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不愁没人住。这似乎是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策略。正因此,中国创造了现代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市化记录。在河南省省会郑州,这一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十分复杂。就在几年前,这里出现了一个发展新区。它是大城市的卫星城,也被公众称为中国最大的“鬼城”——一排排豪华公寓、办公楼伫立在空旷、广袤的林荫大路旁。但是现在,当地人说,“鬼城”出现了生命迹象,城市正在苏醒。
在最近的一次国家公共假期期间,无数游客涌向河边一个新公园。这里是郑州市新建城区,有一大片杨柳树荫、小池塘、喷泉、人造湿地,周围环绕着崭新的高楼大厦。在一片绿荫中,几对新婚情侣穿着礼服在拍婚纱照。尽管十分喜爱周围的景色,张姓夫妇表示,他们住不起这个社区。
郑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郑州市民每月平均收入在483美元左右,而郑州新区房价则达到每平米1660美元,而且预计还会攀升。针对房地产市场价格飙升的情况,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把调控房价作为其核心任务,努力要把房价调控到住得起的价格。不过,尽管中国政府自2010年就开始实施限制个人买房、征收更高税收等限制房地产市场交易的政策,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2011年,政府将2015年前建设3600万廉租房纳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试图压制买房者的热情。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数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更高的薪水,他们对于住房有着直接的需求。2012年上半年,统计数据首次显示,有一半多的中国人口在城市地区居住。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维持数十年来的增长势头。
《10亿中国城市人》一书的作者汤米·米勒称:“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7亿。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10亿。地球上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中国城市居住。为此,中国人要建许多楼房。”米勒预测,中国会一直对住房保持较高需求。因此,如何将房价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畴内,成为中国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根据郑州市政府统计数据,2000至2010年间,郑州市人口增长了30%,已经接近900万人,与纽约(2011年824.5万人)、伦敦(2011年817.4万人)、曼谷(2010年828.1万人)不相上下。但是这座城市在城市规模方面似乎仍然在快速发展。
在一片相当于两个旧金山面积大小的区域,高楼伫立,这里是城市发展新区。十余栋新楼接近完工。当地居民称,10年前,此处还是一片荒野。不过,很明显,那些已经完工的高楼并没有完全被真正的实体公司填满。在一个街角,两个大学女生正在给过往司机分发小广告。广告宣传的是一个叫做“和谐大楼”的居民小区,“用买一层楼的钱买两层”。在另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室,售楼代表告诉记者,所有邻近的居民楼都卖掉了。可是周围一栋栋30层高的公寓楼周围的空场上,野草已经齐膝高了。
与此同时,房地产销售迅速进驻郑东商务中心。一个销售小组把记者领到一个180度IMAX显示屏前进行介绍。宣传片显示,这里将建成五星级宾馆、健身房、购物中心、办公楼以及餐馆饭店。一位售楼小姐说,这个商务中心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全部建成。我们问她,如此巨大的商业区是否能有足够的商户填满?她说:“也许不会。有的人买楼是为了投资,另有一些人是为了自己用。”
中国部分地区持续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是由一些有钱的中国人引领的。这些人不愿把钱放在银行里等着贬值,他们更愿意买楼投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郑州市房价上涨14%,而银行利率始终维持在3%的水平。
两个男人正在这里进行交易,他们打算在尚未完工的郑东商业中心购入两间办公室,两个人都在这一地区买了多处房产,有的就那么空置着。当被问到如何看待郑州“鬼城”的称号时,一个职员笑道:“他在这里买了20间公寓。10年之后你再回来看看,这里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商人称,他在房地产市场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从银行获得的收益。
米勒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大部分西方国家,不按年度征收房地产税。“你买房时要纳税,而一旦过户后,你就不需要再交税了。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米勒说。
《偶然资本家——新中国人民的故事》一书的作者、政治经济学家贝赫札德表示,西方的城市化历史不同于中国,“整个过程要慢得多”。“中国是一个大国,有支撑全世界及其自身市场的能力。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情况,也会犯更多的错误。”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城市发展新区建设工程是否会带给我们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
不过,米勒对于批评者过早给郑州贴上“鬼城”标签的做法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表示,在过去几年里,郑州规划部门已经在市里新建了14所大学,这预计会带来20多万的新居民。“中国的情况不同于其他国家,是因为它有着非常权威的权力结构。极少数人掌握着权力,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官员可以针对未来10年乃至15年发展前景做出重大决策……还可以创造出一些当前社会并不具备条件实现的东西。”“所以有房不愁没人住。”米勒补充道,“你可以建好房,然后要求人们搬过来住。当然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巨大的浪费。
(美国CNN)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