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的酒局不能去了,厚着脸皮打电话过去解释:“实在抱歉,体力不支,晚上要回家早点睡,明天还有事情要做……”不是不愿意和朋友一起热闹,也不是对酒怕了,就是累了,累到没有力气出去社交,只想回家,吃点饭,看看电视,逗逗小朋友,在10点多的时候准时入睡。
去办公室楼下的健身场馆巡视了一圈,大中午的,场馆里装满了一堆挥汗如雨的人。放在以前,我肯定不会踏进这里半步的,总觉得在健身馆里健身傻呵呵的,锻炼身体还是要到大自然里好。现在没时间去户外,就在跑步机上挥挥汗吧。但逛了一圈还是决定放弃,这个地方适合蒸馒头、下饺子,不适合锻炼。
怎么办?地铁里台阶不过百余个,走上去腿肚子就发酸。写了一天的文字,大脑常混混沌沌,多么需要来一场体力上的刺激,让那些闲置的肌肉运动起来。凭借少年所攒下的优良体质混下去,显然已经不可行了。
以上描述是一个年近40的中年男人的心声。少年时看到这个岁数的人,总是带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心想到了这个年纪该是多么的成熟、睿智。后来发现无非如此,40岁照样很搞笑的人多的是,照样很无聊的人也多的是。譬如我自己,虽然承认身体的疲惫,但却从不否认灵魂的年轻,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说我有一个拒绝成长的灵魂。
我把朋友的说法当成一种表扬。20岁时的敏感、审美观、价值观,形成后就一直固执地被封存在心里,在以后的时光中,有所麻木,有所冷漠,但本质上没有改变,或者说,改变的多是表面的妥协,内心仍如少年,听到许巍、汪峰等唱到那些与少年有关的歌,还会产生共鸣。
据说,这是20世纪70年代人的共性,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有一颗拒绝成长的心,他们的美好、痛与爱,都在年轻的时候得到了充分的体验,是半开放、半封闭的时代造就了他们那颗欲拒还迎的心,让灵魂至今还保持着灵敏的触觉。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自述是个拒绝成长的人,他保持着年轻时的心情,喜欢安静地独处,按照自己向往的方式生活,在气质上,他整洁、文艺、不焦躁、坦然,所以,看到他作品里描写的那些男主人公时,总忍不住想,这是村上春树本人身影的投射。音乐、酒、电影、汽车、旅馆……他的作品里不厌其烦地出现这些元素,而这些,也是那些不肯老去的灵魂所一直钟爱的东西。
没人知道你那个40岁的身体里住着一个20岁的灵魂,年轻的男孩称呼你为老师,年轻的女孩主动与你保持距离(说不定她们在心里把你称为怪叔叔),你也乐意满足社会对这个年龄男人的要求,尽力装作成熟稳重的样子。只有你自己知道,在无人认识的时候,你会不顾扭伤脚踝的危险走在路沿上,会顺脚踢走出现在脚下的石子,会不知不觉哼着歌……刚刚认识的人在见到你的这一面时会有点惊讶,而你只好报之以赧然。
这个20岁的灵魂会在身体里一直住下去,它会让你珍惜20岁时认识的朋友,默守着20年前的约定,念念不忘20岁就有可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的愿望,在夜里或酒醉的时候会惦念某个人,也会盼望着自己早点老去,在荒野中的破房子里端一杯浊酒与自己交谈。
或许直到临死的时候,才会与那个20岁的灵魂微笑告别,感谢它的陪伴,让自己的一生没有出现“老迈”这个词。拥有一个年轻的灵魂,是一笔巨额财富,要知道,在人生的许多阶段,凭借这笔财富才能坚持着走下去。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