工厂忙碌一辈子的年轻人走进大学校园,由工农兵变成了知识分子,地位的急剧变化使爱情观念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许多情变都发生在这些人中间。
政治狂热与信仰热情消退之后,精神疲惫和意志倦怠反而使人们逐渐趋于理智,上一代人那种简单得近乎幼稚的爱情观念开始动摇,后来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现实和物质因素,人们像怀疑狂热的革命理想一样开始怀疑超然物外的所谓纯粹。整个70年代,成为纯真爱情时代的血色黄昏。
年代禁忌:耍流氓。男女青年在大街上公然拉手会被老年人指着脊梁骨在背后说是耍流氓,而一对恋人深夜依然在街头徜徉极有可能被警惕的联防队截住严密询问,道德败坏、思想腐朽的帽子还是难以逃脱。
年代热门:军人。得益于全民皆兵的时代热潮,现役军人是姑娘们心目中首选对象,原因很简单,最重要的政审关组织和政府已经替自己把好了,即使在部队不能提干,复员或退伍地方政府都能多少安排个工作,这在没有自由经济的年代是相当优越的条件。
年代标准:国营或集体。国营还是集体、大集体还是小集体,这是恋爱时考虑对方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工作单位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在恋爱中地位的高低。
1980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随着1976年“文革”的结束,中国开始迎接民主法制建设的春天,重新开始审视被“遗忘”多年的婚姻法。1980年公布的第二部《婚姻法》将离婚的必要条件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和经调解无效。它令人们开始接受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的新观念,赋予人们离婚自由的权利,经济大潮也在冲击人们的婚恋观。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中国人的所有意识和观念都经历着剧烈的变化,物质条件成为这个年代人们婚恋中公开考虑的因素,找对象之前先打听对方收入、负担、家庭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中国的第三次离婚潮也由此开始。
各种政治意识和思想潮流的激烈冲突是整个80年代最显著的特点,而各种婚姻爱情观念的并存和兼容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明显特征。渐渐走入正轨的中国,经济开放、社会稳定、人们思想上的坚冰也在悄然化冻,婚姻、爱情、性这些禁锢多年的话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否是不道德的婚姻?是否还需要维持?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
“感情不合”成了办理离婚时最常用的理由,而恩格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成了被引用最多的伟人语录。换句话说,中国人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婚姻观念从这个时期开始了根本性的动摇。不过总体上看,中国人婚姻观念的彻底革命在这时期还属于酝酿阶段,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动荡的前夜,大部分中国人对于婚姻大事仍然持相对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年代口号:四个现代化。为四个现代化努力学习和工作是那个年代晚婚青年们共同的理由——结婚越晚越光荣。
年代家庭:36条腿和三转一响。一个家庭有36条腿是指当时女性要求未来的新家必须有足够的家具。三转一响指的是彩礼标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年代模板:1米80。历史上似乎没有哪个年代的女孩子找对象如此苛刻:1米80属于标准身高,低于这个标准的叫半残,假如不幸连1米70都不到,这个小伙子就会被无情地划入全残行列。但据调查,实际上中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不到1米69。
年代新词:谈恋爱。自从文革之后,中国人才敢堂堂正正把这三个字在公开场合说出来,而在此之前,对于“他们在谈恋爱”这句话的表述方式一般是“处朋友”、“搞对象”。
年代特产:独生子女。计划生育的基本国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具体规定在80年代的城市执行得尤为严格,因此这一时期大量的独生子女出现了,也就是今天的“80后”。
1990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社会对婚外情已渐持宽容态度。平等、信任与和谐是90年代中国夫妻关系的主旋律,社会越来越尊重个人情感,越来越注重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份量。人们开始用理性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感情危机,女性在面临婚姻问题时,也越来越显示出自信、独立、保护自我权益的新姿态。
终身大事?90年代的人如果还用这四个字来形容结婚的话,仅仅只是一个传统和习惯罢了,人们在意识深处已经不把自己的一生与一张法律文书或一个异性捆绑在一起了。第四次离婚高潮则完全是经济大潮冲击的结果——1988年到1999年的12 年间,全国平均每年离婚的夫妇到达100万对。
许多普通家庭在经济条件优越之后反而走向解体,与过去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普遍情况不同,能共苦却无法同甘成为这一时期夫妻分手的主要原因。另外,很多以“感情不合”为理由离婚的夫妇实际上是性生活不和谐——中国人第一次公开把性纳入了生活质量的范畴。
经济大潮冲击的不仅是中国人传统的家庭模式,还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爱情信条,拜金主义和金钱至上等观念大举侵蚀中国人的婚姻观念和性观念,婚外性行为开始泛滥。由于对婚姻的重视程度空前降低,人们的择偶变得随意而多样,几乎没有一个全社会比较主流和相对统一的择偶标准。
年代流行: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这种十分矛盾的心理成为当时社会现象的写照。社会风气的变化让人们对失去家庭的恐惧超出了对清贫生活的恐惧。
年代装束:婚纱照。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人的婚恋从形式到内容都越来越多地揉进西方文化元素——烛光晚餐、情人节、红玫瑰等等。
年代新词:陪读,女性“曲线出国”的代名词。很多随着出国求学的丈夫飘洋过海的女人回国之后,又用现身说法影响更多的女性如法炮制,出国热降温之后这种现象也逐渐消退。
2000年: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走开
进入21世纪,网络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女性越来越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网恋”、“网婚”走进现实;光谈恋爱不结婚,结婚不生小孩;尽量精简家务、外出吃饭和雇小时工,也是简约生活之道;性生活质量受到空前重视。结婚之前先试婚;相爱不一定结婚;过不下去就离。激情年代让人们在婚姻保卫战中重申忠诚的力量。
中国人已从追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过渡到真正的个体独立,更加强调婚姻中的个人感受和个人价值,更加追求婚姻的内在质量,表明一种新的更加平等、更重视质量的婚姻关系正在形成;婚姻成为一种更纯粹的两性关系,社会功能正被弱化。
2001年《婚姻法》的立法过程,被称为“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人国家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婚姻家庭观念和性观念的一次大普查”,在当时,“包二奶”、家庭暴力等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2001年《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并且对于婚姻中的弱势或无过错方、家庭暴力的受害方,设计了更多保障性规定。
对爱情缺乏信任感、对婚姻缺乏安全感、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是21 世纪人们的普遍心病,而实际上权威机构公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婚姻质量的确令人担忧:2000年,全国一年离婚夫妇首次突破200万对,此后的每年离婚的夫妻都继续保持在200万对以上,这个数字意味着平均每天将有近5500对夫妻正式结束婚约关系,建国后的第5次离婚潮已经到来。
年代惊奇:网恋。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就开始上网聊天的人如果没有过网恋的经历,基本属于特别珍稀、特别奇怪的人类。
年代惊呼:“80后”来了。这帮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长大了的孩子们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东西太多了,基本上这一代身上已经很难找到传统婚姻生活的影子了。
年代奇事:床事随便。床上的那点事可以用各种方式公开:性爱日记、性爱视频、性爱音频、裸体照……21世纪人们的荣辱美丑的观念似乎也完全改变了。
有人认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我们生活中值得珍惜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自由,但我们也越来越不幸福;我们越来越无所不能,但我们也越来越无能为力;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我们也越来越不知道究竟想要什么。
但更多的人仍然愿意相信,尽管每个年代的婚恋都有着各自的时代烙印,但其核心内涵——相亲相爱、白头到老,一直是人们普遍认同和追寻的人生目标之一,追求真挚美好的爱情与和谐幸福的婚姻,一直是中国婚姻家庭发展的主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