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虑:
评訉王孖:从去年的海鲜门,到最新的“潜水憋刑”,海南旅游市场,似乎一直与“不光彩事件”相伴相随。轮番的污点对海南来说,已成不可承受之重。众所周知的因果关联是,“负面新闻”会在公众心底形成极为不佳的刻板印象,继而导致“货币选票”的逃离,甚至是海南游产品整体性走冷。
海南人都在关注:你只看岛上的风光,却没看岛民背后的眼泪;你来海南游玩,街上垃圾我扫;你被导游欺骗,竟赖岛民不好;过年全来海南过冬,物价高得让人发疯;你可以瞧不起海南的落后,但请别无视朴素的民风。
见解:
华图教育内蒙古分公司:央视曝光,引起强烈反响,有关部门及领导高度重视,连夜调查并处理。当海南游沦为“海难游”,需要的不是监管层面的小修小补,而是制度层面的刮骨疗毒。“救火式”监管,已难治海南旅游乱象。
karen-李:面对对旅游形式的质疑,游客总是在抱怨这个那个,其实更应该呼吁更多的人改变旅游体制,本身导游工作就是高强度的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很不容易,拿的是非常低的工资。不是导游本身的问题,问题在于中国乃至于世界旅游都是这样。
口腹不饥:运动式专项整治,整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等风头一过,各种问题又会沉渣泛起。具体到海南游乱象而言,“救火式”监管不仅无法有效保护游客的切身利益,不利于海南旅游岛品牌的长远发展,也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形象,可谓“三输”。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