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2012,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公布了新的军事战略,鉴于超级大国军力的全球影响,此举引发专家和分析人士的多种解读。
这个未来10年美国国防预算缩减计划显示,美国将放弃美军要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战场作战,同时以制约性行动防范另一个威胁。美官员称修正后的战略计划将“更加实际”。
美国计划未来10年内削减4500亿美元的军费,美官员对路透社确认,10年内将裁军10%至15%,约数万兵力。但美军仍会增加对空军和海军的投资。
对此,众说纷坛。
鹰派的美国媒体,如福克斯电视台,认为,美国这样做等于放弃自己最大的军事优势,缩减预算,给伊朗这样咄咄逼人的国家发出了错误的信号,潜台词是美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认怂”。
美国削减军费,让一些共和党人很“愤怒”,共和党的几名总统竞选人指责奥巴马“屠杀美国军费”。意见更大的,恐怕是军工企业,因为削减军费无疑等于弄瘪他们的钱袋,是可忍孰不可忍,指望他们说好话不现实。
新战略明言,要增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加强防范来自中国的威胁,包括阻止中国“支配南海的国际水域”。于是,自然而然地,中国的官方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指美国明确把中国和伊朗列为美国的瞄准对象,而随着更多的美国的军舰、飞机活跃在亚洲地区,本地区安全形势可能更加动荡。
在批判的同时,中国亦有其他不同声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袁鹏指出,美国新军事战略报告将中国伊朗列在一起具有某种挑衅性,但中国并不是这份报告的全部,也不是中心,作为全球大国,美国此番调整本质上是美军在新形势下的转型,为了在经济乏力导致不得不控制军费的情况下保持军力。
此话言之有理。这些年,由于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新闻的传播过程更快、更及时,但有时却无法更全面,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取舍愈发以“我”为中心。在一些大事的解读上,也喜欢集中于本国(本地)读者最为关注的“一点”,详加描述,有时难免以偏概全。
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便是如此。这次调整可谓煞费苦心,大背景是美国经济不振,联邦政府赤字的上限一再上调,没有钱,只能是节衣缩食,由于不像欧洲那样是福利国家,又面临选举,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太多可以砍掉的东西,在开支庞大的军费上面动脑筋,成了必然之举,但国防部系统也不甘束手就擒,这才有了奥巴马总统和国防部长帕内塔的7次会谈,核心是削减预算,而不是如何对付中国。
在美国的大棋局上,欧洲多年来处于稳定状态,自家的后院也没啥可担心的,经过阿拉伯革命一年的折腾,美国也发现了一套运用“巧实力”兵不血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放眼全球,要提防的,首当其冲肯定是GDP世界第二的中国,其次便是伊朗。
对中国的防范,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实在不是什么秘密,美国20世纪初就要这么干。只是由于本·拉登发动9·11袭击,美国把战略重点转向中东,转向反恐,可回头一看,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比十年前更强大,因此才亡羊补牢。
其实,从古罗马帝国到美国,任何一个超级大国,都会极力防范身后的竞争者。对“第二名”,总会采取拉拢、分化、威胁等策略。2009年美国提出G2,是拉拢;重返亚太、拉近和东盟国家的距离,是分化;而增强在亚太的军事力量,算是威胁。
中国应对的方式,是淡定,静观其变。中美之间目前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治、经济两方面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都是美国领先、中国追赶的态势,在较量中互有得失,各有几副牌可打。但在军事上,实事求是地说,差距甚大,中国军方所说的20年差距绝不是谦虚之言。
而中国的淡定,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中美发展中,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失去的东西,不可能通过军事拿回来,美国的军事威胁力,实际上很难转化为政治力和经济力。
美国加大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在于让中国在处理和邻国领土、领海争端时,要更多地顾及美国的力量。这对中国的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柄极不舒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中国真的立即用武力收回有争端海域吗?恐怕未必。
可以说,美国的军事调整加大了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难度,却不会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中国继续以过去的30年的速度,再发展上30年,也许我辈中人可以看到美军撤离亚太的那一天。真正决定自己命运的,永远只是自己。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