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12日下午起,由于点击量激增,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网站几近瘫痪,只得通过官方微博不断发布空气质量指数——1月12日、13日,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连续两天冲击500。
在中国空气质量指数分级体系中,空气质量指数只要达到300,就属6级空气,被定性为严重污染。在空气质量标准的制定者看来,6级空气对健康的影响是,“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1月12日,全国至少有30个城市遭遇6级空气污染,大家共同的敌人都是PM2.5或PM10等细颗粒。
被浓雾笼罩的北京城
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执行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近年来屡屡制造灰霾天的元凶——PM2.5首次被纳入监测体系。各地为监测PM2.5刚刚添置的新设备,新年伊始就肩负起了揭开PM2.5污染秘密的重任。
在北京,1月12日、13日,全市PM2.5浓度监测值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地区达到每立方米700微克以上。在河北保定,PM2.5的浓度甚至冲破了每立方米1000微克。
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页面上,代表严重污染的“棕色小点”密密麻麻。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50微克时,就会对易感人群产生影响,属于轻微污染。
这些数据还原为生活的景象是,几天来的北京城都被厚厚的浓雾笼罩,空气里有刺激的气味。最严重的时候,机场和高速公路一度被关闭,政府部门发布预警,要求民众减少外出。
当这场污染撞上最近的流感时,医院的病患明显增多。即便是周日,在北京儿童医院,一上午就挂出了1000个内科专家号,由于患儿太多,医院不得已又增加了200个号。候诊大厅里是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治疗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雾化室挤满了患者。1月12日,接受雾化治疗的孩子有900多人,比平时多了数百人。
北京市儿童医院内科呼吸科专家张蕊大夫说,最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增加了许多,一方面与最近的流感季相关,另一方面更与空气污染有关。
在天安门广场,从广西来北京旅游的王楠只能和灰霾中若隐若现的天安门城楼合影。事实上,由于大部分旅行团的时间和路线都早已预定,所以,尽管北京市政府已经发出预警,让市民留在家中,但在北京的主要景区,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几位带团的导游说,目前空气质量不佳还没影响到旅行社的发团计划。大部分旅行社表示,只要能见度有50米,就可以发车。
根据专家的研究,中国空气污染的特点是,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控制,以PM2.5为特征的灰霾天又呈现加剧的态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100天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超过200天。2010年,北京、广州等7个细颗粒物监测试点城市年均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准14%~157%。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此前接受采访时说,这些数据背后的现实已经阻碍了公众对美丽中国的认知。
PM2.5藏身何处,怎样流动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不断发布消息说,资料显示,截至1月15日,整体扩散条件没有本质改善,目前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态将持续。在此期间,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剧烈运动。
或许能让老百姓看到希望的是,国务院新近批准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按照规划目标,到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0年下降6%。
如果一场缉拿PM2.5的战役必须在2015年让公众看到结果的话,该从哪里开始?
制订规划的专家大概找到了PM2.5的藏身之处:50%来自燃煤、机动车、扬尘等直接排放的一次细颗粒;50%是空气中二氧化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经过复杂反应形成的二次细颗粒物。这项细颗粒物来源广泛,既有火电、钢铁、燃煤锅炉等工业源的排放,也有机动车、飞机、工程机械等移动源的排放,甚至餐饮油烟、装潢装修等也是“贡献”大户。
理论上,短期内一个区域内PM2.5的排放量是相对稳定的。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老百姓不易感知PM2.5带来的影响,但一旦气象条件不利于扩散,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风力较小,PM2.5就容易形成灰霾天。
专家们的另一个发现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区域内城市连片发展,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部分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受外来源的影响为16%~26%。区域内城市大气污染变化过程呈明显的同步性,重污染天气一般在一天内先后出现。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研究员说,从近期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就可以看出,北京北部延庆等地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越往南污染越重,特别是到了河北的保定,污染就更严重。这说明,空气污染的治理不能靠某一个城市单打独斗,更需要区域协调作战。
区域协调的战略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期间就已经运用。这三个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周边的城市也都采取了大规模的治理措施,包括工厂限产、交通限行。
再不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鉴于PM2.5来源广和区域间相互影响大两个特性,环保部门给出的减排方案有两个方向,一是治理必须广覆盖,涉及PM2.5躲藏的燃煤、机动车、火电等多个领域;二是必须以区域为单位联合作战。
作为学者,王金南说他正在筹划一个研究项目,针对PM2.5的污染,北京是不是可以做到“零煤炭消费”、“零汽油消费”、“零裸露土地”、“零污染企业”。他说,大家都向往国外一些城市的蓝天白云,可那些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绝对没有哪个像北京一样,要背着年煤炭消耗量1700万吨的重担。
其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要在京津唐等污染较重的地区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之前表示,这一措施将倒逼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尽管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还不是王金南准备研究的“零煤炭消费”,但他认为,从技术上讲,煤炭零消费、汽油零消费都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摆在这些城市面前的选择题可能就是,选择高成本发展下的健康,还是低成本发展然后再付出高成本换健康。
如何实现区域联合作战也是未来缉拿PM2.5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各省区市之间有行政区划的边界,可是污染物是没有界限的。环保部新的治理思路是,空气污染治理不能再“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要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在环保部看来,联防联控至少包括联合执法机制、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大气污染预警应急机制。
如果这些新机制启动,将意味着传统的环境管理思路要进行重大调整。以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为例,假如,河北今后要建一个燃煤电厂,就不能自己说了算,可能还得听听北京和天津的意见。但这些政策究竟何时启动,尚需时日。$nextpage$
【链接】
专家观点: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气联防联控的最大阻碍
1月14日上午,北京市环保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此次重污染原因及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等情况。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以及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是导致此次重污染的原因。
“本次污染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水平高三个显著的特点,”张大伟说,“近些年来也比较罕见。”
张大伟介绍,这次污染过程中,区域性污染特征明显,全国中东部地区整体大范围污染,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
污染的持续时间长。张大伟说,1月9日,北京空气质量还是二级良好,10日直接转入五级重污染。
浓度水平高。10日傍晚起,城区和城南大部分空气质量监测小时PM2.5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此后,污染水平持续上升,12日达到峰值。很多子站小时PM2.5浓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张大伟说,从历史来看,北京秋冬季在没有大的沙尘影响下,PM10很少会达到700、800、900的浓度水平,而此次PM2.5浓度一度达到700以上,是近年来非常少见的。
三大原因导致严重污染
对于此次重污染的原因,张大伟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2012年12月以来,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影响也比较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是形成本次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1月10日到13日,北京地区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是重要因素。近期,北京地区西南部、东南部以及向南的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北京城区,特别是北部地区。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和本地排放污染物相叠加,客观上加重了北京地区的污染水平。
恶劣天气降低了大气扩散能力
张大伟介绍,单纯从此次污染过程来看,今年的气象条件还是比较极端的。
“从污染物的排放量看,无论温度再低,采暖力度再加大,或者机动车保有量再增加,PM2.5浓度值也不会有这么明显的跃升。”张大伟说,“但气象条件带来的大气能量急剧变化,就会令浓度值发生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增长。”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也表示,雾霾发生的这两天不是特别冷,供暖加大的那几天,反而因为频繁的冷空气过境,空气质量很好。
他介绍,极端恶劣的天气原因使得大气扩散能力非常弱,积聚污染物的混合层只有300多米,大气水平流动性很差,垂直扩散也受到极大的抑制。此外,相对湿度大也导致颗粒物浓度质量增加。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房顶高度2米,在这个屋里抽烟一会就觉得呛,如果在大礼堂就会好很多,因为大礼堂的屋顶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根据其研究,此次污染过程中,空气上下输送的高度也就在200到300米,比平时低了10倍,所以“横竖都扩散不出去”,使得污染物聚集特别厉害。
区域+本地,污染物“光吃不消化”
柴发合表示,从这次污染过程看,北京35个监测点,除了个别几个站点之外,基本都比较均匀,都处于严重或重度污染状态下,北京之外,“整个区域都是这样”。
“加上本地的积累,每个城市的浓度都非常高。”他表示,污染物的积累“光吃不消化,撑得慌”,一直在持续加剧,“人类活动都在进行,车在开,电厂在发电,采暖在进行,污染扩散不出去,形成了积累”。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表示,北京通常受地形所限,南风将污染物向北输送,挡在了山前,而通常,北京吹南风的时候比吹北风的时候多。
但另一方面,他说,北京本地的污染源也很多,现在虽然三环以内的煤很少了,但在四环五环的地方,还是能够闻得到煤烟味。“说明经济水平不够,人口又特别多,天气又冷,只能这样。”
据柴发合初步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比平时高了三五倍。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冬季采暖,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这两种废气在空气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分别成为PM2.5颗粒物中的硫酸盐和硝酸盐。
王跃思表示,这次重污染爆发之初,跟周边烧煤取暖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输送有着较大关系,其导致硫酸盐暴增。污染时间越长,局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柴发合认为,如果在重污染爆发之初,也就是“看到苗头的时候就开始控制”,就不至于之后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还是把经济看得比较重
从此次污染过程看,特别是几个大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互相之间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柴发合认为:“如果浓度都能下来,整体的污染水平就下来了。单单依靠每个城市自己控制不行,需要进行联防联控。”
有专家介绍,2008年8月7日,北京突然出现了雾霾天,为了实现对奥运会空气质量的承诺,当晚,除了北京市已经实施了工业停产等措施之外,北京联手周边7省市,强行将一些电厂、工业等停止。其效果是明显的,8月8日,北京虽然有雾,但几乎没出现霾。
但是,该专家表示,奥运期间是特殊时期,为了国家形象可以动用强大的行政手段,放在平时,如果区域之间不形成共识,实现联合控制还存在很大的困难。
谢绍东表示,北京和周边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大气联防联控之间最大的困难。他说,此前专家呼吁大气联防联控已经多年,但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需要考虑各种不同利益的声音,比较犹豫。此外,也有人担心预报不准的问题,这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还有人认为,即使采取了应急措施,污染可能还是这么重,认为做和不做效果一样。“总体而言,还是把经济看得比较重。”他说。
柴发合介绍,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大气联防联控的“十二五”规划。他认为现在应该以此次污染事件作为契机,加快加大规划执行的力度,或者至少在规划的基础上,优先建立起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机制。
(欣晶)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