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江湖·梦

yangguangjingpin 2013-09-03 20:51:23 总第155期 放大 缩小

很喜欢武侠中的江湖概念,与廊庙相对,处体制之外。在这个巨大的民间社会之中,江湖笑傲自有英雄故事,为了维护正义、捍卫和平,江湖儿女们与邪魔歪道斗争,他们可以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可以在断崖的山洞独自修炼着隐秘的绝世武功,为复仇而十年面壁,如雁一般落寞。可一朝复出,便是一招制敌,还江湖以平静。

若追溯“江湖”一词,应为庄子。《庄子·大宗师篇》曰:“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后,当代武侠名家古龙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并对江湖的称谓做了总结: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至此,江湖的概念被更多的人接受,也有了更深更广的内涵。

大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每一个社会领域也都可以用一个江湖来概括,像微博(网络)江湖、文化江湖、娱乐江湖、游戏江湖等。在这些“江湖”中,人们追求公正,追求善良,追求真正的江湖精神。回首去年北京暴雨之时,自发开着车去机场接送陌生人的人,还有那些在大灾大难面前践行着公义、公道的无数个NGO组织,无数个志愿者,他们都是颇具江湖精神的人。有人说,在人类社会步入数字化的时代,社会分工变得非常细致,很多工作都必须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独立而自命的江湖精神遭遇到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严重的挑战。而我认为,也正是因为数字化,江湖精神反而能更加深入人心,其影响力也越趋强大,比如微博江湖的影响、网络江湖的反腐力量等。

最近,盛产传奇的上海滩又诞生了一位新的传奇人物,作为江湖老手,这位自觉受了冤屈的商人陈玉献运用自己的方式,凭借个人的力量,用1年的时间就完美地实现了“复仇”——扳倒了上海滩的几位法官大人,可谓掀起了民间社会反腐的新一轮高潮。这里说的个人力量,多少带有一些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可也不得不说,他自己的坚持是他成功“复仇”的关键,而后,借助数字化的江湖——网络江湖的广而告之,在网民们的快意恩仇之中将“复仇”结果最大化。

本期深度就对这一极具江湖气息的反腐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看看在数字化的江湖中,民间反腐的方式有哪些改变?这些方式合不合法?于司法公正又有何影响?在未来的反腐斗争中,政府与民间又该如何共同作战?

宫常在《江湖老手揭开的权色世界》一文中,详述了陈玉献持续一年的复仇行动,“仇家的生活规律、日常喜好、社会关系,他都有所掌握……他曾经有过不错的机会,但最终忍住了……这个55岁的上海男人一点也不着急,他有的是时间和精力,犹如老谋深算的猎人,等待仇家暴露自己的致命软肋,然后再出致命一击。”

正如前面所说,复仇的成功少不了网民们的功劳,周东飞在《没有民愤就没有网络反腐》的文中说:“在一个依靠权力来规制的社会,民愤并不能直接产生强制力或约束力,它主要作为一种压力体制而存在……网络作为技术手段,民愤作为压力机制,使网络反腐成为可能。”

网络江湖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可以让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突然能量尽失,深陷困境,也可以让一个无名之辈一夜成“名”,受到无数人关注、评论、挖掘和褒贬。余旖在《网络民愤,点燃法律激情还是烧死司法公正?》中评论了近些年来的热点事件,诸如李天一案、独立调查问题、网络舆论定罪等,作者认为,“无论我们愿意与否,网络舆论场都在成为一个对司法过程以及‘公正’观念本身,产生巨大影响的平台;也在成为对个人权利而言,保护与损害并存的争议之地。”

与网络江湖的快意恩仇相比,在现实生活中,年轻的毕业生们也开始了闯荡江湖的生活,只是这种闯荡一开始就充满了无奈,在拥挤的城市中,群租是他们不得不选择的一种实现梦想的妥协,《群租:拥挤的城市梦》就讲述了租赁江湖的那些事。而最近,外企在华行贿之风盛行,有评论说对于外企,中国的法治相较于本国的法律而言是另一种江湖,他们在这之中不得不入乡随俗的行贿,其真实性如何?观察栏目中有关此事的文章亦是本期看点之一。

总之,江湖虽悄然存在但却承载着道义,承载着善良,承载着众多的梦想。江湖之大,即使我们不是江湖中人,但心中若拥有一个江湖,一个正义的江湖,还是不错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