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真空”中的孕妇防辐射服

pinglun 2012-01-07 21:34:56 本刊记者 堇钰 总第115期 放大 缩小

 

记者对被宣传可防99.9%辐射的防辐射服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在有—个辐射源情况下防辐射服能够阻隔90%的辐射,但有多个辐射源的情况下,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反而变大。(12月18日央视)

防辐射服出现已有几年,可以说,如今已经成为孕妇们的必选产品,就在大家有钱没钱都会选一件的时候,却爆出在多个辐射源情况下,防辐射服内的辐射不减反增的消息,孕妇防辐射服变成了“辐射物吸收器”,不得不让人惊讶。报道告诉我们,由于防辐射产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中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既不属于医疗器械,也不属于工业产品。防辐射服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还处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空白状态。换句话说,没有标准,无人监管,防辐射服根本就没有质量合格不合格一说。买来的防辐射服究竟质量好坏,也许只能凭运气了。

此前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已让我们对标准忧心忡忡。公众不能接受的是,标准可能不同,但产品本身到底对健康有害无害呢?而现在已经上市几年的防辐射服,竟然根本就没有标准。一个没有生产标准的产品是怎么被允许上市的呢?一位记者和一位专业人员,在实验室里几分钟就完成的检测,为何相关部门检测不出来?

事情发展到了12月底,却仍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来对此作出权威的回应。央视报道后,虽有号称全国唯一一家防电磁辐射协会出来批评,称由非专业人士在非专业场合用非专业方法得出的结论是极其轻率和不负责任的,但他们同样没有拿出让消费者释怀的科学证据。天气监测数据遭到质疑,气象部门回应;火车售票制度遭到质疑,铁路部门答复;食品质量遭到质疑,销售商家和生产厂家也得拿出个说法;但孕妇防辐射服被质疑,却一直等不到权威回应。穿还是不穿,孕妇们被这个巨大的管理真空悬吊在半空,至今不能落地。

事实上,实验室负责人此后也在微博上解释,这是在极端情况下一种探索性实验。但这种探索恰好也说明,防辐射服的权威认证的确还存在巨大真空:电磁污染严重现状之下,国家检测标准并未出台,没有权威机构对众多电器在一个房间内的辐射累加进行检测,没有人证实电磁波会不会进入防辐射服内产生反射叠加,在太多问题需要回答时,新闻媒体的勇于发问以及个人实验的勇于探索,恰恰是一种科学的态度。相较之下,所谓行业协会在没有摆出证据之下的“急急反驳”,着实让人心生疑窦。

辐射是社会发展下,电脑、电视等带给人们的全新东西。全新的生活,就需要全新的知识予以应对,这时候就应该是相关部门有所作为的时刻。如果不及时跟进,势必导致公众心理被一些趋利之人所利用,比如中医养生热潮的兴起,就是由当前人们的社会和文化需求导致的。从泥鳅、绿豆养生,到辐射服,我们发现都是所谓的伪专家和制造商在制造噱头。绿豆汤神话之后,卫生部方面曾表示,国家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也将出台,与其相伴的还会有一场中医养生保健市场全面整肃风暴。

每一次乱象后都势必会归于井然,孕妇防辐射服也会如此。但我们却仍然要反思,毕竟背后是大量的受骗者,应该有个说法。相关部门为什么会生活在“真空之中”——是专业知识无法解读?还是不作为?在一个现代社会,任何规范都不是谁说了算,而要经过多种声音的博弈,才能使各方利益得到平衡,如此,不但可促进行业规范尽早建立完善,也能有效避免消费者信心在管理真空中不断流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