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的免税疯狂

yangguangjingji 2011-05-22 14:55:22 本刊记者 李璇 总第100期 放大 缩小

 

海南岛免税购物政策实施首日,三亚免税店销售火爆,游客拥进,抢购化妆品、包包、手表等奢侈品。免税店方面称,当天售出商品超万件,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并已有550人提货离岛。有关负责人连连表示“超过预期”……

免税店:购物如“免费”

近日,国内外游客和海南本岛居民在离开海南岛前,在三亚免税店凭有效身份证件并提供从三亚机场离岛的日期和航班信息,就可以在免税店内购买免税商品。

数百名游客已经守候在海南唯一的离岛免税店——三亚免税店外的广场等待营业,当免税店宣布开始营业的话音一落,在外等候的数千名游客便涌入总营业面积7000平方米的店内,顷刻间,免税店宛如集贸市场,拥挤异常。

进店游客购物热情高涨,一楼各大化妆品POS机柜台前很快排起长长的队伍,一些女游客的购物篮内装满了香水和各类化妆品。轮到上海的女游客林红娅和她的一位朋友在POS机前刷卡时,摆在她面前的雅诗兰黛系列从营养精华水、眼霜,到保湿霜、唇彩等,多达10件之多,总价格将近3000元。

记者发现,雅诗兰黛专柜的套装产品已经被抢购得所剩无几,DIOR的眼霜、腮红也早早断货,香奈尔、兰蔻等品牌也都缺货现象。“每个品牌的经典货品都卖断了,我们只好做其他选择了。”来自无锡的游客童小姐和朋友商量着。

除化妆品区域“爆棚”外,高档箱包专区也人潮拥挤。在GUCCI箱包专柜外,上百名游客排着队等候进入。GUCCI专卖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顾客人数太多,他们从上午就开始限制顾客进入,每个时段同时进入店内的购买者不得超过20人。

相比化妆品与高档箱包,免税店的奢侈品牌手表区域的人流较为稀少,柜台前的顾客也是看的多,买的少。

记者了解到,天梭、浪琴等名牌手表价格动辄七八千元,甚至高达两三万元。根据免税店的规定,免税店奢侈品价格在5000元以上的物品,其5000元以上部分要补交20%的税,1万元以上部分要补交30%的税。“这样下来,8000元以上的商品价格就与专卖店市场价没什么差别,甚至少数商品价格还可能高于市场价格,买下来就没什么意思了。”一位游客表示。

三亚免税店副总经理滕锐介绍,从销售统计看,大部分交易商品是5000元以下的商品,单价5000元以上的商品交易量占总交易量比例约为10%。成交的单价5000元人民币以下商品主要是香水化妆品,及免税店二楼的时尚品牌。从品牌来看,GUCCI、雅诗兰黛、天梭等品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背后:国内外商品价格倒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透露,商务部的一个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我们知道大量的游客采购商品回来,有人说中国的个人单次海外采购量大概是1000美元,有这么多中国的海外游客,他带回来的商品都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里面,这实际上导致了对中国的进口低估了数百亿美元的规模。”姚坚说。

就“奢侈品比海外贵”的问题,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曾分析了三点原因:一、部分海外市场是没有关税的,如香港地区实行零关税政策;二、内地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大,增加了高档消费品在内地的交易费用;三、金融危机后,海外产品在其所在国家地区为了促进消费,进行了折扣和降价处理。

据记者了解,进口的高档消费品在国内的综合税负较高。以进口化妆品为例,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项。产品的种类不同,进口关税也会有所差异,从6.5%~18%不等,增值税为17%,消费税则高达30%,累计需要缴纳50%以上的税费。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研究员姚为群一直呼吁国内应该降低奢侈品关税。他表示,完善加工贸易相关政策、疏浚流通环节及降低税负,商务部提及的这三项举措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国内部分奢侈品售价较高的问题,进而起到拉动内需、减少顺差的目的。不过,他认为,国内一线城市商业租金成本较高,也是造成奢侈品售价较高的因素之一,奢侈品的中国定价涉及许多深层次问题。

惠民不如处处“平税”

“离岛免税”对于国内游客显然是一大利好,至少,以后不必蜂拥跑到国外去购物了。“离岛免税”政策的实质,是以政府免税、让利的方式吸引国内游客到海南观光购物,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免税、让利只是手段,促进海南旅游发展才是目的。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既然目的并不在于让利于民,而在于促进海南旅游发展,所以“离岛免税”的实施手段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免税限购额度为5000元,购买5000以下的商品才能享受免税优惠,购买5000元以上的商品则须缴纳行邮税,实际价格比有税商店里的价格还要高;再比如,国内游客必须乘飞机离开海南才能享受免税优惠,因为游客不能从免税店自行提取商品,而是由免税店将游客购买的商品送至海口和三亚的机场提货点;还比如,免税店由中国免税品集团公司独家经营,说是商品全部免税,但有些商品实际的优惠幅度并没有那么大。

海南岛远离内陆,“离岛免税”虽有不小的吸引力,但能去海南购物的毕竟是少数人,且大多是中高收入人群,而免税店里所售卖的也大多是中高档商品。中低收入人群连机票都买不起或舍不得买,更不要说长途跋涉去购买中高档商品。如此,“离岛免税”这一优惠政策或许只是中高收入者的盛宴,基本上与中低收入人群无关。

从道理上讲,越是中低收入群体越需要优惠政策的惠顾,越是中低档商品越应该少收税,而“离岛免税”恰恰与这两个原则相背离我并非对“离岛免税”政策持有异议,而是认为,与其在某一个特定角落实行商品免税,只让少数中高收入者受益,不如大范围实行商品减税,从而惠及所有人群。借鉴“平价商品”之说就是,一个岛屿的几个商店售卖免税商品,显然不如中国大地上处处都有平税商品。

国内商品的税费负担比较重,以致出现不少中国人到国外购买中国商品的奇特现象。商品都免税显然不现实,但在更大范围内给商品适当减税则看来有必要。它相当于将免税商品的大优惠分解成更多平税商品的小优惠,将优惠分摊到更多商品、更多地方,也相当于将少数中高收入者才能享受的商品免税优惠分摊到中低收入者头上,让他们也能“利益均沾”,分享到平税商品的优惠。

其实,减税、降费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利于民,更在于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对于民众是一大利好,对于政府也很合算,可谓“双赢”之举。既然可以为促进海南旅游发展之目的而采取“离岛免税”之手段,也应该可以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而采取“处处平税”之手段,给商品减税、降费,让平税商品遍布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