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公交纵火案发生几天后,福建出台严厉新规加强对加油站安全监管,对个人买汽油实行“实名制”。对于当地这一安全治理措施,网友议论纷纷。支持者认为,这一举措是冲着纵火案暴露的问题所下药,“实名制”虽不能根治一切问题,但无疑具备未雨绸缪的良好初衷;质疑者则认为,汽油只是纵火工具,是“标”,而不是“本”,“实名制”的政策对公共安全未必起效。
应该说,政府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无可厚非,对某些特殊物品进行适度控制,显然也具有良好的政策初衷。如厦门这次政策规定,本身是吸取公交纵火案教训,为了防范汽油被用作非法用途。但政策还是遭来较多的社会批评之声,一些支持人士所认为的该政策“对症下药”被反驳是“效能过低的实名制有针对性也无益”。从媒体和网络上的评论来看,对“实名制”的效果,多为舆论所“看衰”。有媒体评论指出:“实名制的效果十分可疑,且不说或偷或骗,随便利用什么手段也可以搞来汽油,而像陈水总这样的,就是实名购买汽油,也是要去作恶。再说了,没有了汽油,还有煤气、鞭炮等种种爆炸物,你如何能阻止他犯罪呢?”不少人从实际效果上预测,认定以实名制的方式加强社会管制,并不见得能防范公共安全危险。
此外,“实名制”管控带来的新的问题也成为舆论诟病的焦点。那些被“实名制”的物品往往又常是百姓生活的“常见品”、“必需品”。有舆论就反问道,社会商品有可能成为“危险品”,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必须对此管控?这种管控本身是否对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带来新的社会成本,对百姓生活带来不便。有网友就表示:“即使合理,也是‘添乱’。”不少人士还对政府的管理政策是否侵犯居民个人自由表达出忧虑。有媒体评论就认为,“现代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恰恰需要对正当性理由下的管制措施作出检讨和反思,以更加尊重私权的姿态获得依法行政的善治效果。”治理公共安全隐患,社会期待政府在政策价值中平衡好重大公共利益与居民个人的自由与便利。
无论是出于对公共安全有效管理的考量,还是对强化公民个人责任的愿望,结合几年来的舆论反响,滥用“实名制”政策显然未被中国社会舆论所接受。这种基于提升执行效率,控制“源头风险”,可能增加普通百姓“麻烦”的做法,被舆论归结为公共管理懒政下的“简单思维”。批评的声音反过来似乎也要求,政府推出各项“实名制”政策须慎之又慎。同时,一些政府也应该反思,社会安全管理是否过度依赖“实名制”了?
那么,预防预控措施有没有比实名管理更好的路子呢?毋庸讳言,方法肯定是有的。找到新的社会管理路径,政府需要率先改进自身的执政思维,改变工作思路老套、工作方法陈旧的旧习,寻求一个令政府与百姓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对此,政府不妨广寻药方于民间,本着负责任的姿态从社会各界汲取智慧,与社会民众一道,还一个公共安全治理正道。
“实名制”政策也并非无一是处,对于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环节、减少因管理缺失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能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但“实名制”的使用还得有限度,执行过程应更具人性化,避免折腾人,能否让实名制政策由“麻烦制造者”变得“轻盈而可行”?政府不妨进行有意设计与有益探索。解决当前公共安全下政府作为的尴尬,政府尚需创新公共治理的思路,凸显政府成本与治理效能的平衡。一句话,治理公共问题,切莫让政府“省心”而百姓“堵心”。
(《中国日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