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缅甸的局势日益明朗,泰国境内缅甸难民的遣返问题被提上了日程。日本《外交官》杂志网站最近刊登了驻曼谷独立记者史蒂夫·芬奇(Steve Finch)撰文描述了目前难民遣返工作的情况。他分析说,遣返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实施遣返的时机尚未成熟。
芬奇写道,自今年1月缅甸军政府与克伦邦反政府武装签署停战协议、政府实施改革后,各种人权组织和援助机构就开始讨论14万在泰缅甸难民在短期内回国的可能性。大多数难民都是克伦邦人,其他少数民族——克伦尼族——也开始准备遣返。
然而,一直关注缅泰边境状况的克伦妇女会秘书长达额勒则表示,在经历了60年的战乱后,要使这一地区能够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还需时日。在难民遣返问题上,最紧迫的担忧是,缅甸军队的战略驻扎地便是克伦邦这一狭长地带。
几十年来,人权组织记录了缅甸军队有关搬迁村庄的命令。军队下令村庄整村搬迁至远离叛乱分子的“安全”地区。这些命令的措辞真正的意思是:“任何被发现藏在村里的人都将被射杀。”
今年9月,反政府武装的左翼团体克伦民族联盟要求政府将军队从克伦的村庄附近撤离。缅甸总理添盛正与国防部交涉,克伦民族联盟还在等待政府的回音。
另一个遣返难民的困难是,克伦邦是目前地球上地雷密度最高的地区。许多来自克伦的难民都在丛林中失去了双腿。克伦人权组织的报告称,直到去年年底,缅甸政府军和叛军克伦民族解放军仍在铺设杀伤性地雷。
在缅甸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几乎所有基础设施都是缺失的。学校大都是临时的,还不如泰国难民营里的学校条件好。医疗设施也是如此。每天都有200多名缅甸人穿越缅泰边境,前往几公里外泰国境内的诊所就医。
为缩小泰国边境地区与缅甸克伦邦内基础服务之间的差距,最近几个月以来,缅甸政府正为这一保守战争蹂躏的地区寻求人道主义救援和经济援助项目。
据报道,在最近的和平谈判中,缅甸政府热切地表示要在当地建立工厂和农场,以此促进就业。同时,有机构在勃固建立了一个示范村,缅甸东部无家可归的难民可以在此获得紧急救助。
在边境地区,克伦民族联盟成立了一些联络处来增进其自身与民兵、政府之间的联系。“已经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改变,这些改变的确带来了希望,”人权观察难民项目负责人比尔·弗瑞里克说道。
在这不断变化的局势中,一些曾向泰国难民项目提供资金的慈善家也对缅甸有了更大的兴趣,他们有意愿向缅甸提供资金,资助那些向难民教授职业技术的项目。
今年6月,克伦难民委员会邀请了包括泰缅边境联盟、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等一些主要人权机构参加了有难民参加的遣返讨论会。克伦尼族的机构也将首次举行类似的研讨会。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目前正在难民营内与其他机构一起协调工作,公署发言人薇薇安·谭评论说:“谈论遣返中的交通、过境程序等问题还为时尚早。”
目前的一个问题是,要准备文件来表明每个难民都是缅甸公民,他们回到克伦、克伦尼以及其他地区后在当地拥有土地。可是几乎没有发放过身份证,而且曾有报道说有的难民回到自己故乡后却发现原来的村庄已经作为一种经济补偿被送给了军队人员的朋友。
克伦邦的难民希望遣返的方式能与泰国接纳他们的方式相同——保持故乡村落在人员和结构上的完整性,而且他们还要求,遣返工作必须先进行试点,如果回到缅甸后事态有反复,他们还能够回到泰国。
在泰国方面,外交部负责救援工作的政府机构在9月向人权观察组织发了一封信,表示“泰国并不急于实施遣返。”几天后,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声明,其态度似乎更加不耐烦一些,声明说难民“可能会在一年内回到缅甸。”
目前,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救援机构和难民自身都不愿对具体的遣返日期做出承诺。“我们希望能够尽快回到故乡,”克伦妇女会秘书长达额勒说,她自己在孩童时代就逃离了故乡,“但是克伦邦目前的状况还不允许。”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