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知道,你走得比唐三藏还远。那么,你来干什么呢?寻觅什么呢?水?盐?面包还是土地?要知道,漂木是没有根的啊!”《诗魔的天空》开篇即以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素有“画坛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老先生的一篇《在凤凰欢迎洛夫》代序。黄永玉老先生的诗歌简洁凝练,风趣幽默,如同他本人一样,特立独行,却饱含了两位巨匠之间的心灵相通,惺惺相惜的真情。这两位年过八旬的当代文艺巨匠的友谊,堪称艺术家头脑之间的顶级碰撞,激荡出的火花令普通大众叹为观止。周友德先生引用黄永玉老先生的诗来代序,实在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
11月初,喜闻周友德先生的《诗魔的天空——我与洛夫的交往》在深圳中心书城有一场规格很高的新书发布会,而且年过八旬的一代诗魔,国际著名诗人洛夫老先生与夫人陈琼芳女士也会出席发布会,作为洛夫先生和周友德先生的忠实粉丝,我自欣然向往。
在会上,我见到了久仰的在世界文坛历史上颇有声望的洛夫先生,他于七旬年纪发表的三千行长诗《漂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作者周友德先生在深圳、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迄今已出版著作十部,是深圳文坛的领军人物;参加新书发布会的还有深圳市记者协会会长郑贱德先生,深圳福田区作协副主席蔡秀文女士,社会各界企业代表,洛夫先生和周友德先生的忠实粉丝等,各界人才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周老师的新书。
会后,我细细捧读了周友德先生的新书,深感此书文笔大气凝练,颇有教科书和史料的风范。该书汇总起来,最令我触动的,当属如下三处:
才思泉涌,锦心绣口。洛夫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笔耕不辍。2000年11月,已在海内外诗坛享有盛誉的洛夫老先生,厚积薄发,以72岁的高龄,创作出了中国现代诗坛上最长的一首诗,三千行长诗《漂木》,并凭借此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此诗推翻了那些认为步入高龄就思维停滞,无法创作的论断。周友德先生在书中,用较大的篇幅详细介绍和说明了此诗的来历和因此诗产生出的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周先生对《漂木》的尊重与深情溢于言表,令我们也不禁为他协助诗魔安排大陆版《漂木》的出版作出的努力而感动。而诗魔的才情,更在这首长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诸神从天帝的双眉中央出生/据说那正是我们灵魂的产地/其实谁又在乎我们的死活/直到厨师把我们端上餐桌/美食当前,请用请用/剔骨头的动作/使全身的零件乐得吱吱发笑/我们内心却嘿嘿连声/被强烈的胃酸溶解只是初步的过程/肉身化了/还有骨骼/骨骼化了/还有磷质/磷质化了/还有一朵幽幽的不灭之光”。以我今日的菲薄才情,实话说来,并不足以将这样冷冷的诗句读懂,但是每当回想起这些文字,我的后背依然会有丝丝凉气冒出,那是一种可以让人灵魂出窍的心灵震撼,令人汗毛直竖。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诗人的魅力更在于此。才思不因岁月交替而减退,依然如泉涌般,每一句语言都是锦心绣口,读来沁人心脾,令人拜服。
乡音未改,赤子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1949年5月,20出头的洛夫先生从湖南衡阳火车站,他的家乡出发,经广州前往台湾。1988年8月17日,时隔39年3个月,已到花甲之年的洛夫老先生,才终于回到了衡阳火车站。第二天,周友德先生作为洛夫先生的衡阳老乡,也是当年中国大陆第一个采访他的报社记者,两人第一次握手见面。这一次握手,奠定了两人迄今已经23年的忘年友谊,洛夫先生对周友德先生的称呼,也从“周友德先生”,“周友德兄”,“友德兄”,“友德老友”,“忘年文友”,“友德小老乡”,到最后只剩下“友德”二字。
透过周友德先生的笔墨,我们看到了洛夫先生对家乡那份赤子之爱,对待母亲的泣血之情,更有对家乡亲朋故友甚至普通民众的深情厚谊。洛夫先生在《再别衡阳车站》中写道:“倥偬 倥偬 倥偬 倥偬/再见,衡阳车站/被汽笛逼出的那滴泪/比当年淡多了/我依旧靠在车窗旁/看风景倒退/看你的脸/暧昧如风/而我挥动的手/依旧悬在四十年来/未曾冰解的乡愁里”。时至今日,已定居加拿大的洛夫先生虽几乎每年都能回到故乡衡阳,但这首诗依然令人不禁沉浸在他那绵绵不尽的乡愁里,无法释怀。而他对母亲去世后写下的泣血之作《血的再版—悼亡母诗》中,“母亲/记忆如一把锐利的刀子/刃锋所及/你在血中见到我/我在肉中见到你/一切的爱与死/欲念与寂灭/苦藤一般无尽无止的纠缠/都从一根脐带开始/就那么/生生世世/环绕成一只千丝不绝的/蚕/我是其中的蛹/当破蚕而出/带着满身血丝的我/便四处寻找你/让我告诉你/化为一只蛾有多苦/在灯火中焚身有多痛”,读来更加让人肝肠寸断,尤其是我自己已经做了母亲之后。周友德先生在书中,盛赞了洛夫先生为故乡文化建设事业做出的无私奉献,并讲述了他为洛夫先生为亡母扫墓时充当“墓地司仪”的故事,令人深感敬畏,更为周先生和洛夫先生一样拥有同样的家乡情谊而感动。“取暖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家”,故乡,永远是所有游子心目中永恒的爱,永远的痛。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所有离开家乡来到深圳工作甚至定居在深圳的朋友都有同样深切的感受。
诗魔才情,传承于世。洛夫先生在耄耋之年,尚有心愿未了,便是如何将他毕生的创作传承于世。其实,这并非只是他个人所愿,这也是周友德先生的心愿,更是所有爱诗之人的心愿。洛夫先生于2009年10月24日,将自己毕生之诗书手稿,怀着一颗热爱乡土的赤子之心,无偿捐献给了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人民政府,藉以启发家乡的人文思维,繁荣诗歌文化,支持家乡经济发展。同时,又在周友德先生的大力协助下,鼓动深圳启盛集团总裁吴启雄,在他们开发的湖南凤凰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修建“洛夫草堂”,在洛夫的家乡实地展现洛夫先生的诗作风采,这是两项福荫千秋万代的好事!洛夫先生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寥寥数言,无法道尽我对洛夫先生的敬爱和对周友德先生撰写此书的由衷感激。相信此书正如洛夫先生所言:“……光从收集资料这点来看,你为这本书花的工夫可不少……加上文笔的精炼风趣,写的非常生动,我一边读一边笑,我想别的读者肯定也会喜欢。”我想对周友德先生说的是:我不仅一边读一边笑,有时还一边读一边落泪:为您与洛夫先生23年的忘年交最终诉诸文字感动到落泪,为洛夫先生的拳拳赤子之心落泪,更为洛夫先生的著作能够传承于世而欢欣落泪。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