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背后的微博崛起
从“馒头血案”到“小月月”,从“打酱油”到“俯卧撑”,从“羊羔体”到“咆哮体”,从一个“囧”字的诞生到“三类青年”的横行,每一次网络流行文化都会引发类似的争论,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都保存着无数网友的共同记忆。
网络恶搞和网络流行词大多都是从论坛和贴吧中诞生,影响力多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圈子中。但最近几年,网络恶搞和网络热词呈现出了数量多、流行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的趋势,主要原因就在于微博的风行。微博诞生之后,一个词语、一张图片、一个人物在一夜之间就会占据网络世界的每个角落。
“伴随着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兴起的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年来,微博的兴起为网络恶搞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影响力。”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说:“过去网络文化事件引起关注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知识基础,但现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热词的触发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络红人。过去文化传播从精英到大众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年轻人搅动网络潮流
过去,我们认为博客、微博等是自媒体,是没有经过编辑的文字,与个人表达习惯有关,评价的难度比较大。但现在网络语言的正负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大,我们觉得不能再回避,必须重视网络语言的研究和评价。
从今年年初开始,某杂志发起了一场“围观网络名家博客”的活动,关注网络上影响力比较大的几位博主的语言使用情况,关注当前网络用语和网络热词。
“名家博客代表了网络语言的最高水平,但很多人的博客里面存在着大量语言使用不规范的问题。”著名语言学家郝铭鉴说,“而且随着年龄层的降低,网民对语言的敬畏之心也在下降,语言的随意性也大大增加。”
而年轻网民是网络流行文化最大的参与者,也是大量网络热词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5亿网民中,10-29岁的网民比例达到了56.5%。
郝铭鉴认为,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的传播反映出了“潮流性”的特点。“网络热词和恶搞往往是短暂性的,这也与网民年轻化有关系。网络热词就像潮流,潮来的时候大家都想跳进去,显示自己是个弄潮儿,没有落伍;但潮退的时候也往往是一哄而散,不留痕迹。”
中国农业大学大四学生覃宇凯说:“年轻人就是这样,要标榜个性,引领社会潮流。一个新词的出现,表达了一种个性;大家的追随,就是不想被抛弃。”
“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之外,网络热词和网络恶搞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郝铭鉴说,“网络流行文化往往反映了网友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而热词和恶搞往往能把握到时代的脉搏,在一些触动网民神经的地方引爆一场狂欢。”
网络流行不宜一味批判
网络引发的争论很多时候都是在围绕着“底线”在进行。有网友评论说:“看过西方人恶搞政客,没听说过到处传播莎士比亚的涂鸦。”更有学者呼吁说:“恶搞不能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网络恶搞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娱乐,主要是因为无聊,转发的时候也不会做太多的解读和判断。”复旦大学学生郭聪说,恶搞多是同学之间围着电脑起哄一下也就过去了,而很多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热词却保留下来,成为日常表达用语。
“娱乐性强是网络流行文化一个主要特征,对这种现象不应该进行过度解读和批判。”郝铭鉴认为,作为网络流行文化重要内容的网络语言存在着缺陷性和随意性,很多词汇没有经过规范,内涵和意义还很模糊。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网络语言,包括很多恶搞在内的网络语言,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使很多已经被遗弃的文字和表达起死回生、枯木逢春,也给很多词语和文字注入了新的内涵和理解,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化,网友的智慧和热情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网络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公共话语方式,而且这种话语方式正在空前地影响着我们当下的表达。各种‘体’、恶搞都是这种公共话语方式的一种,都是这个新的公共话语系统里飘出的碎片。而这种新建构的公共话语方式,反过来又在塑造我们的定位、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庄庸说。
“咆哮体流行是因为社会上有值得咆哮的地方,淘宝体兴起是因为网络成了很多人‘挚爱的亲’。网络语言能流行是因为有自己的土壤,与其争论网络语言,不如争论当前社会现实,探讨为什么网民会跟杜甫过不去。”
网络日有新词出,各领风骚两三天,杜甫再过几天可能就不会忙了,但网络的恶搞没有止境,网络热词会层出不穷,各种“体”也会再次占据网民的电脑屏幕。
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
客观而言,在诗歌少人问津、备受冷落的今天,我们能够以如此大的热情关注一位1300年前的诗人,这是好事。但这种关注的背后,也有一些东西值得讨论。如果说让杜甫骑摩托、跨白马、扛机枪、卖西瓜属于戏谑和调侃的话,就有失对一位伟大诗人的尊重,有亵渎诗人和诗歌之嫌了。
杜甫被称为“诗圣”,其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饱含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其诗歌不但具有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而且体恤民间疾苦,关心苍生社稷,堪称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于这样的一位诗人,在其13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可以诵读其诗歌,传承其精神,或者是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予以纪念,但是没有边界的恶搞,除了证明我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缺乏基本尊重和自身的浅薄之外,再也难以看到更有意义的东西。
不管是拿起画笔对杜甫画像进行大肆涂鸦恶搞的人,还是在网络上疯狂转发这些恶搞图片的人,其中很多人可能连一首杜甫的诗歌都背不下来。这就暴露一个很值得引起反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恶搞、结构、颠覆充满了无限的热情,投入了无数的精力,但是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反而兴味索然,毫无热情可言?当我们购买语文课本只是为了利用里面的插图恶搞古人而不是为了学习文化和知识,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不齿的事情。
恶搞杜甫不如阅读杜甫,这里的“阅读”,既包括阅读他的诗歌,从他的诗歌里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旧体诗歌的韵律之美,学习诗歌创作技巧,也包括“阅读”他本人,亦即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人生沉浮,理解他诗歌里那种忧国忧民情怀的来源,领会诗人思想里那些值得现代人学习的精髓。
其实,即使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解读杜甫,他的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具有现实意义的品质。比如他为了直言进谏不惜触怒权贵;比如他人生陷入低谷与困境,仍旧关心着国家的前途,苍生的疾苦。这样的胸怀与品质,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具备的,在任何年代和任何社会,也都是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在一个恶搞文化盛行、解构主义泛滥的时代,不管是恶搞杜甫还是解构李白,都可以宽容看待。但是我们在恶搞和解构的同时,不能忘记一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不能失了对一位伟大人物的基本尊重。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