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瓦良格"

yangguangshenghuo 2011-09-07 11:42:52 编辑组稿/毕晓宁 总第107期 放大 缩小

 

“瓦良格”号刚刚来到中国的时候,不仅仅是二手货,而且还是半成品,中国花了很大的力气对它进行改造和改进,每一步都有难度。为何不建造新的而要改造废旧航母?国防大学李莉教授表示,改造废旧航母在于探索建造经验。它是各个国家建造大型舰只的通行做法,能够使中国从更高的起点起步,这也是符合现在整个世界舰船的基本发展规律的。

李莉教授说,因为“瓦良格”号来的时候是一个空壳体,如果没有大型舰船的建造经验,比如要建造一艘6万吨左右的航母,整个舱室的布局、走线、整个的分布以及震位,实际上很多时候要从零开始,但是先期的摸索过程是不必要的。因为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探索了很多年,有一些成型的做法,中国拿来一个相对成型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加进自己的技术,实际上它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对于中国来讲,这是一个既好又稳又快的办法。

此外它还可以整合中国现有的很多的系统,并且需要调试,比如海军,现在有一些侦察的、监视的、指挥控制的、通信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个大型的试验平台,是没有办法进行连调的,所以这个平台的试验性能是非常充分的。

航母之梦

“没错,中国迫切需要航母。”多年以来,美国亚洲安全专家理查德·费舍尔一直在专注中国军事以及亚洲军事平衡。

海试之前,关于中国航母的所有讯息都被媒体迅速热炒,“目前航母没有新的信息可以补充。”中国国防部6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杨宇军一如他的两位前任,对有关“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将试航”的问题惜字如金。

“跟某些大国相比,中国发动航母建设‘如此之晚’而不是‘如此之早’。”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宏说。因为等待得太久,蛰伏于大连海港的“瓦良格”航母每一个变化,都让中国军迷兴奋。“它被认为是力量投射的象征。”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大校看来,“航母是在迈向世界大国必须跨过的门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杆。”

“对一个国家来说,航母会提高国家整体的海上力量,将海上力量信息化、综合化,让中国摆脱在近海区域活动单一舰种、单一品种、单一机种的状况,将国家推向中远海,使国家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中远海海洋权益。”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大校说。

中国试图填平这个海洋洼地,中国清楚,自己的崛起必须有与之呼应的区域控制能力。航母之梦,承载着太多的国家梦想。

对于8月10日试航的前苏联退役航母“瓦良格”号,“那是一艘用于训练的旧航母”,国防大学战略专家金一南少将用颇为平淡的心情回答记者,“瓦良格”号航母被用作研发和训练平台,为未来中国航母的研发设计及人员训练奠定基础,中国围绕着航空母舰战斗群建设的重新排兵布阵。”

“瓦良格”号实现了中国航母从无到有的第一步,有专家认为,以发展的观点看,不会是一艘,一艘航母难以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按照通常的三“一”原则,一般一个国家至少有三艘航母:一艘进行作战部署,一艘进行训练,一艘在岗整修。

中国的“蓝水海军”积极防御战略,重新定义了海上领土的概念,而中国计划获取的航母就与此战略有关,这将让中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土,防御外侮。“拥有航母的中国,将不再允许别人随意进行封锁遏制。”国防大学军事专家张召忠撰文称,中国航母在缓慢改变地缘政治格局。

一如当初中国的核武器并没有威胁地区和世界和平,中国拥有以航母为标志有限地远程投送军力,短期来看,拥有航母有利于维护领海权益和海外合法利益;长远来看,将使中国担负更大的世界和平责任。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周方银认为,是美国让中国感受到了自己需要更强大的国防。如果美国不在“国家统一”这个关系到中国主权、尊严的问题上给中国制造压力,不在中国周边大肆“拉帮结伙”建立军事同盟威慑中国,中国也不会产生强烈需要增强军事实力的意愿。

平台海试

中国人的“航母梦”有几十年了,冷战时代且不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建造航母的计划开始浮出水面,仅用了短短十几年,“航母梦”开始初圆,这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中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也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艘航母的作用不亚于“两弹一星”,它对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乃至影响世界战略格局都有重大意义。在过去的两百年里,世界海洋一直由英美海军统治,所以,美国如何回应中国的挑战将确立本世纪剩余时间内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金一南认为,现在公众过多关注航母等武器装备的决定性作用,就像今天各地都在讲发展指标,都在讲经济增长、数字,“希望能摆脱用物质来取代精神的想法,重点关注我们今天的精神状态。”

虽然说中国的航母平台首制舰是从前苏联时代的“瓦良格”号引进改建,但这丝毫不能贬低其意义。当初中国从乌克兰引进时的“瓦良格”,舰上各种武备、通讯乃至动力系统全部被拆除,只剩下舰体空壳。自到达大连造船厂后的正式改建,到如今海试,只用了5年时间,反映了中国造船、冶金、机电、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和定位、电子、信息等产业在新时期达到的制造、设计和科研水平,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研自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可以说,除了舰体外,其他都是国产化的。即便是外壳,中国的造船工业和冶金工业、化工行业,也完全有能力满足造先进大型水面作战平台的需要,传统制造业迈上了先进制造业的台阶。

同样重要的是,建造一艘大中型航母、组建一支航母编队以及其后的日常运作和维护保养,背后需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而后续舰的建设和性能提升,更要有充足的经费提供保障。总之,航母舰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全方位的先进制造业、财力、智力、科技产业的集成和系统整合能力的体现,颇能反映出四个现代化的水准。据国防部发言人7月27日称,“将用于科研和训练目的”。

“中国有这么长的海岸线,中国有成为海上强国的抱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开始建设航母是完全应该的。”时殷宏说,航母能成为军事能力后盾,起到相当的威慑作用,但中国要留意这样一个后盾在东南亚一带的复杂影响。

任重道远

据了解,航空母舰的测试阶段一般是比较长的,法国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整个过程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瓦良格”是中国目前的第一艘航母,所以测试过程中包含的测试项目将会更多、更复杂,这有可能使海试时间更长一些。

俄罗斯涅瓦设计局副总设计师瓦列里·巴比奇在《苏联的航母》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瓦良格”的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试航过程:首先要经过工厂试航,其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锅炉点火,库兹涅佐夫的工厂试航有3000多项试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好几年。

俄罗斯的舰载机训练放在陆地上进行,等磨合好了再上舰,而美国则在海试时直接引入舰载机。上舰之前,美国已经运用其他航母培训各类舰上人员,甚至包括航母的指挥系统,但对中国来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在一些军事专家看来,“瓦良格”的试航很可能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

据透露,这艘改装后的航母训练舰的人员编制约2000人,航母军官与舰员的大范围选拔与培养工作几年前就已经全面展开。即将开始的海军院校体制调整,也将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航母舰长、舰员的培养路径。

统帅这个“巨无霸”的舰长,不仅负责指挥全舰的作战和训练,还要对海上航行安全及其他管理事务负全责。根据美国海军的经验,一名合格的航母舰长需要至少20年的军旅生涯作为铺垫,他必须具有3000飞行小时以上的资深舰载机飞行员,需要研习过核动力专业,并在大学里主修过管理,最好是在航母上当过副舰长。

谈及中国的首位航母舰长,外媒分析,极有可能从当年首届“飞行员舰长班”中选出,该班学员也是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既能驾机上天,又能率舰闯海”的高素质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当下媒体聚焦的人物主要有两位:一位是曾赴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学院深造、被称为“海陆空三栖明星舰长”的李晓岩;另一位是现任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柏耀平。

国内的军事专家更倾向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瓦良格”号更有可能采用“一岗多人,轮训轮换”的训练思路。在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所长杨毅少将看来,“要将舰长和飞行员培养成具有战斗力的指挥官和团队,还需要若干年的艰苦努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