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台商太太“情定”上海滩

gangaotai 2011-04-20 22:26:52 文/任沁沁 潘清 编辑/温秀云 总第098期 放大 缩小

 

几年前,台商太太们为了家庭,远渡重洋,从台湾到上海,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而今,她们扎根上海,由内而外从容自如,在上海的光影里书写着从“习惯和适应”到“融入并热爱”的“情书”。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上海及周边的长三角一带,长期居住的台胞及其家属就有50万左右。这和20年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80年代随台商到沪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台商开始向大陆“投石问路”。位于长三角腹地的上海,便成为了台商眼中的香饽饽。台商在上海打拼事业,也带来了他们远在彼岸的眷属。台商太太们开始在上海寻找安定的空间。

上海的古北新区,自1987年启动以来,到如今云集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人士。居住其中的1万余名台商及其家属,在古北形成一个繁荣的“台湾城”。

台商太太汪美华,早在1992年就已买房。当时的古北,只有宝石公寓和钻石公寓两大建筑体,不远的明珠大厦正在建,再往旁边,就是农田、有着半人高野草的空地以及“乱、脏,没有生活的气息。”在这个完全的陌生环境中,汪美华担心、焦虑,孩子的哭声让她心碎。但是,考虑到丈夫的事业、大陆的商机,善解人意的她不顾台湾亲戚朋友的反对,毅然北上,终在沪定居下来。

和她一样作出这样选择的,还有很多台湾女性。她们在台或是安逸享受着长辈的照顾,或是有着让人羡慕的职业。而一到上海,就成为操持家庭大事小事的“全职太太”。

这一晃就是16年。古北社区没让汪美华失望。一座座优雅华贵的建筑拔地而起,共筑了环境优美、闹中取静、一应俱全的高级社区,“很对味!遍地台湾特色的咖啡馆、食府及料理店,有时候会有错认为台北的感觉。”汪美华叹道。

台商社区早已成熟

除了古北之外,一个个新兴的台商社区逐步形成,除了1993年开发的万科花园外,靠近台企工业区的七宝、美丽的衡山路等地,都有台商社区。

习惯了上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台商家庭,更多地融入了普通的上海社区,而不再局限在方便交流的台商社区。据统计,移居上海4年至10年的台胞中,目前已在上海购房的占90%以上,有2套以上房产的约80%,而这些房产,散落在上海的不同社区里。

目前,台商、台商太太、台商下一代们,都已习惯了上海的工作、生活、学习。从开始的水土不服到亲历上海发展奇迹,他们也经历着扬帆起航、破浪前行的“打拼”经历。

“曾经最担心的孩子在大陆受教育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孩子可以就近读书、教材也可以多元选择。”汪美华的3个孩子,分别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在古北新区,台商王国达先生投资兴办了三之三幼儿园,60%的幼儿是台商子女,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祖国大陆、台湾教材或英文教材等。

2005年,上海台商子女学校创办成立,校长廖进松说:“台商子女学校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开明、创新、奉献’的台商第二代。”为了满足台商子女报考祖国大陆高等院校的要求,上海复旦、交大、同济等10多所著名大学招收港澳台学生。

除了教育,台商太太一度因在大陆的医疗问题而焦虑。台商太太张文华曾说,“小病自己看,大病回台湾,万不得已才去看大夫”,这句流行一时的话就是说的大陆台商“看病难”问题。而今,这些情况正在改善。

上海浦东、长宁、徐汇、青浦、嘉定、金山等9个区的13家区级医院都被确定为台湾同胞定点医院,设立专门门诊。“我们去看病,有专门的导医人员陪同,从挂号、检查到交款、取药‘一路绿灯’。”张文华如今对此十分满意。

太太们随城市摇曳多姿

上海是个拥有万般风情的城市,在沪的台商太太,也随城市摇曳多姿。喜爱聚会的她们,很快聚拢在一起,不定期举办聚会,一起喝下午茶,相互交流信息,分享生活喜怒。

于是,由人际脉络架构而起的一个个组织出现了,比如“台商太太新天地”、“浦东台妈新乐园”、“台妈台姐部落格”、“移居上海太太俱乐部”……台商太太们在不同的平台,找到了相同的归属感,全面绽放着个人或集体的美丽。

这些组织让在沪台商太太们更快地融入了大陆的生活。她们关心上海城市建设,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集体参观世博会园区规划展示厅;她们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掀起“两岸一家万‘粽’一心迎特奥”系列活动,短短十余天筹善款逾21万元,悉数捐给上海2007年世界特奥会筹备中心;她们举行规模空前的“台妈大联谊”,欣赏时装秀、发型秀,探讨求医、烹调小窍门;她们在一起讨论女性话题,分享育儿经验和生活中的点滴故事……

“从陌生人变成朋友,再成姐妹。我们因为这个城市相识、相知,相互支持帮助。”大陆各地台商协会会长中唯一的女性会长刘璟芳1997年带着7岁儿子“进驻”大陆,她对于台商太太的苦乐深有体会。“这些年来,台商太太们经历了与大陆的经济、社会的共成长,克服了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重新认识这个城市,发现她的美丽。可以说,现在的我们已经和上海融为一体了。”

“现在遇到金融风暴,岛内再掀失业潮,我希望我的3个孩子大学毕业后直接在上海就业。这个欣欣向荣的城市,给人发展的欲望,我们的丈夫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创业机会,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汪美华说。

的确,对于上海,台商太太们已不再陌生。在古北的“台湾城”里,闽南语、上海话夹杂在一起,亲切温暖,满满都是生活的气息,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承、繁衍下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