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代》周刊特约撰稿人迈克尔·舒曼(Mechael Schuman)长期生活在北京,对中国和亚洲事务有着许多切身的体会。最近,他在《时代》周刊撰文探讨了“中国效率”问题——许多西方人都对中国的“效率奇迹”赞叹不已,而舒曼则试图揭开表象,分析“中国效率”的深层机理和存在的问题。
他写道,美国和欧洲有许多人以为中国是现代交通和政治效能的模范国家,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亲身体验一下。
在北京,航班延误几乎已经成为常态,即使是晴天也是如此,而一场小雨就肯定会带来麻烦了。当然,空中旅行所遇到的这种麻烦并非中国独有,去问问最近敢于在美国各大机场启程的旅客就知道美国也有这样的问题。可是,没有谁曾宣称过美国的航空系统是高效的典范,然而,基于某些原因,很多人却觉得中国是个中模范。
在与一些国际商务人士(特别是美国人)交流的时候,舒曼发现最让他困惑的一点就是这些人对中国“效率奇迹”的看法。他们把中国描绘成一个运输高效、决策迅速并充满机智官员的乐园。他们觉得,如果美国能向中国那样运作, 那美国面临的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舒曼对这种论调的回应是:来中国生活一段时间。手脚大方的游客们印象中的中国并不真实。如果你飞抵北京或上海漂亮的机场,让等客的出租车司机把你送到时髦的酒店,然后开几个会,再由人把你送出来,那中国看上去简直是个闪闪发光的现代典范。可是,如果多花一点时间待在这儿,或者实实在在在这里干点儿什么,那么“中国是个高效的国家”这个想法就会彻底变成一个神话。
交通上的麻烦已经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了。《时代》周刊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提到,在中国做生意的商人们抱怨着他们所遭遇的官僚手续耗时又繁杂——为取得许可证和执照要付出无休止的等待、忍受言辞模糊而不透明的规章制度和不断更改的海关手续。而且,许多国外商人觉得官僚们越来越低效了。这就是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和私有企业仍掌握着巨大的控制权。
然而,那些对吹捧中国效率的人认为中国的高效不是体现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他们认为,当华盛顿陷入两党政治的僵局中时,中国政府正高效地制定、实施着各种决策;中国政府的运作颇似一家大公司,有一个“首席执行官”站在高处体察国家更大的需求并采取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这种说法有正确的成分。美国想不出办法来翻修正在走下坡路的基础设施,但中国却可以随心所欲地兴建新的机场、桥梁和公路。但这种情况发生的背景是,大多数民众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而且反对的声音常常受到打压。的确,只要中国政府愿意,它就能征用耕地兴建公路。这是因为在中国,政府斥巨资兴建基础设施并不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
国家产业政策也是如此。虽然美国政府对加州太阳能电力公司的支持引发了大量争论,但在中国情况却相反,中央政府可以轻松地向特定行业提供补贴和保护政策,因为并没有反对这种做法的意识形态存在。换句话说,中国政府之所以有高效的行动力是因为大环境对此没有分歧。其实美国也是一样——对于大众普遍接受的政策,政府的行动会非常高效。
当政策方向没有达成共识的时候,中国的决策过程也并不顺利。中国官员深知政府要确保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增加消费支出的作用、加强金融体系、遏制国有企业。但为此所做的改革进展极其缓慢,甚至可以说没有进展。在政府高层中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也就没什么行动。党内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有人倾向于加快市场自由化,有人则希望政府继续收紧对经济的控制。中国有它自己的僵局,只是我们没有看见而已——这种角力是关起门来暗中进行的。
中国今后肯定会更有效率。我们总是忘记这一点:中国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许多问题——基础设施不足、监管不到位——都是新兴市场普遍面临的。但是,在中国成为许多美国人所认为的天堂之前,它将不得不从美国学点儿什么。如果没有更好的透明度和法治能力,中国将永远不会有真正的高效。下次飞往北京的时候请记住这一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