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去年千呼万唤之下,“三公经费”数据总算公之于众了,但赢得的不是公众的理解,而是更多的质疑……
问责模糊
“富裕”部门不公开怎么办?
国务院三令五申,中央部门要把“三公经费”在2011年6月份向社会公开。遗憾的是过了6月,除科技部外,其他中央单位还没有主动公开自己的“三公经费”。迟滞、笼统地公开,无疑会架空“三公经费”公开的社会意义。如果有些部门再拖上几个月公开,那么,今年的“三公经费”也都花得差不多了。
“三公经费”公开究竟卡在哪里?现在看来,首先是对公开的时间缺乏问责等硬性约束机制,也就是说“三公经费”公开虽然定在去年6月份,但如果有些部门不及时公开,上级部门也难以处理。这也让更多的部门心存侥幸,要等等看其他部门怎么公开。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往往是中国工程院这样的“清水衙门”率先公开“三公”支出,而那些“富裕”的部门则要观察风向,避免一上来就成为众矢之的。
另外就是,“三公经费”的公开缺乏具体执行的标准。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现在有些部门公开的信息过于笼统,不利于民众监督。无论是财政部公布的2010年中央部门总的“三公经费”支出,还是其他几个部门公布的数据,都只是简单地列了公费出国、公车、公务接待三项费用的数字,既缺乏具体内容,也没有详细的解释说明。如国家文物局去年的公务接待费是48.32万元,在国务院要求压缩“三公”支出的背景下,为何今年的公务接待费预算不减反增,成了151.85万元?
应对各部门的拖延战术,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制定明确的细节公开的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特别是对“三公经费”支出等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内容要公开得更详细。这也表明,“三公经费”公开不存在什么方向性问题,关键还是中央各部门执行的时候,要按照怎样的标准,公布到哪一层面的细节。
标准模糊
“三公”项目,自己说了算?
住建部2011年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而中科院去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比住建部全年还多1万元。民众当然希望看到更低的数字,问题是这可信吗?一个乡镇的接待费一年恐怕都不止13万。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住建部的“三公经费”和中科院的不是一个概念。
比如,什么是“公务接待费”。去年中科院的接待费是9995.5万元,而住建部的公务接待费去年决算和今年预算居然分别仅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住建部的数字不仅畸低,而且今年约是去年的一半,为什么这么凑巧?2010年财政部的接待费是368万元,基本上是一天1万,住建部今年的数字差不多是一个月1万,而中国红十字会今年全年接待费的预算是3万。
再就是“外事接待费”。民政部与商务部和别人不同,单独列出。民政部2011年的公务接待费149.36万元,未含外事接待费预算90万元。2010年商务部公务接待费108.53万元,也是未含外事接待728.50万元。这样处理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再如,什么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此前北京公开了公车数量,但采取的是最小口径: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这个数字立刻引起公众的质疑。而广东有关方面曾指出,公务车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股占50%以上国有企业、中央直属和外省驻粤单位购买的公用小汽车,类型包括旅行车、小轿车、吉普车和微型厢式车等。那么,这次中央机关公布的公车经费,是按什么口径统计的呢?
因为口径不明,各部门的说明也不够详细,公众很难看懂现在的“三公”数字,有人提出通过算人均来推断合理不合理。目前来看,国务院扶贫办的人均“三公消费”数最高,约为10816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人均支出5093元;中科院人均4610元;农业部人均2500元;交通部人均支出1940元;卫生部人均476元。(其他没公开人数的部门,连平均数都无法计算)但这么算也不科学,有网民就说:那些没有资格享受“三公”的庞大人群是“被三公”了。所以,尽快统一并公开“三公经费”的公开口径,才能避免当前“‘三公’公开了,公众更糊涂”的局面。
细则模糊
数字笼统,老百姓看不懂
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尤其是各部门对“三公消费”的解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
公开“三公经费”,自然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是要让民众看清“门道”,进而监督政府部门的花钱行为。所以,当前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多做一些解读、解释,让民众充分地看懂这些已公布的数据,不能让好不容易呼吁来的公开,在民众的一头雾水中结束。
人大预算监督部门能否成立一个权威的评估组,对已公开的“三公经费”进行解读。既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更科学详尽的公开方案,又培养了公民意识。
比如,“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审计署是把车辆购置和车辆运行维护分开,车辆购置支出为115万元,车辆运行维护支出为1114.65万元。但商务部关于公车数据的说明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64.49万元,主要用于机要交换、市内因公出行等所需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支出。部机关车辆购置由上级主管业务部门统一配置。”
这是不是意味着264.49万元并不包括车辆购置的费用,那么商务部公车购置费又是多少?用在哪里呢?同样是“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一项,各部门的数据所涵盖的内容并不一定相同,如此,各部门的数据恐怕就失去了可比性。
由此看来,“三公经费”说起来简单,但公布的每一项数据所代表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似乎又不是那么明确。此前中科院解释去年公车消费之所以超过7千万,是因为其有近千个野外观察台站。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科院公车开支里面,还包含了一定的科研经费?而商务部解释因公出国经费比例过高,是因为“与商务部的工作性质有关,与我国在国际格局中不断演变的地位有关”。
从这些部门的解释来看,当前公布的“三公经费”,很可能是混杂了大量科研项目和业务开支的经费在内,如果是这样的一个“大杂烩”,民众该如何去判断具体的数字到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