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和呼声:
于渔:金正日执政17年,朝鲜未脱贫,金正恩这个30岁未到的年轻人将把朝鲜带向何方?朝鲜的计划经济还能走多远?美国、韩国、中国是朝鲜最大的救助国,朝韩冷战至今,朝韩民众期望半岛统一,但韩国是否愿意花费1万亿美金当朝鲜的救世主?
微天下:【韩联社:韩国对朝政策有待观察】朝鲜半岛安全变数因金正日去世增加,韩国政府在非军事、非政治领域采取的灵活态度能否延续尚不确定,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仍未解决,韩国政府会改变还是维持对朝政策基调,可能在朝鲜2012年年初发表新年共同社论之后才能定夺。
头条新闻:【韩联社:金正恩是否会改革开放存变数】韩联社认为,金正恩是否会积极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令人关注。乐观人士认为他曾在瑞士留学,朝鲜边境也正在开展经济合作;悲观人士认为由于朝鲜封闭的体制特性,权力基础不及金正日稳固的金正恩推行改革开放的可能性不大。
微天下:【俄新社:朝鲜庞大的军队如何运转?】金正日去世的消息伴随着朝鲜军方明显的亮剑动作,即导弹试射。“朝鲜人民敬爱的领袖”留下的是一支庞大的军队,朝鲜的大量日常活动都是在维持这支庞大的武装力量。那么,这一力量究竟是怎么运转的?未来又为它保留了什么?
展望和见解:
贺卫方:【被利用的中国】据叛逃到韩国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黄长烨透露,金正日讨厌中国的程度似乎胜过讨厌美国,但他又离不开中国,他要充分利用中国。黄长烨曾表示:“朝鲜政权的命脉掌握在中国的手中,如果中国断绝同朝鲜的同盟关系,对朝鲜来说,就等于‘死亡通知’。”
旁观者马勇:邻居家遇到不幸,适度表达一下哀伤是对的,但一定要注意适当,过犹不及。过了,尤其是将邻居的恶行说成美德,将恶政说成善政,这就容易引起众怒,既不实事求是,也容易引起反弹。遵从民意,顺应世界大势,敦促邻居幼主弃恶从善,善待人民,回归主流,于己于人于世界都好,反之害人害己。
胡泳:朝鲜外文社《我所认识的金正日》:“击落美军飞机的不是苏联制造的高射炮,而是在牛车上等敌机俯射时射击的狙击手;击沉美军大型舰艇的不是苏联海军舰艇或者中国海军舰艇,而是朝鲜人民军小小的鱼雷艇;保护朝鲜人民军免受飞机狂轰滥炸和炮轰的不是外国的最新武器,而是防空洞和地下洞窟,即朝鲜大地。”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