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好的公共生活源自健康的公共话语

pinweiyuedu 2012-09-05 12:52:17 ■ 游 伟 总第131期 放大 缩小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作者:徐贲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看过一则有趣的视频短片。一位韩国教师刚刚准备体罚学生,教室里其他孩子纷纷掏出手机,对准即将发生的“暴力事件”,老师悻悻然放弃了武力。

据说韩国的层级观念非常严重,教师体罚学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短片中的教师害怕的自然不是自己的行为被手机记录下来,而是害怕学生们将记录下来的视频放到网上,尤其是放到微博上,因为这会使自己的行为面对全社会的检验。这条视频虽然是一条广告,却用让人解颐的方式,将网络的力量表现出来。自从有网络,尤其是有微博这样快捷的分享方式之后,关注与转发都成为巨大的评判力量,任何一个偶然的行为,都有可能通过无数次的转发和评论,成为公共话题。评论作为一种参与公共生活的方式,哪怕只有寥寥140字,都可以阻止那位教师的个体行为,甚至可能引发全社会的讨论,将落后的师生关系为之一变。

对于中国的网民来说,微博的这种力量并不陌生。实际上,最近这两年来,很多社会化的事件都因为微博的力量,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与讨论。拿最近北京遭遇内涝的事情来说,正是由于网友不断在微博上传各种图片,在传递真相的同时,也推动了关于城市下水道建设的讨论,随着话题的逐渐深入,还延伸到诸如特殊时期的士如何收费等等方面,虽然这些讨论都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它们对未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应该是可以提前肯定的。然而,遗憾的是,对于中国的网友来说,微博所滋生出来的网络公共空间里,最熟悉的恐怕还是各种“不按套路出牌”,各种语言暴力,各种将有意义的公共讨论引入歧途的情绪释放。方韩大战是这样,不加V将方舟子“驱逐”出新浪微博的论战也是这样。这些负面的现象,都在提醒我们,关于“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尤其“什么是好的网络公共生活”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徐贲早在2011年出版的文集《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在微博几次大论战之后,反而比刚出版时有了更重要的价值。作为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这本文集中的很多文章都是以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事情为引子,将自己当时的处理,美国社会对此的基本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娓娓道来,向我们描述了一幅健康的公共生活的画卷。

以文中《不要把说理当成了诡辩》为例。作者的朋友(这位朋友应该是国内高校教师)参加了一次新闻系辩论,发现两队学生其实是抽签取得论点,因此有些学生其实是在为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观点辩护,他的朋友说这种辩论“从头到尾全是诡辩”。徐贲由此引发,指出这种辩论使得说话者不再“以无私的心态和以利他的目的说话”,而且非此即彼的话题设置,往往会产生出并不具备公共辩论价值的话题,围绕这些话题进行辩论,已经违背了公共话语最基本的伦理条件:有“好”的动机、对他人的“善意”、话语内容的“真实”。也就是说,公共话语作为公众的话语,“它的基本要求是理性、逻辑和常识判断”,并不是以“打倒”别人为目的。虽然没有明说,徐贲几乎是把中国人热衷辩论,当成了说理精神丧失的起点之一。

这里还牵涉到语言的问题,正如我们在这几次微博大论战中看到的,各种加V用户裹挟着自己的粉丝,不断用超出健康讨论的语言,粗暴地彼此辱骂,甚至发展到线下约架,直接走向“武器的批判”。如果他们觉得对手的思想败坏了语言,让他们甚至都不愿意和对方多说几句,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从他们口中发出的粗暴的语言,同样也会败坏他们的思想。很多人似乎觉得只要是参与公共讨论,用什么语言并不是问题。然而公共话语中遵守必要的底线,这也是公共精神最基本的体现。对于中国的大部分网友来说,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公知来说,如果他们觉得各类网络论坛是值得珍惜的公共生活空间,也许从约束自己的语言开始,放弃犬儒心态,坚持在每一次讨论中都保持温和理性的态度,他们理想的网络环境才会最终出现。

(作者为知名书评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