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舌尖上的中国》缘何风靡全国?

banyuesudi 2012-06-04 18:57:39 总第125期 放大 缩小

 

忧虑和呼声:

王佩:综合网友反馈,《舌尖上的中国》的硬伤:1、冬笋、春笋分不清。2、麦子丰收应在夏天,而片中说“秋天,金色的小麦”。3、对“毛豆腐”、“臭鳜鱼”等带菌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缺乏科学论证。4、地域倾向性嫌疑,美食以徽州为圆心辐射,前5集居然没提川菜。5、解说词文青味重,如“豆腐改变了大豆命运”。

Crunchy_nut: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很好,看得我口水直流的同时也感叹中国美食的博大精深,劳动人民的勤劳淳朴!但问题是总有那么些无良商人在这自然美食上加入有毒物质,最后搞得什么都不敢吃。

欧欧lee:第二集主食的故事里有一个58岁的老头踩着单车上集市卖黄馍馍,兴奋地对着镜头说,我要好好干!这句话让我羞愧不已。城市里的喧嚣让人只一个劲的往上攀比,已忘了脚下那片黄土大地,忘了为心中那份热爱付出的踏实和喜悦。

“马德里的星星”:镜头集中展示的,并非摄影棚中顶尖大厨和利嘴主持抑或花瓶美女的厨艺,而是将菜肴从材料入手,经由种植、丰收、加工,从一个平凡的家庭厨房中温情地端出,承载着祖先的文明和天人合一的哲思。有人文的关怀,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这种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

展望和见解:

王旻:编导们以食物为载体,展示了传统而温情的中式生活。在慢慢展开的食物画卷中,最打动人心的却是片中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微笑,让观众重温对家乡那最质朴而亲切的情感。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诱人口水的饕餮美食,更多是家庭小作坊的劳动者脸上满足、灿烂的笑容。镜头对准的都是制作平凡的美味佳肴的平凡人,他们做出的食物戳中我们的胃,他们发自内心的朴实笑容戳中我们心中那方柔软之地。

人民网: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东方早报》:有业内人士分析,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凤凰网》:《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好看,除去纪录片本身的特点和优良的拍摄质量之外,更代表了全国观众的期待。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成公众焦点的关键时刻,重提、普及传统饮食文化,呼唤并倡导善良诚实的传统价值观非常关键。毕竟民以食为天,当公众将“吃什么”的生活重心转移扭曲为“不能吃什么”的时候,就是几千年饮食文化的颠覆和消亡。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