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计划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我们这个“百善孝为先”的文明国度,也开始遭遇孝心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的尴尬。(10月31日《新京报》)
就在孝子工程启动的同一天,备受关注的“留学生弑母案”作出一审判决,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刺伤母亲的留学生汪佳晶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也是在同一日,深圳打骂父母的公务员廖天野下跪道歉,之前他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在网上引起热议。
正义的审判和悔恨的泪水,能让善良的人们感到些许慰藉。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反思,是什么让儿女对父母变得如此暴虐冷血,如何才能找回被遗失的孝心?在这一背景下,百万孝子批量造颇有些讨巧的味道,尽管看上去很美,却是“看对了病开错方”,徒具观赏价值,网友纷纷诟病其为“形式主义”、“花瓶工程”。
包含孝道在内的道德建设,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是社会大系统下的子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在一个以制度、法律、价值观、公平正义理念为尊的体系环境之中。以轻率的量产计划、行政痕迹很重的普及教育,在数以百万计的几岁孩子身上,人为地雕刻所谓的“中华孝道”,要么是拔苗助长的“伦理游戏”,要么是功利色彩笼罩的政绩秀,或者商业操作的铺垫。我们不能在它的高大标杆面前,失去理智的判断。
孝心缺失的背后,是学校和家庭“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失衡。学校成绩第一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家长“考上北大就是孝顺”的畸形思维不去除,一两堂品德课很快就会淹没在题海之中,不改革教育思维,只能治标不治本。难以想象,让学生开“低智商”鉴定来推脱自己教育失职的老师,会在孩子心灵上投射下怎样的倒影。
孝文化是中华经久不衰的一种精神寄托,维系着世世代代的家庭关系,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无损其内涵。孝亲敬老、赡养父母,从来都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高下的要素,它就是一种人性,一种社会规范,一种与生俱来的传统。
百万孝子培养与社会脱节实属“缘木求鱼”。如果这种本身应该具有的德行丢失了、遗弃了,那一定是关照人性和呵护社会规范的机器出了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在后者身上下功夫,把机器修好,让机器正常运转,很难想象,成人世界屡见不鲜的“经济逐利”、“诚信失范”、“人情冷漠”和“精神匮乏”的道德问题能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怎样的伦理栽培。
孩子是一张白纸,未来图画的美丽或丑陋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和社会共同描绘的结果,正如有专家指出,“如果整个社会冷漠、充满戾气,要求孩子们具有平和宽厚与爱的美德,是不切实际的。”成人世界的道德滑坡,也会让孩子受到负面的影响。最近,深圳媒体持续关注“五个孩子难养一个娘”事件,面对记者采访,5个子女均坚持“只愿承担五分之一的赡养费用,父母为了赡养老人斤斤计较,无疑给孩子上了最坏的道德课。对于社会传统道德的重树,显然依靠一个民间文化组织难以担当。
加强德育,培养孝心,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全盘规划稳步推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百万孝子批量造,是不切实际的浮躁想法,只会让我们陷入道德大跃进的幻觉,迷失青少年培养的真正方向。轰轰烈烈的运动过后,除了捧红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组织,我们的精神沙漠还是雨过地皮干的贫瘠土壤。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