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汽油实名制、云南的口罩实名制,一下子又把“实名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从储蓄到房子,从手机到猪肉,从避孕药到感冒药,实名制大有无孔不入之势,开始侵入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
某些时候,为了保障一些资源和权益的公平分配,防止冒名顶替之类的作假舞弊,或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利益,公民需要让渡一部分自由和权利,在这些情况下有必要配合并遵从“实名制”。但是,当我们老老实实“实名”的时候,自己的隐私又常常被暴露无遗。
有人说,实名制就像一把无形的锁,可能被反锁,也可能被撬开。这话在理,不去根治各种社会问题,不去运用智慧、运用常识,设计出更好的制度,而是把维系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各种“实名制”上,显然不可靠。尤其在中国,对公民隐私权、言论自由权等法律保护还不尽如人意,公权力尚未完全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种环境下轻率寻求实名制的公共治理路径,便容易造成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加剧。
起落沉浮间,“中国式实名制”进退两难。回头看,有些“实名制”早已名存实亡,有些“实名制”还未面世就已夭折,还有一些“实名制”在顽强地坚挺着……“中国式实名制”的复杂生态,到底带给我们怎样的反思?
□ 本刊编辑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