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

pinweiyuedu 2013-01-30 19:50:05 ■ 夕 岸 总第141期 放大 缩小

 

《批评官员的尺度》
作者:[美] 安东尼·刘易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美国律师特拉切曼所著的《34座里程碑》中,沙利文案被归在一个醒目的大标题下:“言论能够自由到什么程度?”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否受过专业的法学训练,每个人内心自有一把尺。有趣的是,同样都是支持言论自由的人,在具体的情境下,可以站在截然不同的立场上。每个人眼中的自由,如同看不尽的万花筒,变换着各种光怪陆离的面目。

美国的言论自由尤其特殊。比如针对散布仇恨言论,大多数欧洲国家都立法禁止,没有丝毫回旋余地。而在美国,这是一个可以争论的话题,甚至长期以来,仇恨言论都是受到保护的。

本书的论述重点沙利文案和其他所有塑造美国精神的案例一样,成了美国言论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沙利文案之前,《纽约时报》经历了初审失利、财务危机,内忧外患,似乎毫无翻盘的可能。沙利文案之后,媒体诽谤成立的要件加上了“确有恶意”这一条。因为“政府官员名誉受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以压制自由言论为代价进行救济。”用罗伯茨大法官的名句进行概括:“宪法第一修正案从来不拒绝对不适当的、甚至错误的言论进行保护。”

同样一部法律,不变的文字,它所保护的言论内容却总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刘易斯在第十五章这样解释沙利文案实现惊人“逆转”的原因:“宪法的生命力之所以能恒久延续,源自法官们在适用于解释上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制宪先贤们未能预测到的社会变迁。”在我看来,此即不确定精神的体现。正是不确定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正是容忍了那些令人反感的言论,正是放弃了对于真理的暴力垄断,才使得新思想萌芽于旧体制的石缝。

刘易斯在书中试图告诉读者,美国的言论自由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在历史的磕磕绊绊中才被撞成了目前的模样。塑造这个模具的,既有英雄,也有匪徒,既有大法官,也有小市民,既有人类文明的捍卫者,也有主流价值的挑战者。不管是“那些我们反对的观点同样自由”,还是“正如人生就是一场实验”,言论自由绝不是某个风云人物理想主义的壮举,而是美国社会合力的结晶,宽容和不确定精神传承下的产物。

作者写作此书时,互联网尚未普及,很多更加棘手的问题还未出现。在数字革命和新媒体语境下,言论自由的内涵愈加饱满,理应得到更加细致的解读。在多元价值的相互挤压下,言论自由越来越逼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不管你身处哪个国家,拥有怎样的身份,任何人都不可能是旁观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