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失独之痛如何抚慰?

yangguangshixian 2012-10-23 09:56:06 总第134期 放大 缩小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行三十余年,它为中国的前行减少了人口爆炸的风险,对控制人口总量有特殊贡献。独生子女家庭研究表明,计划生育使中国目前的人口规模缩减4亿,这意味着中国将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了5年。

尽管已成社会热点,但中国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据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将会有1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用太久以后的中国,将有大概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一些父母在步入中老年时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老无所依的失独老人。

失独者,一般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中老年父母。他们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按照医学上49岁生育极限年龄来看,这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少能再生育第二个孩子。人到中年,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岁至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中国每年15岁至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为7.6万人,这也意味着每年约有7.6万个失独家庭出现。

失独家庭,生活和精神支柱被撼动,而目前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的政策帮扶,让安度晚年成为他们最害怕提及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失独现象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丧子之恸摧毁家庭

1980年,国家以公开信的形式,“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中国独生子女时代的序幕由此拉开。女人生完孩子后,必须向所在工厂交一份在体内装上节育环的医院证明,否则不能上班。一旦发现怀孕,会有人陪着去医院,强制堕胎。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最严格的时候,一旦违规即被开除公职,而那个时候,几乎所有企业都是国家的。

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正逐渐步入晚年,一旦唯一的孩子遭遇意外去世,他们便成了“不怕死,怕病怕老无所依” 的失独父母。

网名“倩影”的失独者是失独QQ群聚会活动的组织者,这些年来,她在武汉接触过很多失独者,其中有一个湖北高官让她印象深刻:“白天的时候,他总是西装革履,体面地工作;可是晚上回到家里,他又变成另外一个人,整夜抱着儿子的骨灰盒哭泣入睡,口中呢喃着‘孩子,让爸爸抱抱你’,他就这样睡在地板上将近8年。”

但失独对于母亲来说,灾难似乎来得更彻底,很多女人,她们在失去孩子之后,又失去了丈夫和家庭。“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生活,有的是丈夫去世了,更多的是孩子出事之后就离婚了。”一位妈妈说。

据腾讯网报道,北京妈妈林凡(化名)就是这种情况,“孩子走了以后大概1年,老公向我提出了离婚。”林凡表示,她的婚姻可能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两个人在一起过了20多年,不好也不坏,因为孩子,本来以为就这么凑合下去,到老了也算有个伴,可是忽然就发现走不下去了。“孩子是维系夫妻关系唯一的纽带,如今这个纽带没有了,挺大的房子就剩下我们两个人,互相对着唉声叹气,有时候一天也说不了一句话。”林凡的丈夫开始时整天不出门,后来是整天出去不回来,两个人的交流越来越少,而且避免提到任何和孩子有关的话题,“有一天,他和我说,实在受不了在这个房子里住着了,到处都是孩子的东西、孩子的影子,他快活不下去了。”丈夫就这样离家出走,两个月后提出离婚。

离婚之后,这个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男人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在林凡的生活中消失了,“房子给了我,大部分财产也都给了我,他留足了给我养老的钱,大概这样他的心里能好受一点。”从亲戚朋友口中,林凡得知前夫很快再婚,找了一个不到40岁的女人,“其实我也能理解他这么做,毕竟他才50岁,还有希望再要一个孩子。”

林凡对这种在外人看来“绝情”的做法,却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指责,“两个人绑在一起也是死,抓住一点希望就能活下去,他想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也是人之常情。”她平静地说。

社会救助机制待完善

《计划生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写着:“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条法律自2002年9月1日正式施行。但是对于这个“必要的帮助”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并没有明确说明。有法律专家分析,这里的“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而且“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个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失独妈妈笛妈几乎脱口而出二十七条的具体内容。“‘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可以帮也可以不帮,帮你是人情,不帮你是道理。”她又提高了声调:“政府不帮我们,谁帮我们?”失独者们,最怕的是老无所养。

“失独”作为人类繁衍的一种个体风险和家族风险,始终存在,无法回避。而我们的社会政策在卓有成效地控制了人口问题的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这一风险,或者说,增加了可能承担这一风险的人群数量。因此,失独在中国不只是个人问题,更应当被视为社会问题。失独者的告白,读来令人心酸——他们自称是精神残疾者,一生不能治愈。公众心理应当逐渐形成相应的意识,公共政策应当做出相应的安排。

其实,近年来随着失独问题的逐渐凸显,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但是,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要重获生活希望,最关键的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记忆阴影。所以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对于他们的误解与歧视。

从事近十年失独群体研究的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说,在她接触到的案例中出现过很多失独者遭遇社会歧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失独妈妈”甚至会被戴上“克子”、“克夫”的迷信帽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独群体中的个体差别性无疑增加了精神救助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失独者进行精神救助前,怎样保证救助工作科学有效就更为重要。

“很多失独者不再愿意接触社会,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选择自我封闭,所以要对失独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对失独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同时还要编写这方面的教材对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苗霞认为,国家的政策不可能细致到对每个个体给予针对性的关怀,所以一方面学术界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民间团体和社区工作者要针对失独者不同的境遇进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

“失独,已经不仅仅是哪一项政策的问题,它是个社会问题。”苗霞说,整个社会要去关注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关怀才能让这个悲伤的群体走出阴霾,重获阳光。

老无所依

育儿养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被称为“失独者”的他们,这些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光荣一代”,除了丧失爱子的情感煎熬外,如今更担心疾病、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面临着将来“做手术不知道找谁来签字”的凄凉晚景,但相关帮扶、保障体系滞后,亟待社会更多关爱。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与保障,中国人更是把儿女看得比天还大。”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说,一旦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父母养老送终便成难解之题。“失独甚至引发一种连锁反应,物质不能弥补,夫妻之间会互相埋怨,感情可能破裂;悲恸摧毁夫妻身心,家庭可能就此瓦解。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人生难免有意外,而他们就是其中的不幸者。”

一位失独妈妈说,抱养孩子在失独群体中并不多见,“这跟爱心真的没有关系,父母总会跟自己离开的孩子比较,精神负担更重。”

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一直关注失独群体,她曾连续3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提案。据她的调查统计,失独父母中约90%的人年龄在50岁上下。其中,50%的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有15%,他们中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50%的失独家庭经济困难,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20%的失独家庭靠低保生活。

失独群体的产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必然产生的结果,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正视这个群体的存在。如何为这一群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如何接手他们原本寄希望于子女身上的未来,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待解的难题。如何帮助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真正关乎社会稳定,也考量一个国家的文明。

(编辑组稿/毕晓宁)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