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PX项目从一开始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声音,当地不少市民一直对这个项目心有余悸。大连相关政府部门则一再表态,认为这一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也符合选址要求,甚至称“石化行业构成对环境重大影响的事故十万年一遇”。
“十万年一遇”的说法,确实很是宽慰了不少当地民众的心。不过,一场“梅花”台风,却让人对此言之凿凿的说法生疑。既然化工储罐一旦受到威胁,就很有可能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为什么防波堤却如此不堪一击?在“梅花”过后,有关防波堤是豆腐渣工程的质疑随即而起——防波堤的质量能否经得起推敲,社会公众需要一个交代。
近些年来,“N年不遇”,经常出现在报道各类灾害的新闻标题中,是中国媒体的高频用词之一,也是受灾地政府通报灾情时的惯用语。但随着越来越多的“N年不遇”接连不断的出现,“N年一遇”概念的本身也不断地经受时间和事件的修正,现在已然变成了一种泛滥的文字游戏。“N年一遇”频频出现,人们看到审美疲劳,甚至怀疑它是逃避责任的“堂而皇之的帽子”。
我们都知道“N年一遇”是历史统计,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数,N比资料年限小的时候才可靠。比如,只有一百年水文记录的河流,计算它“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级就已经比较勉强,更别说“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中国水文历史记录很久远,有的地区洪水和干旱的历史记录达到上千年。那么,我们的石化行业历史记录已经到了万年?要不然实在是想不出这“石化行业构成对环境重大影响的事故十万年一遇”中的“十万年”的年限从何而来?
犹记得2010年7月,大连新港中石油一条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储量为10万立方米的103油罐爆裂起火,而爆炸地点距离PX项目基地仅有200米。这起爆炸事件,着实让人捏了一把冷汗。
大约一百天后,103油罐引发了第二次爆炸,再度引发人们对PX项目环境安全问题的担忧。而这一次的“梅花”台风,距离中石油输油管线的爆炸只有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在一年左右时间里,触及PX项目环境安全的事件至少达到3起。人们必须要问,这样的事故频率是否正常?
所以,请相关部门务必将这个“N年”的参照资料一并公布出来,以此来证实没有谁在信口开河。因为N是算出来的,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此外,大连为了发展经济这几年也上了不少项目。当然,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经济积极性极其高涨,这是全国的普遍现象,不独大连如此。不过,仍然值得追问的是,当初大连PX项目在环评方面是否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要知道,由于众多石化企业齐聚一地,环境风险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环境保护部已将PX项目所在区域列为高环境风险区。
不必讳言,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一方面,关于这个PX项目,如果确如当地政府所声称的并无重大环境威胁,那么社会大众盲目臆测环境风险并不是理性之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一个关乎众多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项目,PX项目上马之前一定要让公众有所知晓,而不是“低调推进”,等“生米煮成熟饭”再做公告。
这样的低调,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不到位,甚至故意不公开,视民众起码权利于无物。一个涉及他人环境安全的重大项目,能不能上马,又该如何选址,决不只是政商之间私底下就可决定。程序的正义对于一个追求法治的政府来说,何其重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