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与印度的对抗

banyuesudi 2012-05-19 12:00:28 总第124期 放大 缩小

 

随着世界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场全新的竞争正在中印两国之间展开。美国专栏作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最近在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这场竞争最新的进展便是印度最近成功试射的远程导弹,其射程可达中国的北京和上海。

这完全是一场高科技地缘政治之争。在历史上,中印两国的地缘政治扩张罕有冲突。虽然50年前两国曾在边境地区有过军事冲突,但那起冲突的背后并无太多的历史或民族仇恨背景。中印地缘政治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高耸在两国之间无法逾越的“喜马拉雅之墙”。卡普兰认为,正是因为军事科技的进步打通了这道“喜马拉雅之墙”,才会有这场新中印之争。

中国在西藏的战斗机飞行半径已可以囊括印度,而印度的卫星也有能力监视中国。而且,印度可以派遣战舰前往南中国海。正是因为如此,中印两国都在警惕地观察对方。在新德里和北京的国防决策者面前,亚洲的版图正在展开。很明显,中印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正逐渐渗透到对方的影响力范围之内。

中国在肯尼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缅甸加强了港口建设,更不必说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已渗透至整个印度洋地区。这让印度十分不安。

由于中印之间的对抗源自两国在欧亚大陆上的地缘政治关系,又结合了两国的人口状况,因此这场对抗不存在感性因素。从这一点上看来,中印对抗与冷战时期的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类似——美苏地理位置并不紧邻,且两国间也没有什么感性矛盾。

卡普兰分析道,要解释中印之争相对克制的氛围,最佳途径便是将其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对抗相比较。印巴两国紧邻对方。印度人口密集的恒河流域与巴基斯坦480公里长、同样人口密集的印度河流域重叠。两国冲突中有着密切的宗教背景,这是中印对抗中所不具备的。历史上,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入侵印度教的化身,而且这两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国家一直在划分亚洲次大陆的问题上纠缠不清。

中印之间没有印巴那样深远感性因素,因此中印对抗为新德里的精英政治家们提供了不少好处。与中国对抗提升了印度的地位,因为中国是大国,而现如今印度也能与其比肩了。此前,印度总是与巴基斯坦这样一个贫穷混乱的国家相提并论,这让印度的精英们感到厌烦,他们更愿意印度与中国一起被提及。中国困扰着印度,虽然中国的精英们甚少想到印度。这很正常。在一场并不平等的对抗中,总是那个较弱势的一方更为困扰。

中国对印度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力量或政治治理上,地理因素也是其一。的确,汉民族确实是被其他少数民族所包围着,例如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但是北京把这些少数民族融合到了一个国家之中,因此将内部安全置于了可控范围之内。即使中国近年来与不少邻国有领土之争,但也并未真正影响到中国。

印度则不一样。在印度让人头疼的漫长而不安全的国境线上,不仅有着巴基斯坦,还有尼泊尔和孟加拉国,这两个国家都很贫困,给印度造成难民问题。而且,在印度东部和中部地区还有毛主义者纳萨尔派叛乱。因此,即使印度海军正思忖着向印度洋投射军力应对中国,其军力还是在被亚洲次大陆内部的问题所牵制。

虽然中印似乎在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和斯里兰卡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上展开一场大角逐,但由于这些国家都是印度次大陆国家,因此中国便把这些国家的问题留在了印度的后院,让印度去处理。

印度的关键挑战在于阿富汗,而中国的关键挑战则在于朝鲜。朝鲜和阿富汗都有能力拖累中印,但在这一点上印度比中国占优势。印度与阿富汗不接壤,而中国可能要面临来自朝鲜的大批难民。此外,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左右超过中国,但老龄化速度却比中国慢。这一点也是印度的优势。此外,印度的民主体系效率低下,不太会遭遇合法性危机。

印度与美国并非正式盟友。然而,仅就印度在欧亚大陆海域中心的地理位置来看,印度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增长有利于美国,因为美国可以利用印度来平衡中国崛起。印度平衡中国,因而为美国这一世界霸主减轻了一些负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